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的时间观
2016-04-14孙孔懿
孙孔懿
教育家的时间观
孙孔懿
提及教育家的时间观,我们也许会想到孔子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到朱熹说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古代教育家的这些名言曾经激励过他们自己,也激励过世世代代勤奋的学子。不过细加推敲可以发现,这些乃是所有人都应具备的时间观,并非教育家所特有的时间观。
教育家心系儿童,其时间观应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当代以倡导“合作的教育学”著名的教育革新家阿莫纳什维利,极力让孩子学得主动、学得愉快,他不给孩子们打分数而让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孩子们迷恋于学习,常会忘记时间乃至一切,而作为教育活动策划和主持者的这位教育家,却时刻保持着对时间流逝的高度警觉。他经过精确统计发现,孩子们在小学4年里,教师与其直接交往的时间仅占他们全部时间的7%左右,正是这7%的时间决定着孩子们这一时期发展的基本趋向与进度。他深深感受到: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的时间,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
基于这样的时间价值观,阿莫纳什维利创立了一门“教时的会计学”,他本人则成了精明得近乎刻薄的“时间会计师”。他总是在开学前计算出未来学年的学日数和课时数,计算出与儿童们直接交往的分钟数,决心“把每一秒钟都播种到精耕细作的和日益改良的教育田野里去”(引文见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下同)。算出总账后,他还要盘算每天的细账:先分析上一个学日的时间利用情况,再构思下一个学日的全部活动(课上与课后)及其时间安排。他精心设计自己的开场白和提示语,决不让哪怕一句废话耽误孩子们的时间。在他眼中,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学日都像是一部交响乐,主旋律就是孩子们的叽叽喳喳声。他借用音乐术语将每天的活动及时间安排称作“学日总谱”,这不单单是一份工作计划,更是他倾注于儿童成长的全部心血:“怎样关怀儿童,怎样使他们得到快乐,我该怎样度过自己的教育生涯。”
为使孩子们无一例外地享受求知的幸福,阿莫纳什维利珍惜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教育秒时”。他写道:“在上课前,当我急着赶去给孩子们上课时,但愿谁也别来耽误我!在上课的时候,除非拉起了紧急警报,但愿谁也别来敲门!当我应该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和他们需要我的时候,但愿谁也别来使我们分离!处在与教育时间搏斗的情况下,我将常常迫使自己在有限的秒时里完成决定儿童今后一生命运的极其复杂的教育任务。”他希望孩子们的时间能产生“裂变”,“以便产生有价值的教育反应,释放出能量”,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认识的幸福,交际的幸福,成长的幸福”。他以自己成功的实践建议同行们:“在你的班上挂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带指针的大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时间在‘奔跑’,学会用它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生活的速度。……你要把课上得有鼓舞力、引人入胜、充溢着关怀、慈祥和科学,以便使课上的每一分钟都能促进你的学生的成长。”可见,只有将全部时间用于思考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使自己的时间价值发生“裂变”——此乃教育家时间观的核心。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