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危机矿山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2016-04-14王世博
■王世博
(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新疆危机矿山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王世博
(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阿勒泰836500)
本文先分析了新疆危机矿山的现状及问题,接着针对问题提出新疆危机矿山的对策,以供参考。
危机矿山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危机型矿山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在成为当前国内研究的热门话题。
2 新疆危机矿山的现状及问题
2.1新疆危机矿山的现状
新疆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矿种齐全、储量丰富、矿石质量好等特点。截至2002年底,全区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059(不包括含铀)处,其中大型规模的有123个,中型规模的有253个,小型规模的有683个,广泛分布于四山三盆中。目前新疆的矿山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的问题十分严重。以煤炭业为例,虽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精查储量不足,一些老矿山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开采,保有储量趋于枯竭。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高硫煤矿井将逐步关闭,由此带来的矿山闭坑和资源接替矛盾逐步显现。
新疆矿产储量短缺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较为严重,2010年以后除煤、铁、镍、盐、水泥、石灰岩外,其他矿产储量全部短缺(有色金属、贵金属等矿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比如哈巴河县阿舍勒铜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可可塔勒铅锌矿、克拉玛依油田、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哈图金矿等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资源趋于枯竭,甚至哈巴河县的6个金矿山和萨尔布拉克金矿都已陷于停产状态,由于可直接利用的氧化矿资源已经枯竭,没有资金用于寻找新的可用资源和开发利用原生矿的技术。多年来高强度开采和缺乏后备矿产资源开发补给,导致大部分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后备资源储量大幅度锐减,不少矿山资源保有储量已趋枯竭,成为所谓的危机矿山。
2.2新疆危机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型矿山企业多,骨干矿山企业少,矿山缺乏整体规划,一矿多家开采现象普遍。全区非能源矿山企业2 617个,大中型矿山只有78个,仅占总数的3%,其余均为小型,占97%。除少数大中型矿山企业外,其他矿山规划无序,如我区最大的阿勒泰地区的可可塔勒铅锌矿,在矿山开采方面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一个矿山由多家生产企业开采。更有的矿山企业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矿山采矿阶段存在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专吃菜心等问题,造成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
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及利用指数低,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共存。从新疆几座重要的大型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山生产情况来看,矿石回采率可达80%以上,其他大部分矿山远低于80%;选矿回收率重要大型矿山可达80%左右,其他中小型矿山有的不足50%,就是阿希金矿其原生矿选矿回收率也只有76%,而象黄山、黄山东铜镍矿山铜的选矿回收率仅50%,阿舍勒铜锌矿山锌的选矿回收率仅43%,选矿回收率过低造成尾矿品位过高(有的高达边界品位以上),其中的共伴生矿产品均未回收,全疆各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尾矿及固体排弃物超过数百万吨,由于大部分矿山企业没有能力或因选矿流程复杂、耗费资金大而不愿对尾矿及共伴生矿进行回收利用。
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和环境污染仍然较突出。但由于开采矿山布局不合理,探采技术落后,资源消耗、浪费很大,导致了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引起矿山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因素、政策、经济技术、地方保护主义及环保意识差等。
3 新疆危机矿山的对策
(1)加强资源接替勘查,挖掘矿山所在的深部、周边和外围资源,危机矿山的资源问题一定可以解决。其实不少矿山的深部和周边还有资源潜力可挖,由于区域成矿的多样性和大中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得矿山外围寻找接替资源(新类型矿床和新类型矿产)成为可能。矿山的外围地区还有已经探明而尚未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以及未经充分勘查的成矿远景区或潜在资源分布区。例如,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是世界著名的花岗伟晶岩之一,以稀有金属矿种多、规模大、分异完善而闻名,曾为国家两弹一星、航天工业及偿还前苏联债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矿山历经数十年的开采,绝大部分资源已接近枯竭。勘探与评估3号脉的潜在资源、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通过研究矿区资料可以发现,在以往探求的低控制程度(E级)的储量矿块中存在有高品位的矿块,另外近一些年来的工作在矿区及其外围也发现了许多新的找矿线索。因此可以认为,在老矿体的深边部以及矿区的周边,进一步找矿的空间是很大的。
(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新疆有色金属矿山除个别大型矿山外,无论是采矿、选矿还是冶炼技术、装备都较国内其他省份落后,这是造成新疆有色金属矿山采矿回采率低、选矿回收率低和共伴生矿产回收少的重要原因。随着新疆矿产资源的逐步探明,新疆不仅要开发自己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地下矿产资源,而且要集中发展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导产业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发展石油化工中的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不仅具有能源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而且还可带动一大批加工工业的发展,使优势资源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3)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疆虽然地广人稀,但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要依靠科学技术搞好环境保护,采用科学的思路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在接下来的发展建设中,新疆政府必须重视危机矿山,提高矿产资源供应能力,鼓励在新疆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有市场需求和资源潜力的老矿山外围或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吕古贤,郑大瑜,朱裕生.危机矿山问题的对策研究J.资源产业,2005.
[2]朱裕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地质,1999.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