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的上海脚步
2016-04-13杨天杨卓琦
杨天+杨卓琦
沙特馆月亮船顶部富有沙漠特色的“空中花园”,法国馆巨大的植物墙,新西兰馆的坡状屋顶花园等,这些场馆让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意盎然,也让很多人第一次对立体绿化有了直观的印象。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世博会的246个展馆中,至少有40%的场馆建有立体绿化。
朴花(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设计研发经理杨隽伟曾在上海世博局工作。在他看来,当年的世博会为立体绿化打了最好的广告,让人们明白了它(立体绿化)是全世界城市发展应对环境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垂直绿化等为代表的立体绿化,正是上海为满足市民对绿化的需求,实现向“空中”要绿的有效手段。图为上海外滩垂直绿墙
最早的尝试从80年代开始
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委办”)秘书处处长王玉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绿化的脚步其实更早。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房屋科学研究所的一群科研人员,在徐汇区枫林路、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周边的围墙上实验了垂直绿化的种植。“这大概算是上海在立体绿化领域最早的尝试。”王玉华说。
1998年起,当时的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开始着力进行攀爬式立体绿化的推广。如今20年过去了,攀爬式立体绿化仍是立体绿化各种形式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基本形式之一。
几乎在同时,随着上海高架桥的兴起,高架绿化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任上海市园林局副局长的陈敏亲自带队,联合上海园林集团、路政部门等,希望在内环高架和南北高架的沿口,作示范性的悬垂植物绿化。
90年代末,上海开始推广屋顶草坪。市内一些五星级酒店和高端公众建筑,如华亭宾馆、建国宾馆、海怡大厦等都开始建屋顶花园。
在2002年左右,上海市开始在市中心的静安区试点屋顶绿化工作,在一些老房子顶上种植轻型佛甲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房结构和承重对屋顶绿化的限制,开创了轻型屋顶绿化的时代。到2004年,上海市已建成的屋顶草坪等绿化面积近12万平方米,基本建在新建小区和企业楼屋面。
世博会之后,上海的立体绿化发展呈井喷之势。“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明确提出15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的建设目标,这个任务最终被超额完成,上海的立体绿化也因此被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刊记者从上海市绿委办获悉,上海市立体绿化专项规划目标为:到2040年末,上海将形成“点线相连、环洲相映、块面同辉”的绿色网络结构,中心城区将“绿屋星布、绿墙浓翠、绿柱林立、绿链多彩”。
到那时,上海立体绿化发展将提升至国内领先、与国际同类大型城市基本同步的水平。
垃圾中转站上的花园
与很多园林工人在平地工作不同,绿化高级工张军英每天要楼上楼下跑几趟打理一座“空中花园”,为种在屋顶的紫叶小檗多浇浇水,给垂在墙边的黄馨修剪枝叶,打扫干净楼下香樟树掉落的果实。
张军英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看到附近的居民在此处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绿色风景。
这个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部苏州河畔的花园,面积约为4900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而它的“内芯”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其架空层以下是封闭的功能用地,用于垃圾处理作业,而架空层上方则是开放的景观用地,种植了立体绿化,供游人休憩游览。
本刊记者在此处,完全闻不到垃圾的异味。这除了因为高级的环保处理设备的应用,也归功于空中花园种植的几十种植物。它们是污染的把关员,垃圾站即使有少许异味、灰尘外溢,都将被这些植物彻底吸附和消除。
德国曾有专家进行过实测,临街两侧的建筑经过立体绿化的处理后,可以使街上的尘埃比绿化前减少了3~4倍。
屋顶绿化后,仅以长期滞尘量而言,每平方米屋顶花园可达12.3克,平均滞尘率高达31.13%;屋顶简式草坪达每平方米8.5克,平均滞尘率达21.53%,立体绿化后年滞尘量大约为每平方米200克。
根据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如果一个城市有6%的绿化屋顶面积,灰霆天气可减少5%~10%,因为植物每年可以吸附灰尘30吨。
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立体绿化更为人称道的作用是帮助城市降温。
联合国环境署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城市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空气C02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屋顶绿化研究专家赵定国曾做过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屋顶绿化设计的建筑,夏天的室内温度要比未用屋顶绿化的建筑低3.29℃,降温幅度达11.8%。而到了冬天,采用屋顶绿化的建筑,室内温度则要比没采用屋顶绿化的建筑高2.46℃。
合并前的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较早推行立体绿化的城区。截至2014年底,原静安区累计建设立体绿化14万平方米。这个数字带来的结果是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缓解。静安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专业部门测定,静安区热岛效应明显低于周边区域,平均气温比周边低0.6摄氏度。
降温后带来的是能源的节约。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进行屋顶绿化节能测试后公布的数据表明,没有进行屋顶绿化的房屋空调耗能为6000—8000千瓦/小时,同一栋楼屋顶绿化过的房间空调耗能为2000千瓦/小时,节约了70%的能量。
2015年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展开。而立体绿化正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在屋顶上种植物,当雨水来临时,植物、土壤都可以有效地吸纳雨水,再通过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保留部分雨水,这可以大大地延缓雨水流向排水管道的时间与水量。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上述说法。
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刘建和佘年的团队,曾在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LID示范区建造了不用浇水的绿色屋顶——降雨过后,部分雨水会存在屋顶的介质层里,按照南方平均两三周一次的降雨频率,基本不用浇水。
佘年此前在上海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指着窗外大片裸露的屋顶感慨,“如果它们都变成绿色,上海还会再‘雨中看海吗?”
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今后上海新建和改建屋顶绿化应加强雨水利用和调蓄,鼓励已建绿地进行相应改造。支持屋顶绿化、建筑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屋顶绿化率不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