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先行绘蓝图——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探索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016-04-16林善炜

福州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福州福建同志

林善炜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规划先行绘蓝图——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探索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林善炜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350014)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从区域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从长计议,规划先行,对区域现代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并提出一系列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战略举措,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领域的一系列宏观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体现和凸显了习近平同志对战略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先谋后动的顶层设计思维。

习近平;福建;区域现代化;规划;战略

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在福建省厦门市、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担任领导职务,在福建工作十七年半。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岗位的工作实践中,紧密结合福建各地实际,在探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领导闽东人民摆脱贫困、主政省会城市福州以及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岗位上,从长计议,规划先行,对区域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实践,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战略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先谋后动的顶层设计思维。

一、开拓创新,主持制定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在厦门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构想

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到厦门工作,就任市委常委、副市长。也是在这一年,国务院下发了批复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方案的85号文件。为贯彻国务院85号文件精神,推进特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厦门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组织成立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专门研究制定一个到2000年的15年战略规划,并决定由习近平同志分管战略办,负责领导制定《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厦门特区发展关键时期担当的一项关乎厦门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这一重要任务,他带领战略办的同志到北京向于光远、刘国光和董辅礽等经济学家请教,到厦门大学咨询王洛林、邓子基等专家的意见。战略规划制定工作由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厦门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厦门大学有关院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理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以及厦门市有关部门等共十几家单位的100多位专家教授和实际工作者参与。为更好地借鉴国际上自由港发展的经验,1986年底,习近平同志还带领部分课题组成员赴新加坡等地实地考察和学习。从1986年8月到1988年2月,历时一年半时间,这一发展战略才得以制定完成,成为厦门此后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对厦门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不仅体现了他志存高远的战略思维,更展现出其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

这是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编制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因其凝结心血颇多,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当时评价:“这个发展战略,对厦门经济特区制定长远规划、近期实施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它地区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

习近平同志很重视城市的综合发展,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战略》确立了总体战略目标,即到1995年,“使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基地,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桥梁,振兴东南地区经济的中心城市。”到2000年或稍长一些时间,“使厦门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进、环境优美、城市功能较为齐全、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海港城市。”从当年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这个目标定位中可以看出,他对厦门坚持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海港风景城市等高度重视。作为厦门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对厦门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份《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指导价值。

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制定《战略》过程中开拓思想,《战略》体现了很多新思路,如: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厦门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构想和建立象屿保税区的具体方案;最先提出“建议把厦门作为贯彻‘一国两制’实施对台政策的实验区,推动对台工作的开展。”首次提出“在适当的时候逐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实现资金流动进出的相对自由。”等等,这些思路和举措都是开创性的。

二、结合实际,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谋划宁德摆脱贫困的发展战略

1988年5月,习近平同志调任宁德地委书记。在宁德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虽然没有像在厦门那样专门制定出具体的发展战略规划,但是习近平同志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仔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结合实际,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的经济工作思路和宣传打造“闽东之光”的文化建设思路等一系列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同志的这些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摆脱贫困》一书。《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11万字,全文立足宁德实际,着眼于全局和长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事关宁德发展、稳定、改革等等,都能从全国、全省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定位,思路清晰。如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中从“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紧缩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多办事和量力而行的关系”[2]等四个方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念来研究和解决闽东财政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3]不仅站位高,分析也很透彻。

当时全国正在进行经济环境的治理整顿,闽东经济建设中有三个热门话题:修建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建设。在《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对此进行了论述:“像港口、铁路等的开发建设有赖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中心城市的形成也是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事关地区发展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4]

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计较一时一地一事的得失,应着力于增强后劲,着眼于最终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预测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区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我们就可以大致制定出指导实施产业政策(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的统一规划。”[5]这样的全局观,高视角也是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的。

《摆脱贫困》一书不是规划,但胜似规划。该书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极高站位的谋略。正如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为此书作序所说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6]

三、把握大势,领导制定“3820”工程,勾画跨世纪福州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1990年4月底,习近平同志调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认为,九十年代是福州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福州进入历史性发展的关键阶段;福州是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开放城市和历史名城,福州人民应当对全省、乃至全国做出较大的贡献。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为福州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形势,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之一的福州,如何才能抓住这次难得机遇,实现福州更好更快发展?这是习近平同志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习近平同志认为,福州作为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担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1992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机遇,尽可能搞得快一点、好一点,力争我市90年代经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来一个飞跃。”

唯有先谋而后动,前瞻、科学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思路,才能推动各项事业顺利开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建设,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往往会导致建设中产生严重的失误,甚至留下永久的遗憾。”[7]他认为,福州在大踏步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首先要有一个立足于科学、切合实际的长远的战略设想,才能使福州的改革开放事业谱写出最宏壮的乐章。因此,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福州经济社会超越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工作。在一些事关长远、全局的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总是亲自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并亲自组织调查、论证。

