APP下载

道路运输行业数据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

2016-04-16郑烨

福建交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运输道路行政

■郑烨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 100010)

道路运输行业数据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

■郑烨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100010)

基于各地运政系统及相关行政管理和行业监管系统的行业数据,本文对道路运输行业数据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和应用进行了基本信息数据、行政许可数据、日常管理数据、行政处罚数据和应急管理数据的应用简要的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

道路运输信息化数据管理

0 前言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几年,我国交通行业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为满足道路运输行业在新时期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发展需要,各类业务办理、公众服务、行业监管等系统纷纷孕育而生。在各类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行业数据。为发挥行业信息化大数据的优势,同时转化为服务潜能,提升行业综合运输服务水平,行业数据的合理管理和科学应用,成为了新形势下提高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新课题。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发展。道路运输行业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分支,信息化的建设脚步从未停止。为了更高效、科学的对行业进行管理,适应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的需要,“十二五”期间诸多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政府监管、公众服务等信息系统相继建设完成,其中道路运输行业行政管理的核心电子政务系统是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运政系统)。

1 道路运输行业数据的现状和分类

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构成比较繁杂,根据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道路运输经营业户数量达到1033万,营运车辆1558万,从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2351万,以庞大的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信息为主的数据来源形成了海量的行业数据基础。从目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行业数据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与其相关的信息系统。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框架包括了由各级政府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主导规划建设的行业行政管理系统、运行监测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应急管理指挥系统、行业监管系统、信用系统、公众服务等系统,还包括各地道路运输行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自身发展需要建设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等系统。根据2014年出版的《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7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JT/T 697.7-2014)道路运输行业标准的划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基本信息类、行政许可类、日常管理类、行政处罚类、应急管理类。基本信息类数据主要包括了行业中管理机构、人员、车辆、经营业户、证件、设备等事物的基本信息。行政许可类数据主要包括了行业中涉及行政许可事项中所要求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牌发放的办理流程信息。日常管理类数据主要包括了行业日常管理业务有关从业人员档案、票证、车辆年度审验、技术等级、经营业户等级、客运站级别等状态类信息。行政处罚类数据主要包括了交通行政执法管理中涉及的立案、取证、决定、执行、结案等信息,应急管理类数据主要包括了在道路运输应急事件处置管理中涉及的有关信息。

2 行业数据在管理中的意义

2.1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特点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是在相关法律背景下产生,具有行政管理的基本结构和职能特点,通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人员,对行业管理对象运用有效的管理、调度、监督等措施从而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结构复杂,道路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运输具有多方面运输功能,由行政区划、职能结构、组织管理等因素影响,形成了部到省、市、县级多级复杂且庞大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

(2)管辖范围广阔,道路运输行业管辖范围的广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管理的对象众多,全国范围内成千上万的行业从业人员、多种经营方式的业户、多样运输类型的车辆。二是管理体制内组织机构较多、业务范围较广,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国际道路运输等12项业务域发展形成了广大的道路运输行业内部管理体系。

(3)行政职能性强,由于管理对象和行政管理职能等客观条件影响,形成了稳定道路运输市场日常经营环境,及时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积极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经济发展,便民利民高效出行等多方面职责的综合性行政职能。

2.2管理中缺乏行业数据形成的问题

行政管理中缺乏高质量、高时效的行业数据来源,导致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在我国现有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中,由于信息化理念的陈旧,数据信息统计汇总方式的单调和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新的管理要求下,各级部门在行政管理上缺乏客观数据来源、信息汇总的不充分、信息时效性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效果。

行政管理中行业数据共享不充分导致管理手段单一,无法多部门联动。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多单位协同工作的时代,时常需要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整个道路运输体系环环相扣,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数据信息共享将导致在管理中处理综合性问题时,管理的方式不够全面,无法有效形成各级部门联动,协同支持力度不够且不及时,最终造成总体效率低下,对行业科学管理的决策支撑能力不强。

