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新华三“掌门人”于英涛:全新组织架构,中国市场重新出发

2016-04-14张鹏

通信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华三掌门人新华

本刊记者│张鹏

对话新华三“掌门人”于英涛:全新组织架构,中国市场重新出发

本刊记者│张鹏

于英涛

新华三集团正式成立,成为国内拥有IT基础设施全产品线能力的企业之一,产业格局将被重新定义。

5月1日,“新华三”公司在中国香港正式注册成立;5月4日,紫光股份与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作为新公司的股东相继发出交易完成公告;5月6日,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在北京钓鱼台宣布正式成立,成为一家由紫光股份控股51%、HPE占股49%的中美合资国有控股企业。

新华三由杭州华三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组成。因此新华三不仅拥有华三通信的业务,还包括了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两家具备IT基础设施全产品线能力的企业之一,另一家是华为。

对此,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告诉《通信世界》记者:“新华三是目前少有的全业务解决方案提供者,拥有中国乃至全球最完善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同时在如SDN/NFV、云计算等新技术及应用实践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以往各自市场领域中,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均占据着相应的领跑者位置。新华三成立后,这些优势将形成合力,并衍生出新的‘强项’,从而进一步‘撬动’原有的市场格局,中国由此将拥有在IT领域能够与国际厂商较量的一艘新‘航母’。”

新华三成中美合作样板,资本市场受追捧

“从前,华三通信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专注而聚焦使其成为中国网络市场的领头羊。未来我们希望把新华三打造成一艘科技新‘航母’,成为像爱立信、甲骨文那样具备品牌影响力的传世企业。”于英涛坦诚地说。

当然,此次如教科书案例级的中美企业合作在国内实属少见,新华三的成立甚至成为了国外大学MBA课程中的经典案例而被广为传播。资本市场对于此次收购和重组也是相当看好,在去年年中紫光股份宣布收购新华三之后,该公司股票出现15个涨停板。

在2015年IDC发布的企业级网络国内市场排名中,新华三排名首位。IDC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华三通信中国企业网交换机占整体市场份额的27.84%,连续4年排名第一。而在企业网路由器领域,华三通信的市场份额为31.52%,已是第五次高居首位。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榜首的双双蝉联,使得华三通信在中国企业网市场依然“笑傲江湖”。

未来新华三能否趁势在国内企业级IT市场中一骑绝尘,牢牢坐实国内企业级IT市场份额的“第一把交椅”,整个市场都对其充满信心。

传统市场高度聚焦,新兴领域密切关注

那么,整装待发的新华三对未来如何期许,其企业战略是否将发生重大调整?于英涛告诉记者:“我们一定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未来新华三将采取高度聚焦战略,将IT整体解决方案做到极致。”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关注一些新兴领域。”拥有10多年运营商从业经验的于英涛深知,即将到来的5G将对目前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格局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5G百兆速率支撑下,社会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而且这一改变已经初见端倪,“工业4.0”、“中国智造2025”,以及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等概念和技术,无一不预示着全球IT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大风口”。

“未来的世界注定是万物互联的,新华三在无线领域(WLAN)的深厚积淀将给予我们无穷的市场机会,虽然眼下我们还不会去涉足,但我们有专门的研发团队一直在密切关注,并会在最合适的时机进入。”于英涛坚定地说。

事实上,新华三所奉行的“传统市场高度聚焦,新兴领域密切关注”的发展思路已经在2016年上半年看到了成绩。据介绍,在2016年第一季度,新华三业绩增长了近33%,运营商市场更是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0%,在SDN/NFV领域的业务增长超过了300%,就在中国移动公司最近一次的WLAN集采中,新华三产品全线入围,而2015年的成绩是只有个别产品中标。

强势进入运营商市场,瞄准数字化转型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运营商市场的发展态势不断恶化,一方面互联网OTT业务替代传统话音、短信业务已经呈现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而且近年来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另一方面,被运营商看作是“救命稻草”的数据业务,虽然在三大运营商马不停蹄地快速建网后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但相对应的数据业务收入却没能等比例地提升。

据工信部2015年的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7.5%,而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了0.8%,形成了不折不扣的“剪刀差”效应。对于运营商正在遭遇的成长“天花板”,我们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互联网企业,其内在因素还在于,运营商长久以来构建的封闭而冗繁电信网络,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应用需求。

比如在面对用户市场出现的一个全新业务需求时,当运营商还在立项研究、规划招标时,互联网企业可能已经在第二天早上用户点击系统更新时,以“补丁”的方式满足了用户的业务需要,如此天壤之别的市场反应速度,怎能不让运营商担忧?

