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走进密林
2016-04-15
《密林中》内容简介
21世纪初的上海,二十岁的阳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她在地下文学论坛、里弄咖啡馆与边缘音乐会里寻找着同类。十年过去,大部分的文艺青年被无益的幻觉耗干,生活一路走向沉闷,也有少部分人获得了命运的垂青,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于阳阳而言更像是漫游在黑漆漆的密林,不再期望能遇见另一位伙伴。
她曾深刻地爱过一个浑然天成的天才,也在最迷惘失落时陷入与一个已成名中年作家的关系。然而她并不想成为谁的女友,她想成为的是艺术家本人——单独地,直接地,以正面强攻的姿态,面对整个外部世界……
在这部小说中,周嘉宁以冷峻穿透的笔触,勾画出一幅2P世纪初文学青年的精神流浪简史,独具一种忧郁气质。
周嘉宁
1982年生子上海,湖南大学中文系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一步毁掉我的生活的》,长篇小说《荒芜城》等。对新书《密林中》,周嘉宁是这样描述的:这本小说写干文艺青年成为贬义词的时代,规则既成,却价值观混乱,它写给勇敢的,始终站在规则之外的人,写给盲目,荷尔蒙爆棚的21世纪初,以及所有依然穿行在密林中的你们。变化:从平原走进了森林
我是特别不善于起名字的人,这本小说第一次发在《收获》上的时候,跟《收获》的编辑讨论了很久,最后定了叫:密林中。小说出版的时候,我跟出版社的编辑就这个名字讨论了三个月的时间。最后依然没有变,还是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出处的。对我来说,第一手的出处是好朋友荞麦,我每天都跟他聊微信。这本小说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看到荞麦的微信签名:依旧穿行于密林中。我顿时觉得完全是我的书名,就问这个签名可不可以给我用一下。他说当然没问题,反正这个签名也不是他想出来的。是契诃夫写的游记《萨哈林旅行记》中的:“当地的吉利亚克人放弃修好的道路而不走,依然穿行于密林中。”契诃夫是到了一个类似于原始部落的地方,在那儿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个民族是生活在平原和密林的交界之处,平原上的路比较好走,但是部落的人会放弃比较好走的道路,喜欢穿行在密林当中。
最初,我被密林的意象所吸引,因为我小说的主人公的时间跨度是从20岁到35岁。就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说,20多岁时我的身边有各种好朋友,几乎是过着群居生活的状态,每天都跟各种各样的人从早到晚在一起玩儿,无止无境地玩儿,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当时的精神状态是,感觉我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平原,我能够跟这些朋友手拉手地走在平原上。哪怕不是手拉手,但至少我能够看到他们,平原是一览无际的。我能看到平行的地方,那个人就在那个地方走。
一直往前走,走到一个年龄段,我觉得是2010年从北京回到上海以后,差不多就是二十八九岁的时候,突然之间,生活状态有巨大的转变,从平原走进了森林。你知道那些伙伴们依然在往前走,但是因为在森林当中,有很多树木,所以看不到他们。偶尔可以听到远处有一些脚步声,但总的来说你不会知道这脚步声到底是谁,你只是觉得或许有同伴,但又不是很确定。因为有可能是一只猪在那边走,踩到了树叶以后发出的声音。你所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眼前的路,而且你也不能确定自己眼前那条道路是不是正确的,能不能通向森林的出口,或者说这个森林有没有出口。有很多森林可能是没有出口的,或者也有一种可能性,是它有出口,但你永远都找不到那个出口。人生拓展到一个阶段以后,你会走到这样的森林中,带着非常多的疑问。
我觉得这部小说提出了很多问题,都是我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我觉得需要提出来,可能会有人跟我有一样的问题,之后或许可以进行探讨。
迷惘:这个时代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我之前也在想长篇和短篇的区别。长篇真的是讨论问题的。如果你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是不值得讨论的。我觉得必须讨论一些没有答案但依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所谓的成功,所谓的失败,它的定义和之前有没有发生变化?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以及对于文艺青年来说,才华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才华到底值不值得加以赞扬?到底是不是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问题我想在小说中进行讨论,现在看来,这个讨论是失败的。因为我写完这个小说依然非常迷惘,就是这个时代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每代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在小说里,第一部分写的是20多岁的时候。在我那个时候的20多岁是什么样的?我本科是复旦中文系,整个大学都在玩儿。我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是在不错的学校,但我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唯一的压力是要去晨跑,这个压力到大三的时候也没有了。当我不需要晨跑的时候,就不用再去学校了。那时候我是彻彻底底地玩儿,没有任何对未来的担忧,我觉得未来是非常远的事情。至少从我的20岁到28岁的8年当中,我没有思考过人生。
后来,我莫名其妙读研了。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因为我在大四快要毕业的时候,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干嘛,找老师聊了一次,我说想读研究生。老师说,你是写小说的,读什么研究生?你应该去闯荡社会。我觉得有一点可怕,为什么要闯荡社会?不管怎样,老师最后收了我。老师跟我说,如果想好要写小说,你不应该来上课。我最后就真的没有去上课。我一直非常敬重他,他对我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若千年以后,我跟各种朋友说我非常敬重他。我的朋友就传话给他,跟他说,张老师,周嘉宁说她非常非常喜欢你。我的老师说,她非常喜欢我,为什么从来不来上我的课?
