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岷县半沟铅锌矿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16-04-14魏威陈彦龙李伟孙发炜
■魏威 陈彦龙 李伟 孙发炜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省岷县半沟铅锌矿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魏威 陈彦龙 李伟 孙发炜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20)
半沟铅锌矿位于位于西秦岭中带岷一礼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矿床受地层控制,赋存于泥盆系黄家沟组(Dh)断裂构造破碎带内,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沉积再造型矿床,地层、构造、蚀变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半沟
矿区位于甘肃省岷县县城北东约10km处,隶属岷县茶埠镇管辖,交通十分便利,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往矿产勘查、研究程度整体较低,文章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出了该矿的找矿标志,该矿床的发现对在岷一礼多金属成矿带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地块(Ⅴ)西秦岭华力西—印支期褶皱带(Ⅴ1)的中秦岭华力西褶带(前陆盆地)及南秦岭印支褶带(陆内裂陷海盆)分界线两侧,属西成一凤太一镇旬拉张裂陷盆地沉积环境,临潭一天水褶皱带,新寺一大草滩复背斜西部,岷一礼多金属成矿带西部。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西汉水群双狼沟组二段(Ds^2)、黄家沟组Dh,其分布特征见插图2。
黄家沟组(Dh):分布于矿区中部,向北西逐渐尖灭。该层岩性西侧为黄灰色泥灰岩、粉砂质板岩夹薄层生物灰岩、硅化灰岩等,生物灰岩多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东侧下部为灰褐色薄中层石英砂岩,中部为灰褐色薄层钙质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等,上部为灰色白云质粉砂岩,该层为区内主要含矿层,矿化主要集中赋存于西侧硅化灰岩及东侧上部白云质粉砂岩中。
双狼沟组二段(Ds^2):分布于矿区北东侧边缘,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岩性为灰—绿灰色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夹中层细粒石英砂岩。
2.2 构造
矿区内小断裂较为发育,断裂多顺层发育,多呈NW-SE走向,其中较大断裂出露长约500m,呈NW—SE走向,为一压扭性逆断层,形成的破碎带宽约20m,为矿区最大的一条控矿断层。断层走向与地层基本一致,矿体赋存于破碎带中,断层面有擦痕、阶步发育,并发育有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产状为55°∠40°。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微弱,仅见闪斜煌斑岩脉一条,角闪辉绿岩三条,角闪辉绿玢岩三条,岩脉一般出露长10—20m,最长达140m,厚度10—100cm。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出铅锌矿体6条,矿体主要分布在耳阳沟背斜北东翼的中泥盆地层内,主要的赋矿岩性为硅化灰岩、板岩、钙质粉砂岩,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均为泥灰岩,矿体与围岩界限比较明显。矿体产于构造蚀变带中,蚀变带长约1000m,宽度大于200m,展布方向125°,矿体空间分布主要受构造破碎带及裂隙控制。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自然类型
主要有硅化岩型、白云质粉砂岩型、石英脉型。其中硅化岩型为矿区内主要矿石类型,该类矿石较破碎,硅化强烈,硬度较大,多发育于构造破碎带内,矿石整体呈深灰色—灰黑色,由硅质组成,沿岩石裂隙面多有后期石英细脉贯入,且伴有铅锌矿化。
3.2.2 矿石工业类型
工业类型属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矿石中铅矿物局部氧化,主要以白铅矿形态存在,大部分铅矿物嵌布粒度较粗,少量呈固熔体结构被包裹于闪锌矿中;锌矿物嵌布粒度相对较粗,主要是闪锌矿,有少量的菱锌矿,与其它矿物共生关系相对密切。
3.2.2 矿石矿物特征及化学成分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内部环带结构、内部裂纹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是闪锌矿、方铅矿、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铅蓝、白铅矿、铅矾、磁黄铁矿、菱锌矿、菱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是方解石、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
3.3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区内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泥灰岩,泥灰岩多呈薄层状,浅灰白色,由泥质及少量粉砂质组成,矿物颗粒间界线不清晰,呈隐晶结构,泥质大部分重结晶为显微鳞片状绢云母。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1 矿床成因探讨
矿床所处的泥盆系地层为西秦岭铅锌浓度克拉克值较高层位,是本区的矿源层;在固结成岩以后,由于大气降水、地下水等形成的热水溶液作用,使岩石中的有益组分在多期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多种形式的分解、扩散、迁移和再富集作用;区域性构造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动力,含矿热水溶液在地下深部循环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使溶解能力进一步加强,更多地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组分。最后含矿溶液沿温度降低、压力减小的方向运动,在断层破碎带、张性及张剪性裂隙内和化学性质活泼、渗透性强、多孔隙的岩石内沉淀下来,形成似层状、透镜状矿体。
该矿区因主要受地层控制,且经后期构造作用改造,故认为该矿床成因为层控沉积再造型矿床。
4.2 找矿标志探讨
地层标志:矿体主要产出在西汉水群黄家沟组(Dh)地层中,是西秦岭地区多金属成矿的主要地层标志。
构造标志:断裂构造破碎带是区内明显的找矿标志,矿体均赋存在北西向断裂蚀变带中,断裂蚀变带为导矿、容矿构造,区内发现的矿体均与断裂构造破碎带有关,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破碎带的控制。
围岩蚀变标志:区内已发现的矿体均具硅化、褐铁矿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所以围岩蚀变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1]王集磊,何伯墀,李健中,等.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7.
[2]张新虎,等.甘肃省区域成矿及找矿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3.
[3]张新虎,等.再论甘肃省板块构造 [J].甘肃地质学报,2005,14(2):1-10.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