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切实做好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2016-04-14谭可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灾区泥石流滑坡

■谭可

(四川省攀枝花市防震减灾局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探究如何切实做好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谭可

(四川省攀枝花市防震减灾局四川攀枝花617000)

我国是多山国家,地震频发。在山区强震发生后常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有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会远远超过直接灾害造成的损失。震前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震后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排查,避免次生地质灾害给灾区带来更大损失。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范治理

0 前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生存繁衍及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资资源。同时每年在全球各地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地球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数百万次地震。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的地区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也是多地震国家。且我国又是多山的国家,在山区当强烈地震发生后又容易诱发各类次生地质灾害,使灾区遭受更大损失。

1 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危害

地震可引发多种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沙土液化、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有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损失甚至远远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失。在山区,强震一般可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这些地震灾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高山峡谷,沟壑纵横,本身就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地震造成山体破裂,加上余震频发,大震后常伴随连续降雨天气,极易发生严重次生地质灾害。例如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耕地被毁十几万公顷,粮食损失达500万公斤,牲畜死亡2000余头。灾区蒙受了更多的损失。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常常毁坏道路,摧毁农田、房屋,还可能毁灭一个村庄。地质灾害的危害是巨大的。只有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御,震后在灾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排查和防范工作,就能有效地防止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减轻灾害的发生。

2 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我国曾经成功地预报过数次大地震,取得了很好的防震减灾实效。但地震短临预报依然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在临震前做好地震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震后,应迅速对隐患点进行调查,制定防范措施。

(1)短临预报期间,对村、镇以及要害建筑物附近的滑坡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垂直、水平位仪,倾斜仪等各类先进探测、检测、监测仪器监视观测。以掌握滑坡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预报滑坡和泥石流活动情况。

(2)短临预报期内,应对重要建筑物附近的潜在滑坡、泥石流采取紧急工程措施。可以改变滑坡体的外形,采用后部挖方削减,前部填土夯实的方法,加强滑坡的稳定性,减少滑动的危险性。用引导工程改变滑坡、泥石流原来的滑向和流向,使其不能成害。

(3)震后,高度重视防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首先要迅速评估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更要充分考虑强震后降雨因素叠加导致次生地质灾害加剧的情况。立即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排查重点防范区域的灾害隐患,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各种预案,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治理

强震之后,地震对地质的破坏依然存在,一旦在期间发生强降雨,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依然非常高。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延续时间长,从地震开始,一直延续到次年乃至于数年之内。

(1)为防治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在山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应科学地规划、开发,合理地进行震区各项工程建设。城镇、工厂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绝不能建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在设计上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严禁盲目乱开、乱采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保护好山区林业。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应贯彻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植树相结合。因地制宜,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科学种植。

(3)进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性调查。并根据滑坡调查的情况,对重要建筑:如水库堤坝、人口密集的村镇、交通干线及枢纽等附近的具有滑坡、泥石流潜在危险性的区段进行工程治理。

地震滑坡的工程治理分为减滑工程和抗滑工程两类。减滑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变滑坡的地形、土质、地下水等状态,就是改变其自然条件,而使滑坡运动停止或缓和;抗滑工程则在于利用抗滑的工程建筑来阻挡全部或部分滑坡,减轻或免于地震滑坡灾害,其主要措施有:①排除地表水,并进行防渗处理;②排除地下水;③削方减重法;④修建抗滑桩;⑤修建挡墙滑坡;⑥修建河流建筑保护物。

治理泥石流是一项十分艰巨、耗资巨大,而且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因此,在泥石流活动区修建居民点、工矿企业、交通干线等,都以躲避为主。而无法躲避,必须在泥石流区内建筑的工程,在对泥石流的治理上也要注意从上到下(从源头区—径流区—堆积区)综合治理。

4 对居民安置点的评估工作

应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划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且设立警示牌标志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并且根据当地房屋受损情况,了解分析当地地质资料,重建场地居民安置措施、房屋类型、抗震措施等提供地质安全保障。重建家园的选址。应总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教训,科学地选择重建家园的地址,要避开沟谷两岸以及滑坡体、泥石流流通区,选择开阔、较高的平地或在完整的基岩上建房。

5 结束语

地震地质灾害可以预防。在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全面预防工作时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方针,采取工程措施及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治理方案,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并且使震区得到有效的治理和防范,减少了灾害的发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 [J].湖北地矿,2001,15(3).

[2]徐绍史在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防治工作的视频会议上强调.国土资源通讯. 2008年第11期.

[3]陈红旗、张楠.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引发地质灾害与排查防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446-1

猜你喜欢

灾区泥石流滑坡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泥石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