1992年5月,在习近平同志的倡议和领导下,福州市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组织专门班子开展福州市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总指导。课题组南下广东、海南,北上上海、山东、江苏、北京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取经,深入调研,大量搜集、研究各地特别是广州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情况。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反复论证,几经商榷,几经增删,十易其稿,每一稿习近平同志都认真审阅,一同参与修订。历时半年多,终于制定出《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并在1992年11月召开的福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

“3820”工程的主要含义是:抓住一切机遇,在高起点上实现经济高速度、高效益、跳跃式前进和超常规发展,用3年时间即到1995年使经济上一个大台阶,主要指标在199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第三个翻番,提前实现小康水平;力争用8年时间即到2000年,使全市城乡各项人均水平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发展水平;用20年时间即2010年左右达到或接近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当时的平均发展水平。“3820”工程确定了世纪之交福州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和重点,勾画了福州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根据部署,从九十年代起,今后20年福州经济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八五”时期,为促外向、增后劲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即“九五”时期,为高起点、大跨度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即二十一世纪前10年,为持续发展阶段。

“3820”工程的特点是三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21世纪,即着眼于为21世纪福州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着眼于海峡两岸的交流,即着眼于为今后大陆与台湾的“三通”创造条件,做好准备;三是着眼于全面发展,即着眼于沿海与山区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也是建设闽东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820”工程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决策者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的战略思维,对跨世纪的福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登高望远,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战略设想,扬起福州实现新的跨越的风帆

福州辖区海岸线长,近海优势明显,福州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的充分利用。习近平同志认为,过去我们经常讲山海开发,实际上“海”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他把海洋开发与第三产业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以及对外开放、对台工作一样,看作是确立福州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早在1991年5月16日召开的全市水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江海开发对福州振兴的重大意义,强调“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会议作出了《加快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渔业发展的决定》。随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带领和组织有关部门深入沿海重点县、乡(镇)、村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并组织大批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对海洋开发利用作更深入的调查研究。1993年9月,在海洋开发、海岛建设、海防管理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海上福州”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提出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海上福州”。1994年3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福州市在海洋、海岛的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海洋的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我们提出建设一个‘海上福州’,就是要形成‘振兴经济在于振兴海洋经济’的强烈意识。”“站在新世纪的入口,谁拥有海洋优势,谁就拥有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有利条件。福州是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5年来开放开发形成了兼具实力和潜力的经济基础。因此,要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在海洋开发、海岛建设上大做文章。”在1994年5月召开的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上,习近平同志作了《开发海洋,再创福州新优势》的长篇讲话,指出,“海洋是福州的一大优势。我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调研与思考,认真提出一个建议,即建设‘海上福州’。建设‘海上福州’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动作,是实现‘3820’工程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8]

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1994年5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的发展思路、布局框架和战略开发的重点,第一次以全局的眼光、全新的理念,谋划、推动福州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发出“向海进军”的最早宣言。

根据福州市海洋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以及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设“海上福州”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岛建设为依托,以海岸带开发为重点,以海洋的综合利用为突破口,实施海洋开发的“三个一”工程,即抓好一点一线一个面的开发建设,使岛、岸、洋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全面提高综合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抓好一个点,就是努力发挥沿海岛屿的多种开发利用功能。建设好一条线,就是全线开发海岸带。拓宽一个面,就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聚宝盆”。

建设“海上福州”战略总的设想是:用6年时间即到2000年,使全市的港口建设、海运船队以及捕捞业、养殖业、加工业初具规模,海洋经济的开发能力达到先进水平,海洋产业总产值闯过百亿元大关,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再用10年时间,即到2010年,使全市的海洋产业总产值达650亿元,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沿海地带和广阔海域建成海水养殖和海洋工业高度发达,港口经济和运输业实力雄厚,海岸经济、滨海旅游、商业贸易兴旺的繁荣地带和海域。

习近平同志认为,建设“海上福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要坚定不移地振兴海洋经济,朝着“海上福州”的宏伟目标进行坚持不懈、富有成效地工作,为推动福州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贡献。此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建设“海上福州”作为核心理念予以坚持和贯彻。2012年4月,福州市出台《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接力棒再传承。

五、先行探索,推动福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树立全国林改的重要标杆

建国以来,我国林权制度虽经几次大的改革,但历次改革产权依然虚置,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山林的责、权、利严重不统一,林业产出率低,林区发展落后。为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推进“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福建是我国南方的林业大省,林地面积达1.36亿亩,但长期以来,产权归属不清、主体经营错位、机制不灵活、分配不合理等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耕山育林的积极性。破解这一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要真正明晰集体林权,改革山林产权。

