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社区工作减负提质

2016-04-15华珍

民生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居民社区

华珍

政府许多部门的工作都安排到社区来完成,比如侯马市路东办事处紫南社区,办事处以及政府各部门安排的工作有几十项,涉及综治、安全、工会、妇联、党务、民政、统计、计生、创卫、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检查评比多、台账设置要求多。由于社区人员少,精力有限,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困难和问题

社区服务管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区服务运行方式不合理。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社区居民满意度。但社区服务行政化,政府包办的现象较为普遍。在许多城市受现行的工作运行机制、人力资源、财力支撑等方面的影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依然在于承接政府的行政事务,没有精力也没有资源去为居民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导致目前社区承接了许多属于“区”的行政事务,而“社”所蕴含的邻里交往、人际沟通等自治功能还比较弱。

社区人员少、工资低、经费短缺,服务资源较为匮乏。一是社区服务硬件提供不足。以侯马市路东办事处紫南社区为例,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是借用其他单位的一间办公室,各种制度、宣传材料不能上墙,各种档案、资料无处存放,开个居民小组会议都无会场。据了解,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社区服务硬件提供不足的现象在各地都较为明显。二是社区服务人员数量较少、专业素质较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好坏,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但许多城市拥有专业技能及基层实务经验的社工依然没有占据社区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从侯马市路东办事处紫南社区来看,全社区居民1685户,5216人,但工作人员只有5人,平均1名工作人员要管理服务1000多人,而且5名社区工作人员中通过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的还是空白。三是社区服务经费不足。从发展的趋势上看,许多地方政府每年在社区建设上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对比社区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需求看,资金依然有限。社区经费主要还是用于人员待遇,但还没有保障。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在许多地方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足以提供社区服务所需资金缺口,政府始终是社区服务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拿侯马市路东办事处紫南社区来说,5名工作人员中,社区书记和副主任拿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1190元,而且没有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计生员每月拿500元的生活补贴,只有1名大学生村干部和1名劳动保障员拿的是事业编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

社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由于受到人员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限制,加上政府行政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各地社区服务往往是同一性的、粗放型的,几乎没有类别和层次的区分,造成社区居民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社区资源又出现诸多浪费的局面。比如社区的经费本来就少,政府许多的部门性工作都落脚到社区,社区还需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开支,对居民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需求的特殊服务,社区根本无能力去做。

建议完善政策

当前,人们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社区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社区工作说白了就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社区,社区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政府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对社区工作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要高度重视,更要积极去探索改变。

完善政策,落实经费,搞好培训。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要针对社区工作建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完善政策,落实经费,搞好培训。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城市社区的政策法规,尽快制定出台城市社区管理的相关条例,使城市社区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对城市社区的工作经费、办公设施、人员编制等,要有一个明确规定和统一标准,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从而保证城市社区工作机构健全,经费落实,队伍稳定,工作到位。根据目前从事城市社区工作的人员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时间少、兼职多等实际情况,除尽快充实高素质人员外,还应编制浅显易懂的教材,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质量。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在新的形势下,政府主导社会建设,不能大包大揽,需要尽可能调动多方积极性,依靠社会力量,集聚民间资本。政府要从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购买者”和“监督者”,使公共服务由人治模式下的随机性、碎片性服务向法制模式下的长效机制转型,由行政化单一供给模式向市场化的多元供给模式转型,由简单关照式服务向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式转型。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在提供较为公平的参与购买服务政策上下功夫。当今社会发展趋向多元化、居民需求趋向个性化,而政府分配资源的能力有限。因此,政府、民间应合理分工,由政府来做出长期计划、提供资金扶持,向具有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特别是一些能够交由社会组织办的事,比如社区养老、社区幼儿园、社区卫生绿化等就应放手交给社会组织办,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以支持。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具有社区本土特色的社区项目管理服务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一批社区居民亟需、有发展潜力的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具体的项目。

营造良好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社区服务的落脚点必须放在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上。因此,在开展社区服务,或服务项目化运作时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提供购买社区服务项目上,政府作为招标者,应对项目的目标、要求、期限、范围、效果等要有清楚的界定,并广泛宣传,让社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这项工作,吸引最有实力的竞标者参与其中,同时在招标活动要做到公开、透明和公正,确保能够让最优的服务机构竞标成功。其次,要努力营造居民参与的环境。我们目前的社区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或办事处、居委会单方主动进行,居民在其中的行动较为消极,居民的满意度往往提高不了。社区服务市场化、项目化的需求主体是居民自己,因此,要把居民参与和项目化有效结合起来,让居民参与到工作的各个阶段,促进居民的角色由被动受益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通过社区服务市场化、项目化的探索实施,使政府在社区的服务实现从“为民办事”到“助民干事”的转变。尽快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切合各地实际的社区工作管理服务新格局。

(作者系侯马市人社局工伤保险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居民社区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