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浅析
2016-04-14王昭李勇李柯
■王昭 李勇 李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浅析
■王昭李勇李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1)
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南部,独山箱状背斜东翼,独山断裂和烂土断裂之间。区域内矿产以锑矿为主,其次有硫铁矿、赤铁矿、铅锌矿等小型矿床多处,是我国重要锑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进行分析,发现成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 区域地质背景
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南部,独山箱状背斜东翼,独山断裂和烂土断裂之间,表现为箱状褶皱。.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的断裂为主,其次为东西向的断裂。区域性的褶皱、断裂控制矿区内锑矿的分布。
2 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及志留系地层,岩性以砂岩及粘土岩为主;含矿岩性以砂岩为主。矿区内地层倾向变化不大,为一向南和南东倾的单斜构造,倾向160°~170°,岩层倾角一般10°~25°。区内出露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Q)、泥盆系下统丹林群(D1d)和志留系中-下统翁项群(S1-2wx)。
分述如下:
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坡麓及山谷洼地地带,由黄色粘土及岩石碎块组成的残坡积层。岩石碎块以砂岩及石英砂岩最为常见,块度大小不等,厚0~20 m,一般1~10m。
丹林群(D1d):浅灰、灰褐色中厚层中粒至细粒石英砂岩、砂岩,偶夹薄层粉砂岩和泥质砂岩,厚度>400m,未见顶。
志留系中-下统翁项群(S1-2wx):灰绿色薄层粉砂质粘土岩夹浅灰色薄至中层粉砂岩和泥质砂岩,厚度>430m,未见底。
3 构造
矿区内发育有F1、F2和F3三条断层,断层构造以层间压扭性断裂为特征,并伴随断层两盘地层形成牵引褶曲,致使局部岩层倾角变陡;其主体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因受到断层的影响,地层产状局部有所变化。
断层特征叙述如下:
F1:位于矿区中部,属逆断层,走向近东西向。区内出露长约973米,倾向330°~20°,倾角57°~79°,平均倾角60°,南盘相对下降,北盘上升,断层破碎带宽0.3~1.9 m,见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方解石呈脉状充填于节理、裂隙中,为区内的主要含矿断层。
F2:位于矿区中部,属正断层,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向。区内出露长约1000米,倾向350°~55°,倾角54°~81°,平均倾角57°。南西盘相对上升,北东盘下降,断层破碎带宽0.2~0.8 m,见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为区内的含矿断层。
F3:位于矿区西部,F1断层次级构造,为正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向,走向长约160米,倾向25°~30°,倾角61°~66°,平均倾角65°,南西盘相对上升,北东盘下降。破碎带宽0.2~0.5 m,见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为区内的含矿断层。
这三条断层控制了水岩乡维寨锑矿的矿体分布。
4 围岩蚀变
本区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其中以硅化与锑矿关系密切,主要沿断层破碎带及其旁侧呈带状分布。
4.1硅化
主要发育于断裂破碎带内,呈条带状及脉状分布。硅化分为两期:早期形成于成矿前,为他形微石英脉穿插充填、溶蚀交代围岩;晚期以石英脉或团块出现,与辉锑矿密切共生。上述硅化蚀变特征不但说明硅化与锑矿的关系,而且表明构造、热液多期活动特点。
4.2黄铁矿化
黄铁矿化分为两期:①沉积成岩期黄铁矿见于泥质粉砂岩中,沿微细节理分布,或产于石英砂岩杂基、岩屑颗粒中及砂岩空隙中,呈星点状或立方晶体分布,与辉锑矿不共生。②热液期黄铁矿以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多见。粒径0.05~0.1mm,呈脉状或浸染状集合体产出,还可见到黄铁矿胶结构造岩中的角砾呈不规则脉状。
4.3碳酸盐化
早期为粒径较细的方解石脉,形成略晚于第二期硅化;晚期方解石晶体粗大,形成于成矿之后。方解石有三个世代:Ⅰ世代多呈顺层或斜交层理的规则脉产出;Ⅱ世代与白云石伴生,呈不规则网状产出;Ⅲ世代与石英伴生。
5 矿体
根据探矿巷道及地表工程揭露,在工作区共圈出8个锑矿体,矿体主要分布在F1、F2、F3断层控制的矿区西部一带,本区矿体规模均为小型,矿体厚度稳定;锑含量分布均匀,矿床平均品位5.35%
基本查明了矿区地质特征和Sb-Ⅰ~Sb-Ⅷ号矿体地质特征。本区近东西向的断层为本区锑矿床的控矿构造,锑矿体主要赋存于控矿断层破碎带及其旁侧次级构造挤压破碎带中,并发育有硅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近矿围岩蚀变;赋矿层位主要为泥盆系下统丹林群(D1d)、志留系中~下统翁项群(S1-2wx),容矿岩石主要为砂岩、石英砂岩、粘土质砂岩;锑矿矿床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石类型为单—硫化锑,锑矿主要以透镜状、似层状形式存在。
综上所述,维寨锑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赋矿地层为丹林群(D1d)及翁项群(S1-2wx),含矿岩石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砂岩。矿体产状、规模总体上受以三条主断裂及其次级构造的挤压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总体走向与断层及控矿破碎带走向一致,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化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在控矿断层交错部位,易形成剪切破碎带,矿化、围岩蚀变较强,矿体较厚,品位较富,反之变薄、变贫,矿体形态复杂,有较显著的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现象。矿体厚度及品位沿走向、倾向延深总体有变薄、变贫的趋势。因此,本区锑矿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围岩蚀变三重因素控制,其中断裂构造为主要条件。
维寨锑矿床主要找矿方向如下:
(1)维寨锑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及蚀变三重因素控制。
(2)矿化过程中伴随有与锑关系密切的硅化、黄铁矿化等近矿围岩蚀变,其在矿体及近矿围岩中混杂叠加出现。
(3)矿床远景评价。矿区近东西向的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构造,通过证实为本区控、容矿构造;可以沿该构造带继续施工钻探工程,有望发现新的矿体。
[1]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资源储量核实及详查报告.
[2]贵州省独山县水岩乡维寨锑矿普查地质报告.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6)-9-112-1
王昭(1987~)男,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