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遇下的挑战

2016-04-15颜玉玲黄兴志

教师·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遇职业教育挑战

颜玉玲+黄兴志

摘要:虽然近两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及就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增缓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83-02收稿日期:2015-12-25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国家注重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发展的最佳机遇;同时,会议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无疑也使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状况及不足

1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状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是政府与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共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型人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不再是原来的中专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模式了,而是发展到在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型的技能人才的模式。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为主、技术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除了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目前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不足

(1)办学目标、理念不够明确。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构成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普通高校设置的二级学院;②专科学校;③普通中专升格。正是因为这种办学模式使得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在办学的过程中仍延续传统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技能的掌握,把职业院校办成了普通高校的缩小版。另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办学过程中没有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任务落实清楚,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优势。

(2)社会认可度不高。受传统思想影响,工人是干脏活、累活的,他们的地位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因此作为培养技术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缺少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另外,社会中重学历轻能力,重“白领”轻“蓝领”,视高职教育为“次等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因此就造成学生、家长为了面子宁愿上普通的本科院校也不愿意上高职。另外有些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对招聘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使得高职毕业生没有就业优势。这种种原因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特别是专业技术教学方面的教师极度缺乏,师资力量的缺乏势必阻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的来源主要为:①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②返聘离退休教师;③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课教师。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自毕业到走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岗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这部分教师并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在教学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钩的情况。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从企业聘请到专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从教。另外由于受目前职称晋升条件的影响,注重学历与学术水平的情况会长时间存在,因此教师的大量精力会花费在职称的晋升上。

二、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1加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的调整,促进高职教育内涵的提升

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适合当前经济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合理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杜绝盲从,从实际出发,按需设置专业,创建特色专业,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来进行专业的设置,随着岗位的变化去动态开发课程,利用灵活的课时安排强化学生的实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契合度。

目前高职院校在办学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设备上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差距是存在的,但高职类院校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能把有限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实际用人需求相结合开展相对少而精的专业设置模式,这样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相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盲目开设多类专业,有很多传统的优势专业也没有体现出来,反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选派更多的教师到先进的、技术更高的机构或学校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结合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发展的具体状况制订长远的师资培养规划,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经济上、技术上、科研上与国际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选派更多的教师到企业挂职、到社会兼职,及时了解市场及企业的最新动态,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促进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3树立新观念,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双赢的合作过程,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都应严格履行自己所应该遵守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的进步。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联系,关注企业的发展,重视与企业人员的交往,建立与企业的情感机制,为企业发展献力献策,使企业感到校企一家亲。从感情上让企业不好拒绝学校与其合作。学校要做好学生入企业实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首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其认识实训的重要意义。在企业中遵守企业规章,服从企业管理,展示出良好的思想风貌。其次,要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后,才能安排进入企业实习。在此之前学校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培训,避免出现进入企业“一头雾水”的现象,要使企业无负担地接受学生实训。

另外,要与企业建立利益机制。首先,学校可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需要,实施弹性教学,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当企业遇到困难时,学校要伸手援助。如当企业人力资源紧张时,可有计划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既满足了企业需要,又提供了学生的实训机会,实现“双赢”。其次,学校可帮助企业培训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有资质的可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项目,策划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合作企业可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获得了利益,必然会加强与学校的长期合作。总之,高职院校要发展就一定要探索有效的校企联合模式,合作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探索合理的长期发展机制。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全社会输出专业人才,还应该在技术研发、产品更新、技术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通过创新项目的推出吸引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合作。

4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与支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鼓励。高职院校应在完善自身的同时,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首先,地方政府可给予当地企业政策支持,提供优惠条件,鼓励企业接收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同时接受符合条件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荐企业中能力强、素质高的工程师或者是高级技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无法替代的优势,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定向指导为自己的企业物色人才。

国务院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优惠的文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也在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以有效化解企业和学校安排学生实习的风险。今后政府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如2011年2月18日教育部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麦特集团烟台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PPG工业集团庞贝捷漆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丹纳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亚龙科技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企业捐助的超过1亿元人民币,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设备捐赠、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及奖学金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领导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职业院校的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签约活动。这样的政府激励措施,实质性促进了校企合作,加大了推广力度。其次,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提高学校基础建设水平。在学校基本建设方面,政府财政应针对重点项目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项目,促进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行业企业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等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行业、企业和学校招标委托开展技能型操作训练、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健全相关制度,定期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技能训练、竞赛和专业培训。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保证专业教师每两年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时间。”政府的支持是教育事业前进的必备条件,政府明确的态度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后盾保障。

参考文献:

杜亮关于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做法与经验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张有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未来与发展,2010,(11).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2011.

猜你喜欢

机遇职业教育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