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及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6-04-14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中心小学侯庆艳侯庆国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6期
关键词:桑娜读物意境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中心小学 侯庆艳 侯庆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及阅读兴趣的培养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中心小学 侯庆艳 侯庆国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之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诸方面的理解。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我们知道,一种读物或一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如果孤立地阅读,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但如果把它和同类的读物进行一番比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中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一、多多鼓励,激发兴趣

表扬的话,人人都爱听,更何况是六、七岁的孩子。所以,表扬的话,鼓励的话老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很难,但你读得很好”“你的表情很美”……这样简单的话语却能给学生莫大的鼓励。才上了几个月小学的小学生读起来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的优点,及时地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享受到取得成绩的满足、兴奋,从而对朗读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二、循循善诱,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好动、好玩,也很容易被“诱惑”。一、二年级的孩子掌握了拼音这一识字工具。正巧,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班级里建起了图书角,为了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我借午间时间给他们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最后说:“你们想自己读读这些故事吗?我们班级里的图书角里就藏着好多这样的故事。”学生们一听到故事当然愿意去读了。

三、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语文课堂必须“放飞”学生的心灵,在浓烈的阅读氛围中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真切体会文本中山光物态的情趣,想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感人的场面,领悟到人物真、善、美的情怀,领略文章的意境美。一句话“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即‘悦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悦读”呢?孩子是比较感性的,情趣对他们而言是排在第一位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或语言描述、或多媒体课件播放、或让学生现场表演,或问题激趣……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求,让学生投入地读,追根究底的问……如教学《穷人》后半部分时我设计了“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为什么还忐忑不安呢?这难道不矛盾吗?”这一问题的巧设,激起孩子对桑娜内心的探究欲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了施展的“用武之地”,他们便急于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缘由,通过细读文本,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后,学生的“独特体验”就跃然显现,桑娜‘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内心一览无遗,桑娜善良的形象高大起来。

阅读是一个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有了阅读的习惯,它将受益于终身。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激励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桑娜读物意境
穷人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穷人》梗概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续写《穷人》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