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2016-04-14张国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准噶尔矽卡岩斑岩

■张国

(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张国

(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阿勒泰836500)

本文主要集中探讨了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并论述了在成矿规律基础上如何展开找矿工作,明确了找矿的方向,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找矿提供参考。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1 前言

新疆北部的斑岩铜矿比较丰富,摸清这个地区的成矿规律,有利于我们国家的找矿人员更好的开展找矿工作,从而更好的开发当其的矿产资源,形成更好的开采体系。

2 新疆地区矿产空间分布规律

(1)阿尔泰山成矿带。阿尔泰成矿省北部及中部主要为与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有关的稀有金属、贵金属、有色金属及云母、宝玉石等矿产;南部主要为与晚古生代火山活动有关的黑色、有色、贵金属等矿产。阿尔泰南缘铁铜铅锌金稀有金属成矿带:蒙库铁矿是该带重要铁矿床。

(2)准噶尔成矿带。准噶尔成矿省北部主要为晚古生代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热液型、矽卡岩型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形成与中生代、新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的油气、煤、膨润土、盐类等矿产。

(3)扎尔玛一萨吾尔铜、镍、金成矿带。喀拉苏斑岩铜矿是该带中典型斑岩铜矿代表。该带相当于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带,位于额尔齐斯挤压带南,科克森套-纳尔曼得蛇绿岩带北。基岩出露主要为泥盆、石炭纪沉积及晚古生代花岗岩类。

3 斑岩型铜矿

斑岩型矿床的名称是从斑岩铜矿床演变而来的,近20年来,除斑岩型铜矿外,人们发现许多金、钼、钨、锡、铀等矿床在地质特征、含矿性、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方面与斑岩型铜矿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将斑岩铜矿的概念扩大到除铜以外的其他金属矿床中,称之为“斑岩型矿床”,泛指产在斑岩类岩体及附近大范围分布的浸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斑岩铜矿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主要与钙碱性系列浅成¯超浅成相中¯酸性斑岩侵入体有关的可供大规模露天开采的,低品位的(Cu在0.2或0.4¯0.8%)细脉浸染型铜矿,常伴有角砾状地质体或角砾岩筒。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五大特点。现在斑岩型铜矿已是世界铜矿最重要的工业类型,储量占世界铜储量的55.3%,且多集中在超大型斑岩矿床中。目前世界99个20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铜矿中,斑岩型有63个。在中国,已查明30个矿床为斑岩铜矿,累计铜储量3274万吨,约占总储量的44.01%。

4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

4.1时空分布

斑岩铜矿主要产于活动的或曾经活动的板块、陆块对接碰撞带(俯冲带)和深大断裂带附近,新疆北部斑岩铜矿的分布也遵循这一规律,多分布于板块、陆块边缘造山带中,主要围绕准噶尔板块边缘分布,多是挤压-拉张环境下的产物;其次分布于伊犁和赛里木前寒武结晶陆块的内部裂谷或大的走滑断裂附近,是拉张环境下的产物。这种分布特征明显受中亚造山带华力期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稳定化作用控制,规模有限的板内和陆内拉张形成裂谷、裂陷槽及其后期的挤压闭合,以及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边缘汇聚造山作用等是主要控制因素。

华力西中-晚期的后造山期是新疆北部斑岩铜矿形成的主要时期,早石炭世末至二叠纪早期,由板块汇聚或早期裂陷槽封闭向伸展松弛的转换阶段是最主要矿成矿期,形成了萨吾尔—东准噶尔和觉罗塔格等带中以铜为主的矿床;中二叠世至二叠纪末,处于伸展松弛阶段,主要在前阶段形成的矿带中形成了以钼为主的矿床,其次形成了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铜钼斑岩矿带。在同一带中,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时代早于斑岩型钼矿床。

4.2斑岩铜矿系列

斑岩铜矿带所处的构造位置及其构造演化阶段的不同所形成的矿床系列是不同的,而矿床在一个带中产出的位置不同又促使成矿主元素呈现规律性变化。据David等研究,以铜钼、钼为主的铜-钼(金)系列矿床多产出于大陆边缘造山带或陆内裂谷裂陷槽,而以钼为主的矿床又相对靠近大陆一侧分布(岩浆更偏酸性)。这与世界环太平洋斑岩铜矿带东部铜(金)-钼-钨-锡矿床系列和西部的铜-金矿床系列总体分布相一致。

4.3斑岩铜矿带的成矿系统

一个斑岩铜带中斑岩铜矿床可与成因联系密切的其它矿种和类型矿床构成一个成矿系统。新疆北部大致有两类斑岩铜矿成矿系统,一是与后造山期挤压向拉张转换的构造环境有关的斑岩铜钼矿-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岩浆岩型铜镍成矿系统,觉罗塔格斑岩铜矿带中土屋—延东铜矿与在挤压环境中形成的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在拉张环境中形成的黄山、黄山东岩浆岩型铜镍矿床同共产出,萨吾尔—东准噶尔、达拉布特—克拉麦里斑岩铜矿带也具有这个特点;二是与陆缘造山带结晶基底建造有关的斑岩铜钼矿-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脉状多金属矿成矿系统,类似于“巴尔干模式”,并构成一个由中心向外的分带特征,赛里木—博罗科努斑岩铜矿带较为典型,在这个带中斑岩体侵入碳酸盐岩建造中形成喇嘛苏矽卡岩型铜矿床,而侵入碎屑岩建造中则形成与构造裂隙有关的七兴脉状多金属矿床。

5 找矿方向

对新疆北部斑岩铜矿的找矿,华力西中晚期后造山期由板块汇聚和裂谷裂陷槽封闭向松弛伸展的过渡阶段及其之后的伸展拉张阶段无疑是最重要的成矿时期。陆块、板块边缘造山带和岩浆岩带是最主要的找矿部位,而其中的裂谷也不容忽视。除上述斑岩铜矿带外,准噶尔板块北东缘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晚古生代岛弧带和博格多晚古生代裂陷槽同样值得重视,前者已在琼河坝地区云英山—马东沟一带发现了有找矿前景的桑德乌兰斑岩铜矿,并且在近准噶尔板块一侧注意斑岩型锡(钨)矿的寻找,该带中已发现较多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石英脉状锡矿。新疆北部斑岩型铜钼、钼矿床是最重要的找矿方向,成矿带内钼矿化和化探异常中钼元素异常的出现是主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一个斑岩成矿系统中其它组成矿床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有形成斑岩铜矿的可能,造山带中韧性剪切带和旁侧深大断裂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出现也是一个间接找矿标志。由于铜、钼、金、锡、钨和银、铅、锌等多是聚集在与未矿化的深层岩体和斑岩矿床相毗邻的矽卡岩中(Richard,2002),在矽卡岩型矿床以及脉状多金属矿床的旁侧和深部要特别注意寻找斑岩型铜矿。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找矿方法,寻找新疆北部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从而更好的明确找矿的方法和找矿的具体对策,能够提升找矿的水平和质量。

[1]李智明,薛春纪,王剑辉,王庆明.中国新疆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典型矿床特征对比研究

[J].中国地质,2015,01:160-168.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27-1

猜你喜欢

准噶尔矽卡岩斑岩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二、准噶尔汗国的建立与叶尔羌汗国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准噶尔远征军进藏线路考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ketas granite from Fuyun County,Xinjiang: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WorldView—Ⅱ在青海东昆仑求勉雷克塔格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找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