“客户痛点正是我们在运营商方面的机会。”在于英涛看来,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阶段,而新华三所做的就是在技术创新上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升级转型,改变传统专有硬件的组网方式,以SDN/NFV技术做引导,以面向下一代网络的创新理念帮助运营商实现自身“由硬及软”的蜕变。

“我们有信心,运营商市场将成为未来新华三最重要的收入增长来源,2015年运营商市场收入在新华三的收入占比还很小,未来我们将这一比例提升至30%,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运营商市场金矿有待挖掘。”于英涛如是说。

在帮助运营商实现SDN技术转型的过程中,新华三早已上路。目前新华三已具备了全系列可商用的SDN解决方案。同时新华三推出的VCF架构,则通过融合的网络控制层对经典网络、OpenFlow网络、NFV网络等各种不同的底层网络架构进行支撑和融合。

“除了在产品技术领域具备领先性,我们还将为国内的运营商行业提供更多的组网建议。由于我们多年深耕企业网市场,对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组网经验和建设理念非常了解,而这些建网经验和参考也正是目前处在重要转型期的电信运营商所需求的。”于英涛如是说。

行业市场延伸顶层设计,政务云加强投资合作

谈及新华三自来擅长的企业网市场的未来发展规划,于英涛则有着更深一层的布局。“在企业网市场中,我们将继续扩充行业合作伙伴的规模和数量,以更加积极的渠道策略加快新华三在各行各业的落地;面向大中型企业的数据中心,我们还将提供端到端的设计能力,帮助客户实现业务部门如何对接生产系统的顶层设计;而对于各地政府积极筹建的政务云项目,新华三除了提供技术方案,还将借助母公司紫光的资本实力与各地政府在投资建设、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展开深层次的合作,新华三将做到与各地政府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于英涛表示。

截至目前,新华三已经在“互联网+政务”、智能制造、智慧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IT产业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国内政务云市场稳居第一,成功落地了10个国家部委级政务云、15个省级政务云和100余个区县政务云;在智能制造领域,通过“智能工厂融合技术解决方案”帮助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成为国内惟一可与“工业4.0”对话的企业;在教育领域,承建了数以百计的教育云、200余所高校校园云以及教育城域网、电子书包、云学堂等,服务超过500个教育局/电教馆客户。在医疗卫生领域,为全国超过60%的三甲医院、16个省级卫生平台、疾控中心及卫计委提供了新IT基础架构支撑。

在此基础上, 新华三还不忘持续在行业渠道上发力,目前其所倡导的“新IT生态圈”已经渐成,并与多家合作伙伴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比如在浙江省,新华三在省政府、经信委指导下,发起和建设了“浙江大数据产业联盟” 等联盟。

据介绍,新华三成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技术咨询子公司——数据中心研究院,目前拥有200多名研发人员,能够为全球所有等级的数据中心提供端到端的设计服务,具备从客户需求的系统顶层设计,到全套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生产以及优化运维的全套服务能力。新华三数据中心研究院是新华三的“智库”,也是新华三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持续研发投入,未来将有更多产品计划

在未来,新华三每年继续将年度总收入的15%用于技术研发,按照2015年的业绩报表,在2016年新华三将投入3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这对于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企业而言,所起到的战略作用已经无需多言。

面向未来,“实干派”的新华三掌门人于英涛所透露出的是坚韧与自信。在2016年,新华三将有更多的市场战略和产品规划面向市场,比如共享经济模式下,为不同私有云客户搭建的“共享云”计划;针对目前各地数据中心各自为战、资源无法异地共享等问题,所提出的云交换中心等。不过碍于时间点的关系,这些全新的产品和规划在没有成型之前,于总只能简单地为《通信世界》记者加以阐述。相信在2016年,新华三将在IT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聚焦下,为客户传递更加完善、深刻的方案能力和产品价值。

编辑|舒文琼 shuwenqiong@bjxintong.com.cn

记者随笔

新华三上路,低调务实的“中国梦”

工作上的便利和多年的采访经历,让记者有幸结识了很多新华三公司的基层员工,最深的感受是“低调和务实”。

坦白说,华三通信公司几经易主,虽然整个公司团队无论是核心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在国内,无论资本层面如何更替,华三人始终未改其务实、勤奋的作风以及踏实肯干的奋斗精神,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就是“极具工匠精神”。追根溯源,也可能与当年华为的出身有些许关系。对于华三人而言,保持市场创新的敏感性,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和保持领先,正是新华三得以生存和不断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领先才是硬道理,在华三人看来,这一点绝对要胜过“空谈市场愿景”。

就在刚过去的2016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上,新华三再次向业界展示了其低调踏实的作风。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新华三已连续5年成为“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的前十强,平均每一个工作日都会提交超过3件的技术专利。

在未来,新华三将继续踏实潜行,所不同的是,新走马上任的“老电信”、“实干派”于总将带领这家“小而美”企业再上一个台阶,实现新华三“科技航母”的蜕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新华三将作为产业颠覆者,成为运营商市场的主流供应商。这其中,机会与挑战并存。

在笔者看来,市场需要竞争,产业需要颠覆者的存在——相信拥有了国资控股的企业身份以及IT全线产品能力,新华三将在未来的市场开拓中更加得心应手。(张鹏)

猜你喜欢

华三掌门人新华
施永雷:“零食第一股”的掌门人
世遗里的非遗:同里“剪南春”掌门人的艺术人生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掌门人秘史
乱发脾气的小熊
张新华的长征路
惠普:一次人事调整引发的罢工风波
华三通信牵头新IT智慧产业联盟 合力建设教育新生态
新华三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