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徽宗《瑞鹤图》字与画问题的分析

2016-04-15陈叙

参花(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徽宗题字题跋

◎陈叙

宋徽宗《瑞鹤图》字与画问题的分析

◎陈叙

要将徽宗《瑞鹤图》研究透彻,就必须将图中的题字内容作为重点之一。从《瑞鹤图》题字分析,或先有诗文,再有画作,最后题跋写于画上,补上之前所作诗文。《瑞鹤图》题字具有一定的说明功能,从侧面佐证了画面内容的真实性,《宣和睿览册》或是一本宋朝“尤异者”的“百科全书”。

《瑞鹤图》 诗文 题跋 写实 说明性

北宋《瑞鹤图》为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传为宋徽宗所作,右边画面内容为二十只仙鹤上下盘旋,或飞舞或站立于汴梁宣德门之上;左边为题跋,①其后附七言诗一首,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

徽宗统治时期,他亲自主持画院提倡写实的画风,“宣和体”中花鸟画多工丽富艳之作。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时期多有“群鹤飞舞”的瑞象。据《瑞鹤图》的题跋称,图中所绘的景象为“上元之次夕”,时间即为上元节第二天的傍晚,而图中的诗文称“清晓觚棱拂彩霓”,时间却为清晨。二者同题于画上,时间却完全不同。参考御制的画作流程,通常先由皇室观者作为发动者选择一个大方向,再由画院画家经过呈稿、审核、指示、修改等双向反复的调整动作,最终完成画作。那么《瑞鹤图》或许是先有了徽宗经历群鹤飞舞的事实作了诗文,而后经画师们根据诗文创作了《瑞鹤图》,最后由徽宗题跋。由于当时绘画写实性思想的主导,徽宗将题跋时的“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的时间段作为重点题于开头。邓椿《画继》中曾记载有一幅《筠庄纵鹤图》,②但并没有确切画作留下,记载的内容与《瑞鹤图》相似度极高又有细节上的不同,或许可以推测《筠庄纵鹤图》为《瑞鹤图》的前奏,在画院作画过程中可能作为草图存在过。

纵观《瑞鹤图》的题跋、诗文与画面,字与画的比例篇幅相当,这与同属徽宗时期的《五色鹦鹉图》与《祥龙石图》的字画分布都极为相像。此外,三者的尺寸也非常相似,《祥龙石图》纵53.8厘米,横127.5厘米,《五色鹦鹉图》纵53.3厘米,横125.1厘米。三幅图大小相仿,并都有大篇幅的题字,十分制式。据邓椿《画继》记载,徐邦达考证三幅图应同属于《宣和睿览册》之中。③三幅画的题字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说明性。《瑞鹤图》的题跋记录了“群鹤飞舞”祥瑞之景的时间地点;《祥龙石图》的题跋则讲述了画中石来源之地:“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五色鹦鹉图》的题跋“五色鹦鹉来自岭表”,说明了图中鹦鹉的出处,“来往于苑囿间”则记录了鹦鹉的活动场所。由此可见,三幅图均可从题跋内容来了解画中之事或画中之物的信息。西方战争时期的宣传常常利用贴着假标签的照片来对交战的一方进行谴责或者进行辩白。甚至在科学插图中,也是说明文字决定了图画的真实性。《瑞鹤图》(甚至《祥龙石图》《五色鹦鹉图》)的题字内容与科学插图的说明文字一样,起着说明的关键作用,从侧面增加了画面的写实性,与徽宗时期提倡的写实考究的画风相一致,也将徽宗的“祥瑞观”深入画作。根据《画继》记载推测,《宣和睿览册》应有一千五百件④之多。这些画不知是否都为字画相辅的制式,《宣和睿览册》或是一本宋朝“尤异者”的“百科全书”。

要深入地研究《瑞鹤图》,就要重点将图中的文字研究透彻。将观画方式由以画面为主转向以题字为主,由《瑞鹤图》见《宣和睿览册》之制式与功用。

注释:

①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俪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②《画继》卷一:政和初,尝写仙禽之形凡二十,题曰《筠庄纵鹤图》,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警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

③《画继》卷一:其后以太平日久,诸福之物,可致之祥,凑无虚日,史不绝书……乃取其尤异者凡十五种,写之丹青,亦目曰《宣和睿览册》。

④上自曹弗兴,下至黄居寀,集为一百秩,列十四门总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览集》。

[1]邓椿.画继[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3]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刘伟东.群鹤飞舞朝兮暮兮——《瑞鹤图》有关问题的阐释[J].名作解读,2003.

(责任编辑刘冬杨)

陈叙,女,浙江师范大学20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

猜你喜欢

徽宗题字题跋
文史视野下的徽宗绘画与文化权威构建
——《宋代徽宗朝宫廷绘画研究》评介
款、印、题跋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姜宸英《选诗类钞》题跋续考
傅以礼《华延年室题跋》校补
金马传说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题字藏谜
叶德辉《述学》题跋五种探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