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祠堂的公共空间景观特色探索
2016-04-14赵丹青
赵丹青
解决公共交流空间缺失的现状,将人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的组合起来。在休闲的场所,本文主要描写公共空间景观在洞口祠堂区域的特色和表现,研究应用景观设计中的公共交流空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公共空间景观概况
从原始社会到如今,人们对公共交流空间的需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发突出了。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休闲娱乐生活都需要交流,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在封闭的空间里生存下来的。虽然通讯手段高度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湮没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想畅游在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遗憾的是很多我们周围的公园、小区景致迷人,花花草草和小桥流水中却似乎少了一分生机勃勃的气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由于公共交流空间的缺少独自欣赏所谓的美景毕竟是无趣的,于是很多的风景区、公园、度假村等人造或者自然景观陷入了空置的危机。所以要从现实出发,研究应用景观设计中的公共交流空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人们生活的需要。
洞口祠堂景观特色
洞口被称为“中国祠堂精华荟萃之地”,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宗祠建筑,且集中在方圆十五公里之内,像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聚族而居的村寨、院落。邵阳洞口,传说是尧王建都之地,浸润先祖之根的这方土地,造就了中国文脉宗祠奇观盛景。方圆五十里,四十多个家族,一百二十座古宗祠,十分之一列入国保,这是怎样的一番血脉相连。洞口宗祠建筑群有独特的民俗风采和地域特色,外形恢宏奇伟,古风肃然;内饰精美灵动,素朴大气。无论是建筑与雕饰、结构与审美,实用与功能都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是中国乡土建筑奇葩和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也是开发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1.洞口祠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选址优势
中国古代无论是做住房景观还是祭祀景观都少不了看风水,在洞口宗祠汇集的地方也是这样的,这里家族兴旺,作为祭祀祖先的宗祠选址也是非常考究的,其地位高于住宅,是风景宜人的吉地。选在附近的风水宝地,既可以时常祭祀和缅怀先人,又方便后人。一般选址在村落的中心或者家族聚居地的中心地带。也有请风水先生选址的,或是几经换地的,都是为了心理上的祝愿,保家族繁荣昌盛。洞口县域流传“山主人丁水主财”,风水学讲究的“枕山”、“面屏”、“环水”等,宗祠朝向不拘座北朝南,依具体环境而定。如位江阴侯祠位于龙聚山头,在资水上游平溪江与西洋江汇合处,环境优美。整栋建筑依山就势建于坚实的石灰岩岩石之上,尽管地基下三分之一的面积为岩洞,仍固若金汤。萧氏宗祠则位于伏龙洲上,四面环水,洲上古木参天,风景优美。
2.洞口祠堂公共空间景观的布局
洞口祠堂布局大气磅礴,例如王氏宗祠又名王元帅宫,进门是木结构牌楼,面阔三间,二排廊柱,呈八字排列,彭磴式石柱础,雕刻精细,明间额枋、廊枋之上饰仰口喇叭式装饰,在古建筑中独具一格。大门上方悬“王元帅宫”巨匾,进入大门之后是戏楼。戏台正面两排木柱,下部设抱柱石帮撑,台顶覆盆藻井,两重飞檐翅角,六角攒尖顶,以五层瓷宝瓶收刹,总高15.8米。第二进为中堂,即王元帅殿。屋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廊前设复廓,从其结构来看,复廊是殿宇建成之后增建的。该殿通面阔23.6米,通进深15米,主体纯木质结构,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从中堂后上15级台阶后堂,也称神主堂。是王氏族人祭祖的地方。该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出廊,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两山为五屏式封火墙。减柱抬梁式结构。次间和稍间为穿斗式结构。戏台与中堂之间,是一个宽阔的平台,面阔21.5米,纵深11米,以平整的方块石铺设,是人们看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广场。平台两侧为厢房,各面阔七间,进深为抬栌式结构,不分间。前出走廊,二层楼,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五屏式封火山墙。与正面平排的两座山墙设假门,上方各筑重檐翅角门檐,彩绘泥塑,装饰华丽。该厢房是供王氏子弟读书的书院。中堂两端各有厢房五间,乃厨房、储藏室。
现代环境设计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景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也不再仅仅为人们提供绿化和视觉上的美景,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例如修复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亲近自然、户外活动的空间与设施,为人们交流与相聚提供条件。针对本区临河、现状山体多、地势起伏大的特点,有选择地保留自然特征,体现城区地形特征的山体,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景观,建立开敞的沿江风光带景观和生态环境景观,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主的现代生活型服务业,以特色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特色商业配套和生态居住为主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和新的城市中心区。
洞口祠堂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发展
解决公共交流空间缺失的现状,将人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的组合起来。在休闲的场所,人们之间需要一个地方产生共鸣,随着工业化的一步步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不断的改变,虽然也有一些自然景观和人造美景,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地方很多已经人烟罕至,在我们开始享受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人们在近些年越来越重视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周围的很多山河湖泊也被保护起来,不再过度的进行开发利用了,而且对自身的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向往接近自然、亲切、优美的环境,向往丰富多彩的公共交流空间。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