我们那代人在20多岁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人生规划,觉得青春是非常漫长的事情。我曾觉得30岁永远不会来,结果还是来了,很不幸。但是,来了也没什么值得担忧的。你很穷,也很好。你周围的朋友都很穷,你穷是正常的,有钱才不正常。有钱的人也不敢在穷人当中显出自己很有钱。所以大家过着一种非常穷、非常快乐,那种歇斯底里的快乐,从早到晚都在玩儿,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是这样的。大家特別担忧自己的前途问题,特别焦虑。25岁没有结婚就会觉得完蛋了;如果没谈恋爱的话,天都要塌了;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或者对自己的前程没有好的规划,肯定不行,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特别具有规则的环境下运行。我觉得时代变化还是挺大的。
我小说里写的那个年轻的时代,真的是大家都没有钱,还觉得很开心。结果我身边的这些人,现在都变得有钱了。有钱了以后,很多人还得抑郁症,不知道怎么办。时代的这种变迁,有的时候会非常困惑,我也想写这种困惑。这种困惑背后有太多大环境的影响。我想思考这个大环境是如何改变所有人的个人命运的。
讨论: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
我写这本小说也是想讨论才华的问题。因为我在20多岁的时候认识太多有才华的人了。在我看来,才华真的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东西。因为每个人可能都会觉得自己有才华。特别是你在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念了中文系、哲学系,你通常会觉得我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我跟你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每个人的特点都不同。如果才华这个东西不加控制,往往是灾难性的后果。你不要觉得有才华了不起,太多人都有才华,太多人都有天赋。关键是你如何运用你的才华和天赋,你如何对这个东西加以控制,控制是非常难的事情。你在20多岁的时候谈命运太早了,30多岁的时候还是太早,可能要到10年、20年以后再谈这个事情。我确实看到有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在如何把才华转变为职业和转变为专业化的道路上陷入了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不是因为训练,而是因为缺乏对才华的控制。你不知道如何用它,你只是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觉得我是唯一,这个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还是回到无意义的状态,才华真的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东西。当然,你没有这个东西作为基础,很难进行后面那一步。很清晰的是太多人有才华了。
所有写东西坚持到现在,还在写的人,必定是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才华的人。我觉得训练是勤奋的假象。勤奋有的时候是一种自我安慰。我并不是排斥学习的过程。我觉得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勤奋真的是为了防止日常生活的崩溃,或者说是个人体系的崩溃。你需要以勤奋作为借口,告诉别人或者是告诉自己我在非常正常的运转,我在这个社会体系下运转,勤奋是一个假象。控制是真的东西,你要控制你的才华,你要控制你的天分,你要知道如何运用它。你打牌的时候,通过很多变化组合,这个牌拆开以后重新组合,就会变成一副好牌。这是控制的过程。
(根据现场讲座整理,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蕾磊
名家推荐
《密林中》与周嘉宁的个人经验密切相关,既是年轻一代作家成长的自画像,又超出文学范畴,描绘了历史中一代人的精神症候。“密林中”是一种隐喻,困难重重,障碍重重,然而文字在其中熠熠生辉。
——阎连科
这个作品描述出一个女性写作者孤立、敏感、任性、又羞怯又勇敢、又脆弱又坚韧的精神历程……想起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主人公在作品结束的地方,仿佛喷薄而出的渴望:“欢迎,哦,生活!我将百万次地去迎接现实的经验,在我的灵魂的作坊里去煅冶我这一类人尚未被创造出来的良知。”这是同一类型的野心。
——张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