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萤石矿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浅析

2016-04-14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马鞍山243000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状萤石硅化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 安徽马鞍山24300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 安徽马鞍山243000)

萤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它广泛用于航天、制冷、医药、防腐、灭火、电子、机械和原子能等领域,萤石的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伴随而来的是对萤石矿产需求的增加。本区萤石矿产于石英脉充填的断层破碎带中,断层是萤石矿的良好构造找矿标志。

萤石断层

1 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以宁国墩断裂为界,分属两个三级单元,即宁国墩断裂以西属皖南陷褶断带之绩溪穹断褶束,以东属皖南陷褶断带之清凉峰凹断褶束。本区位于北东向千秋关~上汤家湾正断层及北东东向青山尖~汤公山正断层之间,仙霞背斜的东南翼,仙霞岩体的西南侧。区内北北西向及东西向次级小褶皱极为发育。

区域上出露地层以震旦系~志留系为主,具南老北新的特点,地层总体走向为北东,但受构造影响,常发生扭曲、变形、缺失或重复,产状较为复杂。

区内盖层褶皱可分为三期,即主期褶皱前的北东东向褶皱、主期褶皱的北东向褶皱及主期褶皱后的北西向褶皱。

区内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南北向及东西向五组,其中以北东向及北西向较为发育。这些断裂破坏了盖层构造的完整性。

北东向断裂具有以下特点:

断层走向40~60°,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断层倾向以南东为主,其中逆断层常伴随斜歪~倒转褶皱。大多具多期活动特点。

北西向断裂具有以下特点:

早期以张性正断层为主,晚期则以压扭性为主。断层走向300~320°,倾向以南西为主,切割北东向构造线。断层常充填中酸性岩脉,为重要的导矿、储矿构造。

2 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多呈岩株、岩瘤状,主要有仙霞花岗闪长岩岩体,与查区萤石矿化关系密切,仙霞花岗闪长岩岩体分布于朱家村至小塔一带,侵入于震旦系及寒武系地层中,岩性主要为灰色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围岩具硅化、角岩化、矽卡岩化。可分为中央相、过渡相和边缘相:

中央相:出露于岩体的西南部,宽约4—5公里,长10公里,呈椭圆状,浅灰至灰白色,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似斑状结构。

过渡相:主要出露于岩体两侧,宽0.5—3公里。岩性以浅灰—灰白色细~中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主,次为浅灰色片麻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后者具平行状或片状构造。

边缘相:仅在汤公山一带局部出露,宽仅2—3米,宽者可达5—6米,为浅灰白色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3 矿化及蚀变

本区矿化以萤石矿化为主,铅锌矿化也较常见,多为裂隙充填或破碎带充填型。另外,产于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含碳质地层的磷结核有钒矿化。

本区与萤石矿体有关的围岩蚀变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以绢云母化、透闪石化、方解石化为辅;与岩体有关的蚀变除围岩角岩化外,还有硅化、矽卡岩化等。

4 矿体特征

Ⅰ号矿体:

矿体分布于矿区的西南角,沿北西向F3断层充填呈规则脉状产出。矿体走向340°左右,长约110米左右,宽约1.80米。矿体赋存标高480~540m,埋深0~25m,产状为255°∠46°左右,矿体形态为脉状,局部具有似“豆荚状”的特征。矿体与两侧围岩界限清晰,脉壁较平整,其间常充填有5~20cm厚的石英脉。围岩的岩性均为蓝灰色钙质页岩夹少量黄绿色页岩,页理较发育,地层产状为200°∠25°,具弱硅化及绢云母化。沿微层理界面常见萤石细脉,并见少量萤石团块。矿体内部也夹有一定量围岩夹石,但均不足夹石剔除厚度。

Ⅱ号矿体:

矿体分布于矿区的东北角,沿北西西向F5断层呈较规则脉状产出,矿体走向105~120°,长约200米左右,宽1.3~1.5米。矿体赋存标高558~653m,埋深0~25m,产状为15°~20°∠71°左右,矿体形态为脉状。矿体与两侧围岩界限清晰,脉壁较平整。围岩的岩性均为蓝灰色厚层状钙质页岩夹少量黄绿色页岩,层理较发育,具弱硅化、角岩化。地层产状为180°~205°∠27°~32°。

Ⅲ号矿体:

矿体分布于矿区的西部,沿北西向F4断层呈规则脉状产出。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8~53°左右,倾角向深部有变缓的趋势。矿体走向长度可达170米,倾向长度为150~220米。矿体赋存标高+408~+574米,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3号中段附近最厚,可达4.15米,向地表及深部逐渐减小到2至3米。矿体与两侧围岩界限清晰,接触界面较平整,其间常充填有10~20cm厚的石英脉及围岩碎块。围岩的岩性均为蓝灰色钙质页岩、硅质页岩夹少量黄绿色页岩,层理较发育,地层产状为220~240°∠38~50°,具较强硅化。断层两侧沿微层理界面常见萤石细脉,并见少量萤石团块。

5 矿床成因探讨及找矿标志

(1)龙门萤石矿矿体均呈脉状赋存在断裂破碎带中,矿体的产状与断裂带产状一致。各矿体与围岩界线均较清楚。

(2)矿石矿物多呈浅绿色和白色,晶形多为立方体,表现了中低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3)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等中低温矿物组合,且见隐晶石英等低温矿物。

据此,初步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矿床;其矿床类型则为产于硅酸盐岩中的脉状石英—萤石矿床。

本矿区萤石矿体均赋存于石英脉中,因此石英脉是良好的岩性找矿标志。

本矿区萤石矿都产于石英脉充填的断层破碎带中,因此,断层是萤石矿的良好构造找矿标志。石英脉或硅化破碎带不易风化,在地貌上往往形成正地形,有时形成徒崖,断续延长可达几百米以上,是最直观的找矿标志。

与萤石矿化最密切的是硅化,硅化带一般规模较大,多呈正地形,标志较为明显。

[1]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探规范》 [S].1987.

[2]翟裕生,邓军,李晓波.《区域成矿学》 [M].地质出版社,1993.

[3]陈毓川等.《中国矿床成矿模式》 [M].地质出版社,1993.

[4]朱志澄 .《构造地质学》 [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5]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M]地质出版社1987

[6]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 [M]地质出版社2006

[7]李守义叶青松《矿产勘查学》 [M]地质出版社2003.

龙门萤石矿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浅析

■段百吉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86-1

段百吉,男,本科,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产状萤石硅化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构造对河南南召县观音庙萤石矿的控制作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赤平投影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红山文化萤石质鱼形饰的鉴别和探讨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