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表演在低段教学中的魅力

2016-04-14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王景霞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灰兔低段小白兔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 王景霞



课堂表演在低段教学中的魅力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 王景霞

【摘 要】

【关键词】

课堂表演低段

一、课堂表演,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直观而形象的物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愿学、乐学。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表演就是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的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的课堂“动”起来,因此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喜爱。课文中,顽皮的小猴子,爱动脑筋的乌鸦,勤奋的小白兔这些喜闻乐见的形象,都是孩子们乐于表演的对象。他们的逼真表演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愉悦了心情,孩子们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二、课堂表演,能够解决重点、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低段语文教学主要训练字、词、句。正确理解字、词、句并能灵活运用,既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表演正是促进理解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1.课堂表演,可以加深对重点词的理解

教学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比较重要的,可又难以理解的词语,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这时,形象而直观的动作表演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小猴子“掰玉米”“扛玉米”“捧桃子”“抱西瓜”等一系列动作。假如单纯地讲解什么是“掰”“扛”“捧”“抱”,孩子们可能似懂非懂。这时候,我就将表演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对“掰”“扛”“捧”“抱”等的动作演示,孩子们就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文中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2.课堂表演,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

如《司马光》一课中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一系列动作:“司马光没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牢牢抓住“没有慌”“举起”“使劲砸”等词,反复诵读,反复揣摩。形成动作后,反复表演。终于,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司马光在危急关头,营救小朋友时神情是如此的镇定,动作是那么的有力。这样,一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就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3.课堂表演还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

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爷爷种树时一系列动词:“挑选”“移入”“挥锹”“填”“站”“看看”“扶正”等词,他们形象地写出了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如何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我就尝试了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来再现当时的植树情景。表演时,学生模仿他们脑海中形成的邓小平爷爷的形象,慈祥而稳重。挑选树苗时,左看右看的,一副认真的样子;给树苗种下后,他们退后几步,侧着头,似乎在检查树种得怎么样,发现斜了,又上去扶了扶……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使孩子们对种树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对邓小平爷爷种树的认真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三、课堂表演,能够促进能力的发展

经过课堂表演,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明显增强了。他们越来越敢说敢演。喜怒爱憎,尽情展露。众多的对话场面,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丰富的表情,贴切的语气,促进了学生的朗读。我还注意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钻研教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如《小白兔与小灰兔》一文是以小白兔的话结尾的:“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却没有写小灰兔。这时候,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小灰兔”惭愧地低下了头,有的“小灰兔”懊悔地拍着自己的头说:“我怎么这么笨呢?”有的“小灰兔”则向老山羊保证:“我今后一定向小白兔学习,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当老师又问:“小灰兔以后会是怎样的呢?”大家结合小灰兔帮老山羊收菜和他最后的反省,推断出:小灰兔今后一定像小白兔一样辛勤劳动,自食其力,为大家所尊重。

教师是课堂表演的驾驭者。教师只有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环节,细心加以引导,才能使课堂表演发挥更大作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所谓课堂表演,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托,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将之再现出来。它形式自由,是低段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可以把全体学生带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借助角色的扮演,情境的引入,感悟语言的形象,感悟语言的情感,在感悟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猜你喜欢

小灰兔低段小白兔
小灰兔造笑料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戴草帽的小灰兔
小白兔和小灰兔
小白兔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可爱的小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