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的设计思路

2016-04-14陈阳

考试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摘 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地际边界被打破。城乡流动和城市间的人群流动也愈发突出,流动儿童问题也随之浮现。因此,有效地利用流动儿童的群体身份概念,设计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促进方案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社会群体属性不可忽略。这种属性使得个体的人有了被归类和划分到具体群组的特质。可以说,个体所具有的归属性使社会学能够从宏观整体上将社会作为一个对象研究,拓展了社会科学中实证研究思路。所以,可以说群体身份赋予了研究者一个天然视窗,使其能够在中观的群体角度和微观的个体角度对社会行为进行观察与推断。在中观层面上,研究者可以研究社会人的群体身份,并针对群体活动的规律性进行观察与分析,继而探讨群体身份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程度。目前这一层面的研究成果已相对较丰富——例如,有关歧视行为的研究发现,群体身份对社会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研究者可以将群体身份作为切入口,了解个体在面对社会属性时,是如何内化或排斥它的。例如,在有关流动儿童的多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同时对自己原本的农村身份有所怀疑。毕竟,相对经济更落后一些的乡村而言,城市生活更加现代化和更具有诱惑力。所以,流动儿童往往不能很清楚地把握自己的身份现状,对自己究竟是外地人还是当地人的身份也存在迷惑。这种情况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并非有利,长时间的身份迷失将使得流动儿童缺乏社会归属感,更容易出现较多负面情绪和失范行为。

当前,学者针对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和失范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但是对该现象的研究依然缺少一个整合系统的思路和反思,研究关注点也相对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研究思路规范。这样的结果就更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必将造成政府在解决问题时反而无从下手。例如,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下,学者更偏向在宏观社会背景下,运用具体的社会学理论探讨流动儿童负面情绪和失范行为发生的社会成因和社会影响。但在这种框架下的研究思路,容易忽略流动儿童个体的差异及流动儿童失范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毕竟,流动儿童作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人群,往往来自全国各地,个体间差异是多维度的。其中,既包括个体特质的差异,又包括起原住地的文化、经济差异。由此可见,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对流动儿童示范行为的分析是有失偏颇的。与之类似,心理学对流动儿童负面情绪和失范行为的分析,虽然较多运用了诸如自尊、气质等心理概念,但这种方式往往着力一点,忽略了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对其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传统学科的研究思路下,对流动儿童负面情绪及失范行为的研究,更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群体身份作为一个同时包容了群体和个体两层面的概念工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恰当的切入口。在群体身份的概念界定上,它强调了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既可以使研究者从微观层面看到个体是如何融入具有某个特定身份标志的群体中的,又可以同时使研究者在中观层面上看到,不同身份的群体有怎样的行为规律和方式。借群体身份概念,研究者将能够有效地从群体和个体两个角度出发对流动儿童的负面情绪和失范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同时,研究者可以顺次地从微观和中观的研究层次上过渡到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层面。因此,使用身份认同这个概念工具将有效地帮助研究者从微观个体、中观群体和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三方面做出整合。

在帮助流动儿童矫正负面情绪或失范行为的时候,恰当的方向选择至关重要。借鉴积极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取向,可知消除负面情绪或失范行为的重要方式绝非是钻到牛角尖中反复探讨某些消极情绪或行为的发生、发展缘由,更重要的是做出模式上的颠覆性转变——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用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特质和行为的方式取代过度关注流动儿童负面情绪和行为的方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设计流动儿童品德提升的促进或培养方案时——助人行为显然成为最优选择。在群体身份认同视角下,确定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促进思路时候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从微观层面上提升流动儿童的积极进取心、自信心和自尊心。第二,将流动儿童引入某个特定有固定群体边界的群体中,并设计游戏和活动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正确认同该群体身份。群体的选择应该具有明显的城市或生活标志,例如,流动儿童所在的学校班级便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群体选择方案。第三,进一步强化群体所具有的身份特点。第四,引导流动儿童意识到群体身份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使其明了不同的身份会对其造成怎样的行为影响。第五,通过游戏和活动强化身份和助人行为的关联,帮助流动儿童接受自己的身份,表现出更多助人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心理适应理论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探讨[J].考试周刊,2015,88:166.

[3]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促进方案实施的启示[J].新课程(上),2015,11:166.

课题信息:

本文为2016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2016lslktzishx-1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大学生心理骨干感恩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组织中的助人行为: 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微观视角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