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生态建设
2016-04-13周昌国
⌾ 周昌国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生态建设
⌾ 周昌国
德育生态是区别于“知性德育”的一种新型德育观,强调把德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德育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的主张与新课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具有一致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德育的生态建设,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德育、创新德育和发展德育,提升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德育;生态建设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德育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进步有益的、有用的人;必须坚持以实践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与时俱进的德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开放性扩展,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实行大德育观,即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必须坚持创新德育运行机制,提高工作实效,让德育显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一、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领德育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
(1)拓展育人内容。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突出核心素养的培育,坚持不懈了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强化养成教育,深化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等,以培养他们具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品行素养。(2)形成育人磁场。净化育人环境,增强校园的吸引力;亲近学生,以优质的教育服务增强亲和力;优化管理,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向师力。
2.坚持正确的生命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德育需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一生的命运和生命质量。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成为学业上的成功者,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践行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德育倡导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它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和谐;不仅重视量的积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要重视质(品德修养)的提升;不仅重视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重视其内在涵养。
4.确立科学的绩效观:满足最广大学生的需要,维护最广大学生的利益 科学衡量学校德育的业绩,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绩效观。考核评判德育的绩效首要的标准应是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人数。
二、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创新德育
1.事事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1)服教育误区,坚持因材施教。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是正常的,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而进行,大一统、“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会扼杀学生的个性。(2)坚持知行统一,开展体验活动。克服空洞的说教,寓教于乐,实现教学做统一,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真知”,这应成为德育的价值导向。如组织开展“校园一日实践体验活动”、“我服务,我快乐”的志愿者活动等,充分注重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培养了学生服务他人社会的感情和能力。
2.人人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
(1)人人都是教育者。每一名德育工作者应依法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学生作表率;应向学生及学生家长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2)人人都是保护者。对未成年的、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要依法保护其合法的权益不受侵犯;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外来因素侵害时,还应当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保护。
3.多“方”育人——学校有良策,方方皆育人
(1)学生需要“境”教。德育工作要克服强制性的、运动式的教育方式,重视“境”教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自觉地把外在的教育内化为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环境塑造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2)学生需要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任何学校必然存在着学习困难的学生、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发现学生闪光点,不断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其成就感,增强自信,激发进取,静待花开。(3)学生需要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从似乎都必须“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其职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分享学习成功的欢乐。(4)学生需要理解。要坚持引导为主,切忌扩大化,在处理上要把握分寸。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意义。爱的情感的产生,犹如含苞欲放的花朵,它是长成芳香的玫瑰还是带剌的飞帘,这有赖于我们教师的爱护和教育。”
4.爱满校园——人人付出一点爱,校园就能更美好
(1)关注“差生”,献出真爱。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差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转化差生是一个非常艰难、非常细致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教师应克服厌恶心理,用爱心去激发学习兴趣,点燃自信之火。我认为,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2)体验爱心,感受真情。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学生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目前,学校内有大量的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的子女需要我们去关爱。坚持开展“爱心工程”捐资助学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感恩报告会和捐赠大会,让学生感受真情,体会爱心,感恩社会。
三、用完善的机制发展德育
1.改革选培机制,打造优秀团队
(1)建立选拔制度。实行德育岗位选拔、培养、考核、聘用制度,把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选派到教学工作第一线担任班主任或德育工作辅导员。(2)完善培训机制。转变教育思想,把“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品性”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成为每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建立德育工作者的准入机制,强化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开展“老带新”活动,设置班主任助理等,促成其较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2.健全考评机制,激发内驱力 实施《评估考核办法》,通过奖惩增强驱动力,提高德育的效率。坚持过程与绩效并重,重视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诊断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矫正;奖励干实事者,惩诫形式主义者。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达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上,劣者出的目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只要我们坚持德育生态建设,就能创生出更有效而且更长效的德育机制,促进每一名的学生精神生命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64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