(3)政府人员定位偏差引发执行偏差。一是认知偏差。即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及法律缺乏正确认识。对购买公共服务的错误定位导致政府部门对其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演变为政绩工程。二是理念滞后。政府工作人员在政府由管理走向治理的机构改革与职能变革中,对社会组织缺乏信任。治理理念的滞后不利于合作型政府的建设,严重挫伤社会组织人员积极性,引发政社矛盾。三是角色错位。即认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服务外包的同时,责任和困难也随之推卸给了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时出现不作为现象。

破天荒的改革从闽西小县武平率先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从2001年6月开始,针对“山要怎么分,山要由谁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武平县万安乡捷文村率先提出了“山要平均分,山要群众自己分”的思路,把所有集体山林按照“耕者有其山”的原则落实到户。

习近平同志对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变革方面的创新之举尤为关注。2002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武平调研时,对武平县“坚持家庭承包、均山均权均利”的改革方向给予充分肯定,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重要指示,并再三嘱咐“武平林改的方向是对的,要脚踏实地的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遵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要求,武平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山要平均分、山由农民分”的原则,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林改规范性文件,颁发了第一本新式林权证,把所有集体山林均分到户,率先在林业上落实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实行集体林木林地家庭承包,以法律的形式颁发林权证书,将集体林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民营林,林农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将林木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流转、变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随着产权的落实,农民对林地和林木有了处置权。林权配套改革,又把市场机制引入林业经济,现代市场要素开始向林业优化集聚,全面盘活林业资源。

武平林改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全省林改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3年4月起,福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3年以来,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增强了林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福建不仅涌现出了如永安市洪田村、武平县捷文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还初步实现了“国家得绿、林农得利”的目标,为全国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截至2014年底,全省林权登记发证率达98.95%、到户率达96.8%;森林综合保险每亩保额由500元提到600元,在保面积突破1.14亿亩、参保率超过90%;所有这些数据,均居全国前列。

武平林改的成功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林改起到了探路子、树典型、作示范的重要作用。由于兼顾了各方利益,尤其是对林农作为微观生产经营主体的利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制度安排,因而使得林改的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这对其它省市的林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12月23日,新华社发布的《习近平特稿》指出:“2002年,他对武平县的林改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福建由此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来成为全国林改的标杆。”[9]

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基层和农民的又一次大创造,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大创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六、走在前列,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互动

福建背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但与此伴生而来的工业污染、酸雨,以及近岸海洋环境恶化等问题,使福建环境的承载能力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福建发展下一步该怎么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1年,福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开始了福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保护调查。2002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同年7月3日,在全省环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分析了建设生态省的重要意义后,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生态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适应新世纪世界发展新趋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提高福建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在这次环保大会上,首次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提出福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组织制定了建设生态省的总体目标,即: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我省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省份。为实现以上目标,将通过启动(2002-2005年)、推进(2006-2010年)、提高(2011-2020年)三个阶段,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生态省建设。

随后,习近平同志带着《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北上,参加国家环保总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论证会。会上,习近平同志说,在新世纪,发展的新形势和资源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要求福建省创新发展思路,通过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生态安全,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份全面反映福建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严谨而不失开拓创新的《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

2002年8月,福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04年底,经国家环保总局论证批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提出要在20年内,总投资至少达700亿元,完成以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为基础的生态效益型经济等六大体系建设。从此,建设“生态省”的接力棒一任传一任。2014年,福建被国家批准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结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先谋后动,从长计议,总揽全局,规划先行,是习近平一贯的战略思维。在福建长期的基层执政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从区域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区域现代化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区域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这些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战略举措,与十八大以来他在各领域的一系列宏观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体现和凸显了习近平同志对战略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先谋后动的顶层设计思维。

[1]习近平在福建:谋于前者不惑于后[EB/OL].2014-11 -05,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4-11/05/ content_13771851.htm.

[2][3][5][6]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02-105、101、128-131、1.

[4]陈承茂,黎昕.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采访录[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9(3).

[7]习近平.再创新的辉煌:《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序[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1.

[8]习近平.开发海洋,再创福州新优势[J].福州城市科学,1994(1).

[9]人物特稿:“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源泉”——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N].新华社,2012-12-23.

责任编辑:陈振锟

F127

A

1674-1072(2016)06-010-06

2016-09-10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6年度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思想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2016A002)的阶段性成果。

林善炜(1969-),男,福建大田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国际贸易研究。

猜你喜欢

福州福建同志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同志
那个梦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