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
2016-04-14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山水名都幼儿园金振丽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山水名都幼儿园 金振丽
浅谈如何正确处理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山水名都幼儿园 金振丽
【摘 要】
【关键词】
科学探究 预设 生成
随着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引入,预设和生成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幼教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可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提“生成”活动,心中就忐忑,怕“生成”会打乱既定的教学步骤,怕“生成”挑战教师的教学机智,怕“生成”会偏离课堂的教学目标,种种害怕,让他们选择按部就班,不愿触及“生成”。而有些教师却一味地强调生成,对幼儿的生成缺乏有效的引导,对课堂的掌控都出现了问题。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本园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谈谈在实践中该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
一、 相关理念
(一)“预设”和“生成”的定位
上海特级教师、特级园长毛美娟老师给出了预设与生成的明确概念:“预设”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幼儿的现实状况、实际水平,在教学前做出了计划和安排;“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喜好、经验和需求,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预设过多,幼儿易丧失自主探究的机会;生成过多,则会造成“放羊式”的状况,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二)“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1.预设是生成的铺垫和前奏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究认为: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适量的“生成”,“生成”是在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的判断和表达。如幼儿在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信的旅行”中,通过收信、写信、寄信等来亲身体验探索信件传递的知识与秘密后,逐渐对邮票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围绕邮票生成了一系列活动:邮票的秘密、邮票的齿孔、邮票设计师、集邮迷等探索活动,使生成课程成为预设课程的一个补充,支持、引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所以,教师的“预设”要合理、科学并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在接受到充分的“预设”信息后,“生成”也便水到渠成了。
2.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生成是师幼的“即席创造”。它是一个师幼共同建构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动态的认识过程,是不期而至“无法预约的美丽”,是预设的进一步提升。
我们在为“我爱温州”主题活动作预设时,考虑过许多途径,并做了一张主题网络图。我们首先预设了“美丽的小区”活动,带领幼儿到小区寻找“美丽”。突然一幼儿发现新大陆似地叫起来:“快来看,这里有很多的标志!”随即,一群孩子围拢过来,对着各种标志牌如数家珍,于是“我是标志设计师”活动就这样生成了,多好的生成活动。茶水吧、楼梯口、花架上……幼儿园到处贴满了孩子的各种标志图。可见教师在预设活动中对孩子的活动时刻加以关注,就会不断地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所以,幼儿的生成活动并不是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它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针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及时进行价值判断,灵活应对、不断调整,最终实现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过程。
3.预设与生成的共生和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幼儿有机会参与教师预设的科学活动,也要让幼儿有机会投入自发活动之中。幼儿的“生成”可以成为下一活动的绝佳切入点,而一个好的“预设”方案是“生成”活动份前提!例如,有一天家长送来了一些蚕卵,几天后孩子们意外地发现从这些不起眼的小点点里钻出了一些东西。孩子们兴奋不已,对这些相貌丑陋的小家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不少问题:“这是不是蛇?”“它们会咬人吗?”“它吃什么?”“它们从哪里来?”由此,我们顺势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可爱的蚕宝宝:“认识新朋友”“蚕宝宝找妈妈”“蚕宝宝长大了”“蚕宝宝变了”“蚕宝宝吐丝”“蚕茧的秘密”等等。活动过程中,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喂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他们体验了养育小动物长大的快乐。因为是孩子们自己经历的活动,他们有体验、有感悟,在开展活动时,他们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他们的智慧也得到了启迪,从而学到很多知识!当我们在观察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时,有一幼儿提出说想要给蚕宝宝照相,于是“蚕宝宝成长相册”这一生成活动又新鲜出炉了。
所以,片面强调“预设”,或是一味地追求“生成”,这样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寻找到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支撑点。
二、“预设”和“生成”的运用
那么,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该如何巧妙利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下面我将我园正进行“主题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谈谈这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和经验总结。
(一)捕捉科学探究活动中生成的火花
1.尊重生命,顺应天性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安徒生童话故事“丑小鸭”启示我们:童年不只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也就是说,童年孩子所经历的、所体验的、所学习的、所感悟的,都会成为他们长大后性格养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教育应致力于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潜能,引导幼儿理解和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奠定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积极支持,耐心等待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不管是自然型的探究活动,还是社会型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幼儿收集一些资料。但是幼儿还小,他们不能靠自己完成资料的收集,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把本次活动的主题、来由、计划和预设的成果告知家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资料!这样的亲子收集资料活动既能走进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又能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蚕宝宝”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时,我们发动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蚕的图书、图片、视频录像等相关资料供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亲子活动、自由活动等学习之用,让幼儿主动获取简单的科学知识,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再者因生成式科学主题活动是由师幼共同建构开展的,所以要求每个主题都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不切实际的。如前文所提在“有趣的蚕宝宝”活动中,先由一幼儿提出说要给蚕宝宝做成长相册,发展到各个幼儿都来讲述“蚕宝宝一生的故事”,最后到幼儿自编自导童话剧,以及自制相册和图书,孩子们乐此不疲。期间我们明显地发现,正是教师在整个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中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才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火花,才有了生成的精彩。
