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词语教学更扎实有效

2016-04-14江苏省泗阳县众兴镇大兴中心小学朱为国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比较法词语生活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镇大兴中心小学 朱为国



让词语教学更扎实有效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镇大兴中心小学 朱为国

【摘 要】

词语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段落教学的基础,也是段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教学扎实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笔者从提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比较法”“演示法”“联系生活实际法”等词语理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有效地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词语 生活 演示 扎实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个词语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即词义。词语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是指这个词语最基本、最常用而派生能力最强的意义。“引申义”是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比喻的方法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正是由于词语具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特点,所以想要准确理解词义比较困难。在平常的阅读中,词语理解得含含糊糊,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就会受到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词语理解,常以字典、词典为主,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意思。造成了表面的理解而并没有真的领悟事实。因此,词语教学应联系上下文语境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慢慢得品味,使词语内化为学生生命活动中的“生气勃勃的细胞”,从而提高语词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通过比较,更能发现细微差别,更能发现异同,从而接近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词语与词语比较,也能促进学生对词语更深入理解,比较法也越来越多运用于语文课堂之中了,是一种很常见、很高效的教学方法。

1.近义词比较法。有些词意基本上相同的,让学生在比较这类词的异同时,细致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同异,体会用词的精准性,体察词语蕴藏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异词比较法。就是两个完全不同词语之间的分辨,从而形成反差,感受文本主人翁的人物品质、精神境界。

3.同词异义法。有时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语境中所呈现出的意义已完全不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这就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来领悟其含义,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与“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两句中都有一个“才”字,但所表达的意思,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已经完全不同。需要引导学生满满地品味、感受、咀嚼,从而把握全文主题思想。

二、联系上下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感知词意。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如《学会查“无字字典”》一文中“惊涛拍岸”一词语时,下文有“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山本地裂的声音”。这句话就是对“惊涛拍岸”最好的解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读课文中这句话,让学生说说仿佛看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将文字转换为画面,形成流动的一幅幅图,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文中藏着词语的意思,并且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2.依据课文情节发展,领悟词语。小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有生动曲折的情节,有明显的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教学时,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对故事保持着吸引性、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抓住时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

三、运用演示法理解词语

1.学生自行演示。儿童喜欢模仿和表演,喜欢挑战,喜欢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因此,适当的课堂表演,不仅能促进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而且能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含义,真正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课堂简简单单,轻轻松松,但又充满着高效。

2 .教师示范演示。通过教师对词语的理解,将其意思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教学《哪吒闹海》时,文章出现了“砍”“躲”“扔”“取”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教师融入情景,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很容易体会到动词使用的巧妙,感受到哪吒的勇敢、机智的品质。

3.多媒体展示。现代媒体的使用,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时通过声音、视频、图片等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更能将词语所表示内在意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体验一种很有效、很常见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需要学生自身对其建构。如何促进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呢?可以适时地将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效的链接,教师在课堂与生活之间为学生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走得更便捷、更轻松。其实,语文学习一刻也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大课堂,语文课堂是小课堂,教师要有“大语文观”意识,一旦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与孩子们紧密的生活连接起来,孩子们便会特别感兴趣,学习也特别投入,这样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升。同样很多词语就可以诱发孩子生活体验来理解词语,感受文章的情感和内涵。比如“鱼贯而入”的理解,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景象?让学生自己描述生活中的所见,这样对词语的理解自然和生活联系了起来,也就显得轻松自如了。

当然,要准确而快速地理解词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在语言实践中进行训练,以此来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因为凭语感解释词语,那才是最有效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也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去进行训练与方法的归纳与梳理,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词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2】斯米尔诺夫.文艺学、评论和美学著作八卷

【3】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

猜你喜欢

比较法词语生活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一枚词语一门静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