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干爸”我的“叔叔”——记高位截瘫残疾人赵刚18年关爱3个维吾尔族小孩

2016-04-14杜炳勋

兵团工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赵刚阿比阿德

杜炳勋



我的“干爸”我的“叔叔”——记高位截瘫残疾人赵刚18年关爱3个维吾尔族小孩

杜炳勋

2015年11月15日一大早,家住二师二十九团42岁的残疾人赵刚换上了新衣,叫人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他的3个维吾尔族孩子要来祝贺他的生日。赵刚拿出了18年前给3个孩子辅导学习的合影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别提多高兴。

1997年1月,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维吾尔族农民阿拉木江和妻子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不远千里来到二十九团谋生,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四处寻找住房没有着落,天慢慢黑了下来,寒冬时节,气温降至零度,冻得3个孩子痛哭流涕,哇哇乱叫。抱着一线希望的阿拉木江推开了一家网吧,坐在轮椅上的小老板赵刚见此情景赶紧叫人腾出一间住房,烧火做饭,像招待客人般地安排他们全家人住了下来。第二天,赵刚又吩咐家人买来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和玩具,无偿拉来柴火、煤碳,米面油盐及生活必需品,住房不收分毫租金,这让全家人感动不已。阿里木江和妻子一合计决定在这儿长期打工,那里也不去。

要打工挣钱,3个孩子咋办,要么一人打工一人照顾小孩,阿拉木江再次遇到了困难,赵刚见状主动提出看管孩子。从此,原本需要别人照顾的高位截瘫青年赵刚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买来笔墨书本,找来一张小木桌、放在轮椅前教他们学习汉语文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朋友”,写的第一个字就是自己的“姓名”。学汉语,写汉字,唱汉族歌曲,讲英雄故事、看汉语电视,3个巴郎子(维吾尔族称男孩叫巴郎子)阿里木江、阿德江、阿比江像进了私立学校,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玩的还有游戏机,他们天天围着赵刚寸步不离,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年过去了,到了该进学校大门的大巴郎子阿里木江却不愿意回老家上维族学校,父亲阿拉木江一时犯了难,赵刚二话没说,叫人推着轮椅来到汉族学校俏俏地给小孩报了名,担了保,交了全年学费。入学那天,他许诺每天给小孩买一样好吃的东西,学习好了还有奖励,回家还可以玩游戏机,两人一击掌,阿里木江高兴地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放学回家,赵刚也总少不了检查他的识字能力,辅导补习课文,还教他如何做人做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两个巴郎子阿德江、阿比江在赵刚的亲切关心、照顾、资助下相继走进了汉族学校。

2015年11月15日,残疾人赵刚与3个维吾尔族孩子亲切交谈。杜炳勋/摄

一天,恰逢赵刚的生日,父亲阿拉木江特意杀了一只肥羊,做了十几个大菜,去商店买来贵州茅台酒。席间,最小的阿比江双手端着酒杯跪在赵刚面前,请“干爸”喝酒,祝您生日快乐。老大阿里木江、老二阿德江跟着上前叫起了“叔叔”,三兄弟相拥着赵刚热泪盈眶。从此,赵刚认下了3个维吾尔族孩子,供他们上学直到中专、技校毕业。

逢年过节,三兄弟必来看望赵刚,喊着“干爸”、“叔叔”,叫得赵刚心里乐滋滋,他也像亲身父亲给他们灌输诚信做人的道理,传达新疆的富民政策,和大胆创业的思想观念,并无偿提供资金帮助阿里木江开起了小饭馆。2010年,赵刚给阿里木江5万元发展畜牧业,当年羊群存栏达400余只,年收入10多万元,老二、老三也在赵刚的资助和指引下,回老家开了轿车修理店和承包了500多亩土地,个个成家立业,生活富裕,买了楼房,买了汽车。

中午时分,早已备好茶水、饭菜的赵刚与3个孩子相聚在一起,一见面又回到了童年,说不完的心里话,讲不完的高兴事,最多的还是童年的回意,阿里木江、阿德江、阿比江拿出当年赵刚帮助他们学习的那张珍贵照片,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有幸认识了这个汉族“干爸”、“叔叔”,在农村我们永远上不起学,是他教会我们许多新知识,懂得了做人道理。而赵刚谈起和3个孩子相处的经历,感慨万千,他说:“认识你们是我的缘份,没有你们我也活不到今天,看到你们过得很幸福,我也放心啦。”

3个孩子特意给赵刚送来了一只小肥羊,买来了生日蛋糕,祝“干爸”生日快乐!祝“叔叔“生日快乐!席间,大家提议,再照一张合影照,回到18年前,让“干爸”、叔叔”再给我们上一课。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赵刚笑得合不拢嘴。

栏目责编:碧溪

猜你喜欢

赵刚阿比阿德
豪猪老阿比的玩具屋
架起跨越代沟的桥梁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阿比·瓦尔堡的幽灵学
奇异车祸
戒赌火锅
扫垃圾
赵刚作品
开工了
绿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