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好声音对教育的启示

2016-04-14胡小勇

创新时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师

胡小勇

随着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的谢幕,“鸟巢”的冠军之战最终花落民谣歌手张磊身上。导师那英的学员已连续三年夺冠。这对于五音不全、缺少音乐元素的我而言,很难从乐理、乐感的专业角度去评说,作为门外人,我更多是从直觉及情感的认同上去“品头论足”一番,至于是否站得住脚姑且不论,权当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与表达。

诚然,张磊的民谣温情舒缓,似乎诉说着一段温绵不绝的佳话,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容易勾起人内心的一种情愫,《梦一场》《异乡》《旅途》,听上去旋律轻柔悠扬,如潺潺溪水,慢慢淌进游子、北漂一族及更多人的心底,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心灵上的共鸣。这很符合国人的审美价值观,不偏不倚,不瘟不火,不快不急,舒缓伸展,说到底还是温敦、厚实、含蓄、内敛的中庸文化背景下的国人精神的写照。但是否可以说其余四位歌手的唱功不佳、实力不行呢?我看未必!陈梓童被周董一直看好,在网络上人气较高,唱功确实不错。贝贝作为”峰暴”代表队征战,在摇滚乐上有她天然的野性与狂热,且在网络人气上有着众人之上、居临巅峰的优势,谭轩辕虽说外形气质比理想的艺术明星气息逊色了些,但作为哈林玩音乐的代表,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至少透过声音,情感的表达更直接、更自然、更率真,甚至有“返老还童”的天真无邪、青春烂漫在其中。他们四人也是一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奋战,坎坷曲折,艰难杀进总决赛,其间也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心酸与隐痛。

我在想,既然好声音面向中国大众,立足于民间,让有志于歌唱的人来成就梦想,就不应该仅仅只有最终的一个冠军。笔者斗胆设想,能否设立几个“最佳”或“特别”奖?不用说安慰,至少是对那些草根精英歌唱者的一种高度认可、接纳、激励,为他们走上音乐梦想的道路架一把支撑的梯子。

不同的歌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不同的教育姿态,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从好声音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些启示。

好教育应该充满通达的温情

好的教育就如同那英的经典名曲《心酸的浪漫》《征服》《一笑而过》等,透露出她直率、爽朗的个性,同时也不失女人的细腻和坚韧的包容力。她的学员张磊的民谣,虽说没有她的风格的求新求变,但也是小溪流水般,涌进人们的心田。好的教育也应如此:率真,洒脱些;细微,包容些;缓慢,温情些。不能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对待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待学生的教育,就应该真实质朴,不玩虚,不造作,更不能欺骗,当然善意的、激励式的谎言例外。对待学生的关怀就应从细微之处着手,小教室,大天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向学生传达着不同的教育信息,如何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场景,往往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包容之心,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强,不能因为其一时一地之错而臆断,消极的评价、负面的影响将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好的教育应以帮助者的姿态介入,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让学生因教师的包容而有所悟,有所触动,乃至心智有所丰富及成长。好的教育应该是缓缓流淌的溪水,滋润学生的心灵。它应努力摒弃因急功近利带来的无端惩戒与伤害,更不能冰冷无情,要慢些,再慢些,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温情。如那英的《春暖花开》一般,让温暖之花绽放在教室里,在校园里,在孩子成长的记忆里。

好教育应该追寻失去的传统

传统元素就是中国文化的精要之所在,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绵不竭发展的动力。从周杰伦战队的李安来看,他选的曲目都体现“中国风”的理念,穿的衣服也是山水国画,让人耳目一新。周董不走常规路,我行我素的歌唱风格也开创了他自己的天地。虽说快节奏的歌快刀斩乱麻,似乎听不清其中何意,但“中国风”的歌《蜗牛》《青花瓷》等又让人找到了浓浓的中国味。导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很真挚、很和谐。虽然为了比赛,在指导过程中,每位导师都对学员的高目标、严要求,让学员有些招架不住,有的也曾流过泪,但学员能够从心里理解并感激导师。这种可贵的经历是学员成就音乐梦想路上的宝贵财富。于教育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体现一定的情感默契,成为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的伙伴。教育应该充满古典的心态,摒弃功利、实用主义的消极影响,克制社会浮躁之风对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守住好教育的精神家园。古典传统的心态就需要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潜下身来教书,博古通今,在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真正把教师的学人、书生气质演绎出来。学生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古典同行,阅读古代经典文学,感受先哲的思想魅力,在师生共同的协作之下,让教育多点优秀传统文化映衬下的厚实与风骨。

好教育应该需要呐喊的勇气

好的教育应需要“峰暴”战队声嘶力竭的呐喊,把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千百滋味,用尽浑身的力气与热情迸发出来。摇滚就是这样特立独行地颠覆传统的曲风,唱出歌者内心火一般的激情,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过于夸张、放肆、超强,但我觉得好的教育也需要这样呐喊的勇气。现实的教育总是充满着非议,对教育不满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因为考试制度的存在,教师与学生同样都绑在分数的战车上,为分活,为分累,为分消得人憔悴。有良知、有思想、有勇气的教育者就能冲破教育的藩蓠,在为教育正名、为教育呐喊、为教育探索中走出一条光亮的大道来。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艺术、王栋生的《不跪着教书》、李镇西的《心灵写诗》等,给现实的教育带来了几缕曙光,让我们懂得教育并不只是机械、无趣、劳累,还有其特别的意义与价值。最可贵的就是这些教育界的前辈都能够在熟视无睹的问题面前,提出了独特而系统的见解、做法。这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冲突破艰难的勇气。好的教育除了默默的坚守,更应把追求独立人格、精神自由作为教育者恪守的人生信仰。

好教育应过好玩有趣的生活

好的教育应该如哈林战队玩音乐的风格,怎么好玩怎么唱,音乐并不是那么神秘,并不稀奇,能够玩出味道,玩出境界来,就是一种快乐的创造。从他对学员决赛前的陪练看来,他并没有反复指导音乐之类的东西,而是带谭轩辕参观了他的音乐工作室,带他去骑行,去爬山,既是解压,也是把音乐和生活融为一体了。好的教育也应这样,要符合青春期孩子的需要,他们渴望玩的空间。虽然平时的教学,我们很难如此这般去旅行,去观祖国大好河山,但我们也应努力让每节课变得有趣。一般来说,风趣幽默的教师总会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在他那里,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知识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能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度过。好玩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设计教学,在兼顾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同时,尽可能使学生充满期待,若能做到课已终而趣未尽,就是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水平,玩出了境界。好的教育就应该使学生过一种好玩有趣的生活。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有没有给学生带来欢乐。当然,这并不是为玩而玩,而是一种敞开、活泼、灵动的教育生活,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开心,玩得快乐。

好声音与好教育并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群众的耳朵是敏锐的,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唱大家喜欢听的歌与办学生满意的教育,道理是相通的。唱者与教者都需要把握技巧,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让人的精神得到舒展,让人获得自由的呼吸才是最重要的,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期盼水一般灵动的好声音似的好教育能够早些到来,我们一起努力吧。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圣诞音乐路
音乐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