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
2016-04-14斯文标
■斯文标
(浙江经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义乌322000)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
■斯文标
(浙江经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义乌322000)
在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关键地位。但就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地质的发展来看,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重要作用,以致于一些建筑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而带来的危害,给社会和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了解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就必须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勘查
1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的评价
根据对以往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往往不结合实际地下水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下水对岩层的影响,从而在后期的勘查资料中没有形成重要的文字,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及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注意特别注意地下水对上层岩土的影响,大部分地质灾害都是由于地下水对岩土的作用引起的,因此在进行评价时,要指出地下水的危害程度,同时制定一定的预防措施;第二,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地下水的特性进行相关评价,这就要求水文地质工作者搜集建筑物所在地的所有地质资料,针对不同的岩土类型总结地下水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进行相应的评价。
2 岩土水理的性质
岩土水理的性质勘查,是水文勘查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岩土水理的性质,就是地下水对岩土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岩土的水理性质勘查主要对岩土的水量性质及地下水的储存形式进行勘查,说明如下。
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储存形式主要有重力水、毛细管水及结合水。岩土的水量性质主要包括软化性、透水性。第一,对岩土的软化性,是指岩土被地下水浸泡,造成其力学性能下降,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软化。一般软化的程度用量化的指标来表示软化系数,软化系数越高,岩土的耐风化和耐水浸泡的能力越高。第二,对岩土的透水性,就是水透过岩土本身的性能,透水性通常用渗透系数表示,其主要取决于岩土自身的结构,如岩土的空隙越大,透水性就越强。
3 工程地质中水文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
3.1对基坑造成的影响
在进行接坑开挖时,地下水会随着开挖的深度渗入基坑,影响基坑开挖的效率,继续进行施工的话,有可能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如发生沉降等。
3.2对土质的影响
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透到基坑中,还会对周围的土质产生影响,如有可能出现管涌。因为地下水不断渗透到岩土中,会使岩土发生软化,从而使其力学性能下降。
3.3地下水水位升降
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如各种自然因素、人为灌溉及地质结构的变化等。如果地下水位上升,有可能加大建筑物的腐蚀程度,破坏岩土结构,使建筑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发生巨大的灾害。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是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同样也会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灾难,如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及地裂等现象,会给岩土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4 下水可能导致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可以随着季节和降雨的多少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在地下水动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导致岩土工程危害的发生。
首先,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包括水位下降和上升造成的危害,导致前者发生主要因素是人为的一些活动,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经常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等,尤其是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是,导致后者发生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地质因素的影响(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气温等)、人为因素(工程施工),但是通常情况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通常地下水位的上升可导致坍塌、管涌、建筑物失稳等危害的发生。其次,地下水动压力的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地下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弱的,也不会对地质工程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包括流砂、管涌等。
5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5.1把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质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能为工程提供设计和施工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保证地质勘查质量的提升。
首先,自然地理条件。这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季风、气候湿润程度、所处水系、平原和高原、地形、地貌特点及堆积物等;其次,地质环境。工程区域的地质环境应该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基底构造、底层岩性以及新构造运动等等内容;再次,地下水位情况。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地下水位情况应该主要对近些年地下水位的最高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等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最后,含隔水层的情况。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对这两个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等内容进行勘查。另外对含水层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其厚度和深度等进行研究。对该区域的地层渗透系数、地下水赋存以及渗透的影响以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等。
5.2确保水文地质参数测定的准确性
首先,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会涉及到对地下水水位进行测定,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该先确定是静止的水位还是多层含水层,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如果是静止的水位,则需要在稳定的时间内进行,如果是多层含水层,在测量时就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其次,在对地下水的流向进行测定时,可以采用几何法,与此同时,对孔内的水位进行测定,最终测出地下水的流向。最后,压水试验也是水文地质勘查中的一个重要试验。压水试验与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结合起来,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将试验孔位确定下来,试验段按照岩层的渗透特性来进行划分,按照实际需要对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进行确定,并将压力与压力入水量的关系曲线及时绘制出来,将试段的透水率计算出来,进而确定P-Q曲线类型。
6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资源正以最大速度在开发,导致能源问题的供应问题逐渐突出,为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开辟了新的机会。因此,本文主要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介绍水文地质勘查的注意问题。总而言之,文地质勘查是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地质勘查的数据,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地下水,相关工作者要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结合岩土的水理性质,做出最精确的估计。
[1]詹小毛.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
[2]李兵.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讨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
[3]彭晓东.浅谈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J].科技创业家.2012年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7-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