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鄂拉山口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2016-04-14张政治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铅锌火山岩铅锌矿

■张政治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青海 海东 810600)

青海鄂拉山口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张政治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海东810600)

鄂拉山口地区成矿元素组合、矿床成因类型和矿种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在详细分析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化特征、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受火山构造控制并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为主的丰富矿床有利前景,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鄂拉山口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1 地质背景

鄂拉山口银多金属矿地处塔-柴板块柴达木段之都兰-鄂拉山基底隆起带东南端,东昆仑EW向构造带和温泉-瓦洪山NNW向构造的复合部位。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断裂构造有NNW向、EW向和SN向3组,并派生出NW、NE等其他方向的次级断裂构造。另外在卫星像片上本区域成为一个环形影象构造。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除陆相火山岩外,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较发育。主要有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斑岩等。岩浆侵入时期以印支期为主,次为华力西期和加里东期。印支期岩浆活动强度大,分布范围广,具多期、多旋徊特点,在空间上受构造控制明显,为银铅锌等的成矿提供物质来源以及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创造了条件。

以目前掌握资料来看,区内矿种有铁、铜、铅、锌、钼、金、银以及砷、食盐、萤石、蛇纹岩、煤等,其中有色金属矿床、矿(化)点共计43处。其典型矿床有铜峪沟铜矿床、什多龙银铅锌矿床、赛什塘铜矿床、索拉沟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日龙沟锡矿和尕科合砷银矿床等。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三迭统、上三迭统、第三系和第四系。中三迭统(T2):主要由海相沉积的碎屑岩、碳酸岩及火山岩组成。根据岩性组合,分为3个岩组,即酸性火山碎屑岩组(T12)、碎屑岩碳酸盐组(T22)、中性火山碎屑岩组(T32)。上三迭统(Ta3):主要为一套陆相喷发的安山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H2物化探异常既位于这套火山岩地层之中。根据火山作用的一般机理和岩石的产状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将这套火山岩划分为3个岩相:近火山口相、火山通道-火山口相、次火山岩相。第三系红色岩组:分布零星,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砂砾岩、砂岩、砂质泥岩等。第四系:以冲积、洪积、坡积层为主,虎达龙洼西局部见冰水堆积。

本区的构造分为EW向构造带、NNW向构造带,以及受火山作用控制的火山构造等3种。矿区岩浆活动强烈,喷发作用和侵入作用兼有。主要活动时期为三迭纪。岩石种类有中性岩、中酸性岩和酸性岩。

2 矿床成因分析

由于银铅锌矿体均产于虎达火山机构边缘的放射状构造中,而矿区次火山岩分布广泛,铜、铅、锌、银、钨等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次流纹岩中含量更高,且岩体边部高于岩体中心,同时在岩体边部局部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细脉产出,从而可以说明成矿作用主要是在次流纹岩侵入之后产生的,说明火山活动之后仍有矿液活动。当含矿热液沿次火山岩接触带和火山构造运移过程中物化条件改变,遇有利成矿环境时,银、铅、锌等金属矿物析出、富集成矿。从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和围岩蚀变之特征可以看出,成矿作用是以多阶段的构造充填为主,交代次之,应属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矿床。

3 矿床存在的标志

经工程验证,多金属异常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高值异常多为矿致异常,对找矿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是区内比较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区内硅化、黄铁矿化比较普遍,且银、铅、锌矿化与硅化、极细粒的黄铁矿化关系比较密切,是直接的找矿标志。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放射状、环状构造,且矿化体又受其控制,因此断裂构造是区内比较重要的找矿标志。

物探激电异常经钻孔验证已证实为矿致异常,银铅锌矿化比较集中,因此物化探异常也是区内比较重要的找矿标志。区内银铅矿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银含量高则铅含量亦高,另外银与铜也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铜含量高则银含量也高。所以铅、铜矿化也可作为找银的间接标志。矿体露头和转石:矿体露头附近常有矿体转石存在,矿体露头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矿体转石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4 找矿前景分析

本区地处都兰-鄂拉山基底隆起带东南端,为NW向、NE向、近EW向断裂交汇部位。火山岩、次火山岩及火山构造(环状、放射状构造)发育,特别是环状构造与放射状构造交汇部位物探异常膨大,也是成矿最有利的部位;另外银铅锌矿(化)体也与次火山岩、火山岩和火山构造关系比较密切。因此,本区是寻找受火山构造控制并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本区化探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峰值高,物探激电异常低阻高极化特征明显。经初步地质工作,发现初具规模的银铅锌矿(化)体多条,估算333+334资源量银80.9t、铅+锌61kt。通过进一步工作,有形成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可能。

区内银铅锌矿体不论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银铅锌含量都极不稳定,而且从地表向深部有铅锌品位变富、矿(化)体规模变大的趋势,特别是锌变化比较明显。这与布坎南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垂直分带成矿模式相一致,沸腾面之下是贱金属层,沸腾面之上是贵金属层。按该成矿模式,大量铅锌矿(化)体极有可能赋存于银矿体下部,说明矿区深部具有广阔的找矿空间。

紧邻普查区南部的H1异常区前人虽然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也提交了一定的铜铅锌储量,但因目的任务和主攻矿种不同,对银矿所投入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数据不多。另外,由于岩矿芯采取率较低,在含矿有利部位(破碎带)还存在空回次,这对矿区的正确评价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次工作,前人所圈定的铜铅锌矿中也含有银,经物探激电剖面对矿化带控制,激电异常向南有规模变大、视充电率增大的趋势。根据物化探异常重合部位往往为矿致异常以及银与铅铜等元素的相关性分析,通过H1区进一步工作,会大大提高本地区的银储量,也会使本地区的找矿前景更加明朗化。

目前普查区突破点主要在H2-1异常区,而H2-2、H2-3、H2-4等异常区经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均有银、铅、锌、铜等矿化线索。若以火山岩-次火山岩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地、物、化、遥等综合找矿手段重新认识、解剖该异常,很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也会大大提高该地区的银铅锌资源量。

总之,不论从区域成矿条件上分析,还是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条件和物化探综合异常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1]崔召玉,康波,李永娜.青海省鄂拉山口H_(2-1)区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西部探矿工程,2011(06)

F41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35-1

猜你喜欢

铅锌火山岩铅锌矿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接财接福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全球十大铅锌矿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西某难选铅锌矿铅锌分离试验
混合精矿铅锌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