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平安镇幅圆盘背检查区矿化特征与构造关系的简析
2016-04-14赵新胤汤琳
■赵新胤 汤琳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一队广东汕头515000)
广东平安镇幅圆盘背检查区矿化特征与构造关系的简析
■赵新胤 汤琳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一队广东汕头515000)
圆盘背检查区位于莲花山锡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平安镇幅北部。金坑-老地虾麻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向条带状贯穿整个检查区,带宽0.8km~2.4km。该检查区内矿脉为本次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新发现矿脉,根据地表出露情况主要有三条矿脉组成,分别为V1、V2、V3,其中V1矿体为检查区内最主要的矿脉。与构造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一系列呈NE向展布的层间滑脱构造,层间滑脱构造则包括层间滑动断层及其伴生的节理、裂隙等,这些构造体在应力释放后滑脱,形成可观的容矿空间;②是挤压形成的糜棱面理及片理面,有利于矿液的运移;③是经动力变质而变形碎裂的矿物,如石榴石旋转碎斑,金属矿物沿其颗粒裂隙及颗粒边部压力薄弱部位沉淀富集。总之,韧性剪切作用先期挤压形成的构造面,经后期张开活化,为矿液的运移、沉淀及富集提供了通道及空间。
矿化特征 构造关系 矿体
1 检查区地质概况
平安镇幅圆盘背检查区位于莲花山锡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平安镇幅北部。检查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为J2-3r,J3sd,主要为火山岩碎屑沉积建造,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K1)、中粒、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K1)。金坑-老地虾麻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向条带状贯穿整个检查区,带宽0.8km-2.4km,形成极其发育的层间滑动构造,主要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深断裂一致,为30-50°,但局部地段由于岩性差异、应力集中差异和应力作用期次不同,导致局部地段动力变质带有所不同。
2 矿化特征
广东圆盘背矿脉矿体新发现矿脉主要有三条,分别为V1、V2、V3,其中V1矿体为检查区内最主要的矿脉。矿体特征如下:
V1矿体:产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热水洞组第二喷发旋回地层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构造中,矿化沿F2断裂带不均匀分布,已控制的矿化蚀变带延长约1.4km,宽1.5~6.7m。产状:倾向310°~330°,倾角60°~70°,该矿化体呈脉状,矿化不均匀,方铅矿、闪锌矿主要产于构造硅化破碎带中。据地表槽探(剥土)揭露和坑探揭露情况,矿体沿走向具有膨大缩小、矿化不均匀等特征,当矿化体与北西向构造交叉位置处矿化好。矿化体在本检查区内深部变化尚未清楚,有待下步工作进行揭露评价。
V2矿体:产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热水洞组与水底山组地层接触带附近,已追索矿体延长大于100m,宽1.2~3.3m,方铅矿、闪锌矿主要产于构造硅化破碎带中,沿破碎带岩石片理化、褐铁矿化较强。产状:倾向265°,倾角60°,根据TC11槽探工程揭露V2矿体平均质量分数:Pb 0.67%、Zn 1.60%、Sn 0.38%。
V3矿体:产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热水洞组第二亚喷发旋回火山岩地层中,已追索矿体延长大于150m,宽约0.8m,方铅矿、闪锌矿主要产于构造硅化破碎带中,两侧围岩明显强片理化,强片理化带宽约20m,矿脉产状:倾向355°,倾角75°,根据BT12剥土工程揭露V3矿体质量分数:Pb 3.5%、Zn 0.63%。(4)韧性剪切带。
3 构造特征
金坑-老地虾麻韧性剪切带地层岩石变形较强,岩体变形弱或无变形,远离金坑河有减弱的趋势,由中心向外大致可以分中心部分的糜棱岩带和外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即片理化带。从野外露头及钻孔中可见大规模糜棱岩化带及片理化带,卷入该期韧性剪切变形的岩石包括流纹斑岩、晶屑凝灰岩、板岩、花岗闪长斑岩等,岩石脆-韧性变形强烈,表现呈千糜状、透镜状、片状,矿物拉伸且定向排列,斑晶碎裂呈眼球状。一些长英质脉体呈石香肠构造、眼球构造。镜下可见较典型的糜棱岩组构,如眼球状构造、不对称旋转碎斑构造、云母鱼构造。
根据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可以判别,本区经历剪切作用主要构造应力方向为左旋。
4 与矿化关系
矿体空间分布、矿化强弱规律与变形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与划分的韧性剪切带呈正相关。在平面上,糜棱岩带所在位置,即是本区矿化最好的地方,往两侧片理化带中矿化相应减弱;垂向上,由浅入深,变形由片理化带→糜棱岩带→片理化带,与此同时,浅部片理化带矿化一般,而中部糜棱岩带中,矿体密集,再往深部的片理化带中,矿化逐渐减弱。因此,本区韧性剪切带很好地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及规模,而糜棱岩化带是矿化集中区域。
与构造关系主要表现在:①一系列呈NE向展布的层间滑脱构造,层间滑脱构造则包括层间滑动断层及其伴生的节理、裂隙等,这些构造体在应力释放后滑脱,形成可观的容矿空间;②是挤压形成的糜棱面理及片理面,有利于矿液的运移;③是经动力变质而变形碎裂的矿物,如石榴石旋转碎斑,金属矿物沿其颗粒裂隙及颗粒边部压力薄弱部位沉淀富集。总之,韧性剪切作用先期挤压形成的构造面,经后期张开活化,为矿液的运移、沉淀及富集提供了通道及空间。
[1]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广东省区域地质志[M]-区域地质志,第九号.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钱龙兵,广东双华-平安镇地区矿调2015年年报[R],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一队,2015.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6)-7-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