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实效性的探析
2016-04-14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 李 兰
提高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实效性的探析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 李 兰
【摘 要】
【关键词】
初中作文 写作指导 实效性
目前,初中作文写作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应试方向而轻目标引领,重写作模式而轻思维培育,重理论讲授而轻范例借鉴,重教师评价而轻写作自主,而这恰恰不利于作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写作指导教学的“瓶颈”之一。
1.目标明确,突出写作针对性
作文教学并非是阅读教学的附庸,而是独立的教学板块。因此,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有教学目标的引领及教学设计的支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的地位依旧处于边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写作教学中的目标并不明确,其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及模块缺失,自然而然,写作指导的高效性也就无从谈起。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多是以景色描写为主的诗词与散文,结合单元特征及写作方向,教师不妨设计写作总体目标:选取你的周围景色或四季(或某个季节)的风光,认真加以观察,尝试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出你的感受。在这一总体目标的统领下,教师应当将目标细化为:所选取的季节及其典型景物描写;作文中的人物(以“我”为主)与景物的关系;关于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在目标细化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写作基础出发,突出其操作性、评价性、科学性。
2.思维培育,注重构思条理性
明确了写作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教师从写作总体目标及细化目标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以丰富的写作素材与写作技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与想象,使其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感悟,快速而积极地进入到构思活动中。在《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充分把握写作目标,加深对写作主题的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踏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了旖旎的春光,随着老舍的脚步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情,透过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验到了夏夜的美景及农家丰收的喜悦,从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发现了秋日的豪情。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诗情满怀,面对四时美景情不自胜,挥毫写下诗文,或赏美景,或抒真情,或言心志。其创意,其笔法,无不令人动心,而这些恰是我们师法的典范,是我们揣摩的根本。请大家思考:若是让你写出四时美景,你该如何入手构思?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作文构思中去,值此教师不妨从旁点拨:一年四季,其代表性的景物有哪些?对你心灵触动较为深刻的又有哪些?
3.范文借鉴,强化技法多样性
作文教学实践,既要有理论性的指导,便于学生对写作构思能够高屋建瓴,还要有案例性的讲解,便于学生从中借鉴模仿。教师不妨对比鲁迅的《祝福》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关于冬天景色的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阅读赏析中,对名家的写作技法加以借鉴。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作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祝福》)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太阳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笑着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通过对比阅读发现,《祝福》描写的浙江的冬天,更主要的原因是显示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这一写作目的,作者的心境是悲凉的。而《济南的冬天》则是由于济南独特的地形地貌(小山把济南整个围了个圈)让人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好,作者的心境是欣喜的。由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技法借鉴:景物描写与主观情感相结合;注意所描绘的景色的地域与时代的特征。
4.作文修改,引导写作自主性
学生对于词汇、修辞、技法、文理等的理解与内化,既要靠平时阅读的日积月累,又要靠作文课堂上的写作训练。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往往始于“写”,终于“写”,没有科学而规范性的构思过程,没有必要而高效性的修改加工,以教师的“讲评”代替了自主修改。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结合《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的写作特点,教师不妨从这些方面指导学生对初稿自主修改:书写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或病句,字数是否足够;是否围绕四季(或某个季节)的景色来描写,有没有典型景物的描写,扣题是否严密,景中的人或情的体现如何,内容是否充实,是否体现了真、善、美的理念;写作素材的安排如何,结构是否清晰,对景物的观察角度如何,文章的内在条理性是否严密;在景物描写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修辞等,表达方式是否丰富多样;个性化语言的运用及体现。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种自主、开放、动态的教学过程,在提高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实效性的探析中,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写作指导,从“写作目标——思维培育——范文借鉴——作文修改”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立意、构思、写法、加工等方面不断突破,进而实现对写作对象的从感性体悟层面到理性内化层面的上升。
写作与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然而,写作教学似乎陷入一种“怪圈”:学生练与不练相差无几,教师教与不教差别不大。为扭转这一局面,本文以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的《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为例,从教学目标、思维培育、范文借鉴、作文修改等方面,浅谈提高写作教学指导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