教师的支持与等待是一门包容的艺术,它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尝试及独立学习的空间,在恰到好处的等待中,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究的热情,而且使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活跃了思维。
3.留有缺口,鼓励求知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时圆满的教学却会令幼儿失去进一步探索的热忱,故意留一个缺口给孩子,更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幼教名师毛美娟就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未知而可求的境界。”我们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沉浮”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自主探索物体下沉上浮的办法、体验成功的喜感,孩子们在活动中摸索出了很多办法,任务即将胜利完成时,有一幼儿却“不识相”地抛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怎么让一个瓶子悬浮在不上不下的水中呢?教师故作不懂,请求孩子们课后继续摸索,此举激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他们过后通过各种探索与学习,找到了许多答案并急于向教师报告成果。
(二)回应科学探究活动中生成的智慧
1.使无意义的发现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
不难发现,在日常幼儿教学和活动过程中,不时伴随有生成活动的形成和呈现。诸如一个孩子带了玩偶,周边孩子会自然地对其产生兴趣,于是乎“聚集”起来,围绕玩偶问着、看着、玩着;领着孩子感受秋天,沉甸甸的麦穗、红红的枫叶、艳艳的秋菊、萧萧的落叶……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而他们会在原有知识水平基础上,对新遇到事物的表象和背后的本质产生“刨根问底”的欲望,一连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发问,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孩子的自发生成活动。
某天,笔者领着孩子们在小区寻找春天,途中只听一阵震耳欲聋的“鸣笛声”呼啸而过,它便成为孩子们口中的热议话题:“老师,这是什么声音呀?”“这是火车呀!上次我就坐火车去上海旅行了!”“我也见过的,上次我还看见一辆运煤的火车……”一时间,孩子们都忘乎所以,手舞足蹈地争论起来。笔者从聆听孩子们的话中发现,他们不仅对火车司机十分崇拜和乐于模仿,而且想要了解火车的结构和功能,于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主题活动——“交通工具总动员”就此诞生。笔者认识到生活中的科学主题探究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敏感度。教师应该深入地去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寻常时刻,通过具体分析,真正支持、提升孩子的生成活动。
2.使幼儿偶发的兴趣点转换为积极的学习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们要把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也作为重要的方向。只有孩子们感兴趣了,他们才愿意去接收信息、去讨论、去思考,才能有精彩的“生成”。也只有孩子们感兴趣了,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的积极性。如果,在设计的“生成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比较分散,就需要老师捕捉时机,帮助幼儿有目的地加以筛选或更改,以达到理想的探究结果。
在学习故事“奇怪的桥”活动中,当孩子发现原来是乌龟妈妈带着小乌龟们用硬硬的壳连成一座桥帮助小鸡们过河的,纷纷表明自己也有好办法帮助小鸡过河。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我会造一座很牢固的桥。”这个孩子的话音刚落,其他孩子马上热烈地响应起来,纷纷表示自己也会造桥,与此同时“造怎么样的桥”的问题成了他们的话题中心,他们热烈地谈论着,比划着……说到了竹桥、木桥、铁链桥……想到了拱形桥、斜拉桥、荡桥、廊桥……于是,有关桥的主题产生了。大家一起分头去找有关桥的资料,并将自己收集来的资料展示在主题墙面上。幼儿在收集和布置展版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困惑和疑问也一一得到了解决,继而在幼儿自己设计和制作桥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桥的各种功用,于是他们又开始对“未来的桥”产生了兴趣。老师就积极鼓励孩子们自己尝试设计“未来的桥”……因此,只有老师先关注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围绕该兴趣点去做“预设”,孩子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活动”。
3.使幼儿随性的活动升华为主动的构建过程
教师的预设活动和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密不可分,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总结提炼,进而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展开;而在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幼儿受客观条件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如在预设活动“有趣的蚂蚁”时,老师可以用集体谈话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也可以指导幼儿通过翻阅资料、实践、饲养、询问等各种途径进行生成活动的探究,在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后,幼儿将会更容易、更直接地理解“大力士”“建筑专家”的含义,甚至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更深、更有价值的内容。将预定活动转化为生成活动,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新构建知识。
总之,预设使课堂有序,而生成却铸造精彩,它们犹如“彩凤之双翼”,相辅相成。在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把预设和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兼容两者的优势,寻找平衡点,处处心生教育之“灵犀”。唯有如此,广大幼儿才会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主题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茁壮成长的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我园正进行“主题背景下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预设与生成”这一话题开展了“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整合”系列研讨活动。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发现:预设和生成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学会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