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016-04-13苏理宏

教育家 2016年34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现象事物

文/苏理宏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文/苏理宏

地理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材料,它对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地理教学中最根本的思想教育。

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

日月星辰、空气尘埃、宇宙射线、山川河流、植被、动物、微生物、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经济社会等都是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世界物质存在的不同形态。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的地理对象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任意消灭。但是人们可以遵循地理客观规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它、利用它、改造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教师要自觉地运用地理材料,向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

世界上没有一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静止不动、凝固不变的,各种地理现象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火山喷发、大地震、海底扩张;荒原辟良田,荒漠变绿洲,天堑成通途,僻壤变闹市。从以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切地理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无不说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按其本质来说,运动是绝对的,在物质的绝对运动中又包含着相对静止状态。大气的冷热转变、天气的晴雨交替、地壳应力积累和释放过程中,均显示出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地理事物由数量的变化会到达质的飞跃。而火山的爆发、地震的发生、湖泊的产生、发展、消亡等各种地理现象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生动诠释。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各种地理现象不是彼此孤立的。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系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切记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待地理对象,要揭示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念看待地理现象,是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所要求的,也是地理对象自身固有的辩证法。

对立和统一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对立和统一,推动着地形的发展变化。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营力使地球表面的形态趋向高低不平;风化、风力、流水、冰川等内营力,使陆地表面的形态趋向平坦。这两种作用同时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面貌,现在的地形是内营力和外营力长期矛盾斗争的暂时统一。内营力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加强了外营力对地表的夷平作用;外营力对地表削高填平,改变了地壳的平衡状态,又孕育着新的内营力作用。从全局看、长远看,内营力是促进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但是在局部地区、在一定阶段,外营力也可处于支配地位。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又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我国是一个季风影响面积广大而气候多样的国家,利用夏季高温多雨和河流可供灌溉的特点,发展耕作业。农作“因地制宜”,通俗概括了正确的人地关系,说明人们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采取不同的利用、改造和发展生产的相应措施。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人和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地系统,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是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地理教学过程是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也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为主的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现象事物
美好的事物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奇妙事物用心看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