行政管理中行业数据保存和管理不到位,导致无法及时有效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民众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满意程度。由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存在组织结构复杂、管辖范围广阔等特点,给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带来了诸多难度,行业数据不能及时汇聚,大大限制了信息的使用价值,不能很好的为行业发展、民众行业信息查询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导致政府民生工作落实不到位,行政效果不理想。

2.3行业数据在管理中的价值

加强对行业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是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有利于道路运输行业产业优化、结构调整,更科学化的发展;也是新时期下道路运输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推进高效、节能、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促进现代化的物流发展,有效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加快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公众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强行业安全保障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行业数据在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行业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信息整合,是现代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各级管理人员重视对行业数据应用和管理意识,积极鼓励对行业数据的运用研究,向公众开放有需求、有价值的行业数据,为公众提供道路交通信息服务、行业业户信用资质查询服务、从业人员资质查询服务、公共交通工具动态位置服务等等,是全面发挥行业数据资源的价值,扩大行业数据的应用领域,进一步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联网,最终为全面提升本行业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共同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

以下将根据上文提及的行业数据的类别,从几个方面提出行业数据在行政管理中有关应用方面的建议。

(1)基本信息类数据和行政许可类数据的应用

基本信息类和行政许可类数据主要包括了道路运输行业人、车、户的基本信息、证件资质信息、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及证牌发放等数据信息,以上两类信息是道路运输行业的核心数据,应该由行业行政主管单位统一收集用于统计例年行业发展情况,运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预测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针对地区、时段、高危业户重点监管信息。此外,可以向社会提供行业业户、从业人员、营运车辆的资质和信用的查询服务,有利于强化市场规范化发展,稳定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服务质量。行业许可类数据可运用于行政审批单位分析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建立可追溯的行政审批监督体系。同时,可以将审批进度信息公开给许可申请者,提倡政府办公的透明化,提升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和办公效能。

(2)日常管理类数据的应用

日常管理类数据主要包括了行业人、车、户对于行业管理要求的技术等级或资格的状态信息。日常管理类数据准确的记录着行业管理对象的技术水平、能力水平、服务水平,合理运用该类数据可以准确的统计出道路运输行业的总体服务水平和能力,更有利于行业管理部门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日常管理类数据是行业数据中占比较大的数据类型,收集整合难度相对较大,数据质量相比较差,需要各级管理部门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日常管理数据的重要性,通过长期积累的日常管理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的帮助管理部门了解行业的管理对象的层次水平、服务能力、业务水平,从而科学配置管理资源,实现最优化管理,精准化管理。

(3)行政处罚类数据的应用

行政处罚类数据主要包括了交通行政执法管理中涉及的立案、取证、决定、执行、结案等信息,除了可以根据执法案件的立案、结案数量数据统计分析交通行政执法的案件办理效率以外,还可以案件与地理信息数据、时间数据相结合,从全国角度分析案件的发生的地域和时间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不同的分析数据可以帮助有关管理部门避免规章案件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出现、提高行业监管的水平,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总体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对行业起到高效的监管职能。

(4)应急管理类数据的应用

应急管理类数据主要包括了道路运输应急事件处置管理方面涉及的相关信息,通过合理运用应急管理数据,大力提倡建设完备、高效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系统,加快实现有关部门对应急事件及涉安数据的区域交换和共享,有利于跨区域跨部门之间的协作,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损失。通过对应积累的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信息数据分析,增强风险预测能力,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加大对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能力。

4 总结

道路运输行业数据与行业管理机构分布面广,数据集中难度大,数据质量基础薄弱,数据系统分布较散,给行业数据的汇聚整合带来了很大难度,需要各级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同心协力,落实要素保障,提高行业数据的管理能力,严把质量关,进一步提升行业数据总体质量。鼓励提倡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应用行业数据,深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现代化管理目标,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共同创造有利条件。

[1]郑晓峰,张夕珂.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的分类数据挖掘方法应用探析[J].运输与物流,2014:239-243.

[2]高晨.浅淡我国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通讯世界,2015:251.

[3]樊东方,石静远.日本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其借鉴[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5(4):443-452.

[4]刘德智,李毅斌,马飞.云计算环境下行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8):142-146.

猜你喜欢

运输道路行政
行政学人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