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6-04-14福建省建阳区回龙中心小学邹雨萍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熊读书课文

福建省建阳区回龙中心小学 邹雨萍

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福建省建阳区回龙中心小学 邹雨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要全方位提升孩子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小学阶段是阅读的最佳时期,而低年级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笔者认为,阅读能力培养要从低年级入手,应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自我,进而在阅读中成长。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教材所收录的课文接近现代生活,体裁多样,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富有童真童趣的,深受孩子们喜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其次,激发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教学的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直观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用各种活动来阅读课文,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我充分利用课文体裁的多样性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多样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孩子体验阅读的乐趣。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画表情的方式体会课文角色的心情。学生画出了小壁虎丢尾巴,借不到尾巴,发现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让学生体会到小壁虎高兴的心情,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就水到渠成了,而且画表情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寥寥几笔简笔画把语文课激活了,把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激活了。

其三是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适合表演的课文可以让他们演一演、读一读,如:《美丽的小路》《棉花姑娘》等课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在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上前把树苗扶正。”这样一段文字,如果演一演,读一读,孩子们会演得很生动,读得很投入,语气也很逼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读法。其中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小熊一家为什么没有砍树造房子?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小熊一家没有砍树的原因,在讨论原因中我随时解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阐明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子的原因。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做到由读到思,由思到学,由学到深化。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形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以口头表达为主,只有进入到书面阅读之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状态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过度。所以,在阅读教学的初步阶段,应该强化孩子对文字符号的认读。

1.做好整体感知。从扫除文字障碍,把文章读通、读连贯入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获得初步感知。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的第一题一般都是“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如《两只鸟蛋》《荷叶圆圆》等课后的作业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就要求我们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连贯并读出感情,让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有声的语言信息。这既是感受书面语言信息的过程,也是在规范书面语言,使之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书面语言,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加强朗读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朗读,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新教材至始至终把朗读放在突出的位置,十分重视对课文材料的感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把读书的权力还给他们。可引导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形式,比如:个人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竞赛读等,让他们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听众,自由选择朗读方式。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让他们入情入境,达到熟读成诵,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3.加深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头脑活动起来。由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呢?再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阅读感受,让他们自由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乌鸦喝水的变化过程。由于个性的不同,学生会想出许多不同的办法,这时只要没有大的错误,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做,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总之,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学会体验情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进而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小熊读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小熊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可爱的小熊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