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宾东韩家区金铁矿成矿条件及资源前景分析

2016-04-14牟晶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韩家矿脉鞍山

■牟晶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 辽宁 抚顺 113015)

新宾东韩家区金铁矿成矿条件及资源前景分析

■牟晶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一队辽宁抚顺113015)

辽宁新宾东韩家区具备成矿所需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条件,具备形成鞍山式铁矿的地质条件,但本区以往只对金矿种勘查,对铁矿种勘查不够重视,未投入过系统勘查工作,对区内铁矿体数量、规模、品位等均不详,资源前景不清。今后本区对金进行勘查同时应加大对铁矿资源勘查工作。总之,该区金、铁多金属矿资源勘查潜力巨大,极具找矿远景。

金铁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资源前景分析

1 前言

辽宁新宾东韩家区具备成矿所需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条件,区内已发现有金、铁等矿体存在,具备形成鞍山式铁矿的地质条件,本区以往对铁矿勘查不够重视,未投入过系统勘查工作,只对金进行勘查工作。该区具备形成鞍山式铁矿的地质条件,且区内铁矿点较多,零星分布于喇叭沟、庙岭、轴子沟、吕家南山等地,个别铁矿体已被民间个人开采。本区对金进行勘查同时应加大对铁矿资源勘查工作。

2 区域地质

2.1区域地质背景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东台背斜铁岭~靖宇古隆起部位。

2.2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由下至上主要由太古界鞍山群及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地层所组成。

2.3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为断裂构造为主,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断裂构造。

2.3.1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浑河断裂,是由数条压性断裂所组成的一个断裂构造带,宽约3-5km。这些断裂或分或合,呈北70-80°东在设计区北部展布。

2.3.2北西向断裂构造

北西向断裂构造多为浑河断裂次一级分支构造,主要分布在中部,以苏子河压扭性断裂和沙河压扭性断裂规模最大。

2.3.3北东向断裂构造

区域内北东向断裂构造分布极少,主要有上夹河压性断裂,长约10km,具有较强的挤压特征。

2.4区域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岩以燕山期岩浆岩为主,较集中的分布在苏子河断陷与沙河断陷所夹持的鞍山群隆起带及其接触带内。主要有三块石、纪家卜子、大扁道子和上夹河等岩体。

区域内还广泛分布有中酸性岩脉,有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等。

2.5变质作用

该区太古界鞍山群地层普遍遭受了较强的区域变质作用,其变质相属于麻粒岩相及铁铝榴石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类型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部分为长英质麻粒岩等。

2.6区域矿产

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太古宙地层,绿岩地体发育,这套地层中Cu、Pb、Zn、Ni、Cr、Co、V、Ti、Au、Ag等元素的地球化学丰度高于其它地体克拉克值的2-3倍,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目前在三块石岩体北部接触带附近,自东向西已发现有下营子、韩家、妯娌沟、庙岭、吕家、邵家、老黑槽、牛路沟、黑炭沟等多个多金属矿点。

3 矿区地质特征

通过以往工作,目前区内共发现金矿脉9条,其中3条金矿脉位于东韩家区(东段),6条金矿脉位于吕家区(西段),均赋存于太古代鞍山群变质岩系中。

4 矿体地质特征

4.1金矿体地质特征

东韩家区:目前发现3条金矿脉。

1号脉赋存于1号断裂中,产状310-15°∠15-45°,地表控制矿体3条金矿脉断续长约420m,宽0.2-1.5m。控制矿体倾斜延深420m,矿体赋存标高为159-381m。1号脉的品位可分两级,即富矿石和较贫矿石。

2、3号含金矿脉因工作程度低,具体情况不详,有待投入进一步工作查明。

4.2区内铁矿体概况

经野外踏查时发现该区赋存有鞍山式磁铁矿体,零星分布于喇叭沟、庙岭、轴子沟、吕家南山等地,矿体具体地质特征不详,有待进一步工作,以查明矿体的数量、规模、品位等。

5 成矿条件及资源前景分析

5.1该区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

该区地处三块石岩体周边接触部位,岩浆活动既提供了热源条件,又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太古宙地层,绿岩地体发育,这套地层中Cu、Pb、Zn、Ni、Cr、Co、V、Ti、Au、Ag等元素的地球化学丰度高于其它地体克拉克值的2-3倍,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有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以北西向为主。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导矿通道和成矿空间。

5.2以往工作成果预示找矿潜力巨大

通过以往工作,目前区内共发现金矿脉9条,其中3条金矿脉位于东韩家区(本区东段),6条金矿脉位于吕家区(该区西段),均赋存于太古代鞍山群变质岩系中。

5.3多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显示该区找矿前景较好

2002年,通过面积性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吕家堡子区共获得金、银、铜综合异常5处(编号①-⑤);该区Ⅱ-1、Ⅲ-2、Ⅲ-3号矿化体即是通过对这些化探异常进行检查验证发现的。

2004年在本区的庙岭一妯娌沟、东韩家两地投入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获Ⅷ、ⅩⅢ号化探异常。

Ⅷ号异常:长900m,最宽约500m。Au、Ag、Cu、Mo、Pb、Zn组合。最高 Au47×10?-9,Ag1.0×10?-6,Cu150×10?-6,Mo80×10?-6,Pb120×10?-6,Zn400×10?-6。

ⅩⅢ号异常:北东走向,长1300m,宽700m。Au、Ag、Cu、Pb、Zn组合。其中Au连续性好,分布范围最大。

6 结论

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资料,该区成矿地质背景较好,具备成矿所需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条件,区内已发现有金、铁等矿体存在,由于以往对铁矿勘查不够重视,未投入系统探矿工作,对区内矿体数量、规模、品位等均不了解,资源前景不清。

因此需进一步投入勘查工作。以金、铁为主要目标矿种,以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攻方向,探求金铁资源量;在东韩家-庙岭-吕家地区开展面积性物探磁法测量工作,优选找矿靶区,力争发现规模较大的铁矿产地;对重要异常及矿体实施地表槽探工程揭露,从而对区内金、铁矿产资源潜力做出总体评价。总之,该区金、铁多金属矿资源勘查潜力巨大,极具找矿远景。

[1] 《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地质出版社,2010.8

[2] 《辽宁省新宾县东韩家区金铁多金属矿普查》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0一队,2010.8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94-1

猜你喜欢

韩家矿脉鞍山
韩家村选煤厂压滤系统智能化改造实践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金厂峪金矿典型矿脉中金、银的化学相态分析
鞍山烈士纪念馆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找矿意义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韩家礼书法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