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藏加多岭地区玢岩型铁矿成矿特点
2016-04-14赵世贵
■赵世贵
(青海齐鑫地质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3)
浅谈西藏加多岭地区玢岩型铁矿成矿特点
■赵世贵
(青海齐鑫地质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3)
加多岭铁矿位于西藏东部金沙江铁矿带内,矿带北自青海玉树,往南经江达至贡觉县的木协区,宽约数十公里,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于金沙江西测。带内铁矿的成因类型有多种,其中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加多岭铁矿则是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藏加多岭玢岩型铁矿成矿特点
1 矿区地质特征
加多岭铁矿所属地质构造单元为三江地槽褶皱系的北西段,区内除金沙江复背斜的北端在此倾伏外,西部包括金沙江西侧断裂带和与之毗连的青尼洞——海通复背斜东部。构造以断裂为主,次级褶皱不甚发育,主要构造线方向与复背斜轴向近于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并有向东突出呈弧形的趋势,成为三江弧形构造的组成部分。从地质构造发展来看,是以古生代地层为基底,中生代火山喷发——沉积岩系为盖层,在华力西末期褶皱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性火山岩盆地之一部分。自华力西期以后的各地质时期中,不仅断裂构活动发育,而且岩浆活动频繁,成为一地区铁、铜等矿产形成的有利条件。
2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矿区岩浆岩与矿床的形成是同属于一种特定构造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从矿床的产出看,都是围绕矿区这一偏碱性的安山玄武岩浆的火山——侵入活动出现的,与火山活动中心的次火山岩体有直接关系。矿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体,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即使个别产于外接触带中的矿体也都与岩体的侵入活动有关。迄今为止,在火山岩系中除东矿区紧靠接触带见有含铁矿砾石的沉积砾岩外,还未见到与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化现象。与次火山岩体有关的矿化类型有:岩体边缘中的网脉状、细脉浸染状、角砾状、脉状矿化,以及捕虏体中浸染状、微层状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的内接触带的块状、浸染状、条带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的接触带上的块状、脉状、角砾状、浸染状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的外接触带,若岩体直接围岩是正常火山碎屑岩或火山岩质碎屑岩时,则主要是交代围岩呈块状矿化,或(充填)脉状矿化;靠近接触带的外带中,处于围岩破碎带中的碳酸盐岩石的交代型矿化。以上事实说明,岩浆岩与矿床形成不仅十分密切,而且对成矿起着控制作用。
3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根据加多岭铁矿床的展布规律,矿体均沿着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岩体边缘带(即内带)分布,而目前尚未见有更大的断裂构造出现,但不能不把岩体边缘的挤压构造带看做成矿条件中的一种构造因素,它对矿床的展布方向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初步认为挤压构造带是矿区的导矿构造之一。 挤压构造带不仅是导矿构造,而且在局部位置处也可成为容矿构造。比如某些地段因存在着有利于矿液充填的构造裂隙、或因有利于含矿溶液发生交代作用的岩石。总之,存在着有利于含矿溶液停滞和聚集的地质条件,这种地段则成了容矿构造。如赋存于挤压构造带中有利构造部位的矿体,常呈透镜状、扁豆状,空间分布具尖灭再现的特征,矿化带的延展较大。
4 矿床类型
加多岭铁矿床,就其成因而言,根据矿石的矿物组合(主要为磷灰石——磁铁矿组合)和围岩蚀变类型(如次闪石化、钠黝帘石化、青盘岩化及绿帘石化等气成——热液蚀变类型)等特征,应属于岩浆——气液矿床类型。由于该矿床的形成除了与它相适应的构造条件控制外,又与火山——侵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是属于火山——气液矿床业类。若论矿床的工业类型,根据该矿床成因,并结合国内同类矿床的特征对比,有它相似之处,无疑属于火山岩区的铁矿床(或火山铁矿床)类型。而这种矿床类型又有它独特的成矿条件与火山岩区的其他铁矿床相区别,它是在一定的构造条件下,通过岩浆的喷发——侵入活动导致岩浆演化到某一阶段而形成的矿床,在空间上矿体的分布有它的规律性,因此认为加多岭铁矿是中基性到中酸性陆相火山喷发为主的,伴随岩浆的浅成或超浅成侵入活动的,火山岩区铁矿床中的“玢岩铁矿”类型。
5 矿床特征
加多岭铁矿,分别由洞卡、地玛弄、德基卡、绕夏弄各矿点组成西矿区,由错龙色、扎弄、加多岭、康玉玛各矿点组成东矿区。前者各矿点沿着加多岭——生纳玛闪长玢岩体的西部边缘分布;后者各矿点则沿者闪长玢岩体的东北边缘分布。矿体产出部位以沿接触带为主,其次产于玢岩体边缘带或边缘带的围岩捕虏体中,个别矿体产于捕虏体的接触带或远离接触带的围岩中。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矿体达61个以上,矿体规模大小不等,矿体长度有数米、数十米到百米,厚度由数米到数十米,至一百几十米不等。其中规模较大者有21号矿体,长约850米,工程见矿厚度39.00~61.90米,工程见矿总厚114.80米;Ⅰ号矿体,平均长112.00米,工程见矿厚度160.98米。矿体的走向则无一定规律性,垂直、斜交或大致平行接触带的情况都有,有近南北,或近东西,或北东,产于接触带的矿体),倾角一般相对较缓,由缓倾角到中等倾角,即35°~65°;产于内带中的矿体,倾角一般较陡,即50°~90°,矿体形态:有层状、似层状、脉状、似脉状、透镜状、网脉状、囊状等。矿体(TFe)平均位品40.36%。通过初步的资源量估算,求得矿区333+334铁矿石量9574.59万吨。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藏加多岭铁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等研究,认为矿床与中基性到中酸性偏碱富钠岩浆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晚期——热液期的火山——气液矿床。矿化活动不仅与构造活动和岩浆分异演化有关,而且直接受到浅成侵入的闪长玢岩体控制,矿体以充填胶结和浸染交代并重的形式,赋存于岩体边缘带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的容矿构造中,矿床成因归属:“玢岩铁矿”类型。
[1]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1:100万昌都幅(1974)
[2]西藏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西藏江达县仁达铜铁矿点检查及加多岭铁矿点踏勘报告(1974)
[3]杜心范 文洪安西藏江达地区三叠纪上统火山岩及与加多岭铁矿有关的玢岩岩石特征初析(1975)
[4]何书元 贺正鹏 陈庆云 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加多岭铁矿普查工作总结报告(1982)
TF52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