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效益分析——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
2016-04-14郭敬春黄利春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郭敬春 黄利春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效益分析——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
郭敬春黄利春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简称科右前旗)推广应用的必要性,通过连续五年示范与推广分析了应用该项技术后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推广田比对照田(常规直播田)平均亩增产55.68千克,亩增纯收益194.13元,实现了旱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关键词]大豆垄上三行科尔沁右翼前旗效益分析
大豆在科右前旗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种植品种老化导致品种退化严重,加之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重迎茬频繁等原因,致使生产成本高、品种及商品率差,严重制约了产量和品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当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势在必行。由大兴安岭农牧场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科技人员在总结内蒙古东部大豆主产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六年的积极探索,联合推出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创新大豆栽培模式,为内蒙古大豆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该项技术在内蒙古科尔沁右冀前旗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推广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科尔沁右翼前旗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而产量不足总粮食产量的0.37%,因此,如何提高单产是发展科尔沁右翼前旗大豆产业的关键。
目前科尔沁右翼前旗大豆种植水平较低,平均亩产在100千克左右,近几年大豆市场价格一路走低,价格补贴尚未到位,加之玉米和水稻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产值和效益均远高于大豆[1],致使玉米、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户种豆热情不高,改种玉米、水稻。按照2014年市场价格计算,大豆亩产纯经济效益为338.09元,而玉米亩产纯经济效益为720.09元,玉米较大豆亩增纯收益率达到112%,农民种豆积极性严重受挫。另外,新品种更新换代慢,新技术普及不到位,肥料配比不合理,田间管理粗放,整地质量差等栽培技术因素都限制了大豆产业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推广大豆新的栽培模式有其十分广泛的实际意义。
二、推广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取得的效益
1.经济效益
图1 2010~2014年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推广面积
图2 2010~2014年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平均亩产
科尔沁右冀前旗从2010年开始引进并推广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经过五年连续推广,截止到2014年,全旗累计推广54万亩,由2010年4万亩发展到2014年20万亩,年均增长10.8万亩(图1)。
推广田和示范田均采用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田由农民自行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示范田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适时进行科学的综合管理及防治;对照田采用普通的种植技术,通常称为直播田。每年9月上旬,组织大豆专家组成测产小组,对全旗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示范田和推广田进行田间现场测产,抽取10个代表性田块进行实测,结果如图2所示。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表明,2010~2014年推广田和示范田平均亩产均显著高于直播田(p<0.05)。2010年推广田亩产为133.74千克,直播田99.85千克,增产33.89千克,增产率33.9%,增产幅度最小;2013年推广田亩产为155.18千克,增产55.09千克,增产率达55%,增产幅度最大。示范田增产最低的是2012年,增产66.09千克,最高的是2013年,增产76.99千克。此外,示范田产量显著高于推广田,增产为19.72%。
把推广田和示范田的数据合起来与对照田比较,2010~2014年采用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田的亩产极显著高于直播田亩产(p<0.01),五年来平均增产55.68千克(表1),以市场价4.6元/千克计,每亩增加经济效益256.12元,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194.13元(表2),依此计算,五年总经济效益6422.30万元,年经济效益1284.46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41。另外,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份间采用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田块亩产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科尔沁右翼前旗近80%的耕地是靠雨水灌溉,但是由于近五年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降雨量稳定并且充沛,没有出现异常干旱年份,可以保证大豆整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致使大豆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示范田和推广田虽然栽培方式相同,但是在产量上同样呈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水肥供给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所致。
表1 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
表2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
2.生态效益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增加密度,机械化作业、无公害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实现了减少投入、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节本增效作用,而且还实现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旱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优化旱区光温水土资源配置,防止病虫草害,改善旱区生态环境。
3.社会效益
一是在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及宣传单,开展核心技术宣传和培训,使农牧民受益;同时,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农牧民实际种植中的问题、宣传和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更好的提高了科技服务水平;二是通过示范和召开现场观摩会,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把新品种、新技术直接交到了农民手中,实现了“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群众科学种植的水平,加快了科技促进农业的步伐,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表3 经济效益汇总表
三、讨论
大豆产量主要决定于群体结构,而适当的密度是保证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2-3],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原理主要就是改变了大豆传统的群体结构,通过增加密度来增加产量。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厘米,垄距65厘米,实行垄上三行精量密植播种,垄上三条苗带,各行苗带间距为10~11厘米,既保留了“垄三”栽培垄沟深松、垄下分层施肥、垄上精量播种的特点,又实现了合理密植,是一项新的大豆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增产率达20%以上[4-6]。李瑞平等通过实验证明在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相对于垄三栽培和垄上单行栽培技术增分别增产8.23%和14.76%,因此,该项技术非常适合在内蒙古地区推广[7]。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一味的通过增加密度来增加产量,由于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育中后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个体生长空间减少,植株间通风透气不良,植株叶片相互遮蔽严重,中下层叶片提早枯黄脱落,倒伏现象严重,因此密度太大可能导致产量有所降低。在科尔沁右翼前旗一般亩保苗在3万株左右,这样既可以增加密度又能保证个体正常生长发育。
经实践证明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在前科尔沁右翼前旗对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邱姝媛.浅谈制约昌图县大豆生产发展的原因及提高产量的技术[J].大豆科技,2013,(3):74-75.
[2]刘金印,张恒善,王大秋.大豆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指标的研究[J].大豆科学,1987,6(1):1-9.
[3]Carpenter AC,Board JE.Growth dynamic factors controllingsoybeanyields tabilityacross plant populations[J].Crop Science,1997,37(5):1520-1526.
[4]马日亮,李志峰,孟德.内蒙古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规范[J].现代农业,2006,(2):8-9.
[5]刘承军,曲贵才.大豆垄上三行栽培及机具改装[J].现代化农业,2007,(8):5.
[6]李洪斌,张广,陈宝和等.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3):28-29.
[7]李瑞平,李志刚,王贵平等.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27(6):97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