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2016-04-13祝杨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训教育

祝杨军

(首都师范大学 招生就业处, 北京 100048)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

祝杨军

(首都师范大学 招生就业处, 北京 100048)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立与运行是传统创业工作模式的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阐述了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定位,结构及建设条件;通过创业过程仿真模拟、创业实训孵化、创业教研和师资培养等一体化建设方式,全面提升高校创业工作的实效性。

创业实验室; 创业教育; 创业实训; 实训孵化

创业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 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1]。欧盟认为,创业是所有人应该掌握的关键能力。无论青少年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学校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变得更加具有创造力和自信[2]。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创业之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教育部和各省市根据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求高校整合资源,开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总体而言,高校创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唤醒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习得创业技能。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立,是传统创业工作体系的升级,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设

1.1 实验室的定位

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于2012 年建立了创业实验室。该创业实验室与中国大学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它服务于实际的创业,中国大学的创业实验室则采购了昂贵的软件系统,把虚拟创业变成了大学里的一项固定课程[3]。本文致力于讨论的高校创业实验室构建、总体定位是博采众长,促进创业产学研一体化,既要服务于实际的创业,又要满足高校唤醒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的需要。具体而言:一是创业实验室作为学校创业理念的落实平台,将学校提出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和实体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工作理念具体化、现实化。二是作为创业过程的模拟平台,注重创业过程仿真模拟,让师生通过“创业实验”体验创业过程,习得创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三是作为特色创业的展示平台,立足校本,配合学校和专业特色,开展系列展示活动。四是作为创业工作聚合平台,致力于学校创业工作体系化、项目监控全程化和产出成果指标化。总而言之,创业实验室是新时期创业工作的升级模式。

1.2 实验室建设的条件和技术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立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面积45 m2的创业过程仿真模拟教室1间(最低限度)、计算机6台(5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专用方形课桌5张(具体规格参考所选用的仿真模拟物理沙盘盘面)、多媒体设备1套、教学用白板1套、无线投影网关1套、教学用电视机1台和路演录播系统1套。软件设施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5~6组、电子沙盘系统若干组(视授权情况而定,最低限度为6组)。另外,可根据学校特色,配套相应的教学教具若干。如师范类特色院校侧重教育培训类创业,可选用3D打印机用于课程教具制作,学生掌握课程制作技术后,在开办教育类培训公司时可切实发挥效用。

1.3 实验室的模块结构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模块结构至少应包括:牵头部门、职能部门、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一般而言,实验室可由创业学院牵头建立,对于尚未成立创业学院的高校,可以由就业创业部门牵头,团委、科技园和研究生院等机构共同组建。为维持实验室高效运转,可设置秘书处;为保证实验室建设质量,可设置学术委员会。另根据需要,可设置特色化、专业化的职能部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与院系、企业共建。例如湖北经济学院的淘宝创业实验室总体框架是由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信息管理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和淘宝大学合作建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由信息管理学院和实验教学中心共同管理,多个院系提供专业支持[4]。高校创业实验室的专业部门应该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1) 创业过程仿真模拟中心。创业过程仿真模拟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创业过程仿真模拟,目标是把管理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育结合起来,通过创业体验、管理科学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5]。具体而言,中心主要承担4项工作:一是各级各类的创业大赛。创业大赛是创业过程仿真模拟的重要方式,通过商业计划书撰写、现场答辩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养成系统思维的习惯。二是针对性的创业训练,培养学生某项专门的、必需的创业能力。一项来自日本的调查显示,在对创业失败的原因分析中,认为客户市场的开拓、确保占 86.1%、经营知识和能力占 60.5%,融资能力占 37.2%[6]。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侧重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决策能力和财务能力的训练,金融沙盘则帮助学生熟悉融资投资过程,有力地解决了创业者能力短板。三是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演录课系统能够全程跟踪教师授课状况,供教学组和授课教师还原授课现场,做出教学评估和诊断。四是创业过程配套,如依托社团组织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举办小型的创业工作坊,重点针对财务、法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2) 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基地。高校创业实验室除了具有创业教育功能之外,还应该切实帮扶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因此,应该建立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基地负责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项目和初创企业发展帮扶,其基本条件为:一定面积的学生创业实训基地(最低限度为100 m2)和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最低限度为200 m2)。在学生项目运营过程中,基地提供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并进行管理和指导。对于学生创业实训而言,基地可以采用反向创业理念,依照严格的程序,通过竞标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遴选项目运营团队,通过路演等方式协助成熟项目注册和发展。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创业实训项目包括书店项目、快递项目、咖啡厅项目等,但要严格监管。创业项目孵化基地要突出服务功能,包括工位租赁、办公条件保障和诸如财务、法务和管理等咨询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造虚拟商业社会,为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有效的扶持政策、良好的教育科技基础,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7]。

(3) 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高校创业实验室应成立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创业课程教学与创业研究工作。一是要开发适合于国情和校情的创业教育体系,体系中应包括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提供实实在在的创业教学过程,其运作关键在于设计系统化的课程[8]。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每期应至少容纳30名学生。为了增加创业氛围,上课地点可以选在创业过程仿真模拟教室进行。二是创业实验室应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创业教材和教辅材料编写工作,以能公开出版为佳。教材编写和选用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对国外一些已经很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教材,可以采取拿来主义[9]。三是要开辟若干包括学生初创企业成长研究、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研究等在内的研究方向,争取设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开放课题研究,这有利于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并扩大实验室影响力。除此之外,要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并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项制度加以贯彻实施[10]。

(4) 创业教师教育发展中心。高校创业实验室应该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教师来源包括创业工作主管部门教师、学工或教务系统创业工作主管教师、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等。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创业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水平的重要参数,应该给予重视。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示范。例如美国百森学院有 35 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共计开设33门课程。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教师, 开设了20门课程。伯克利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20人, 共计开设了23门课程[11]。创业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应组织专业化培训,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政策培训、创业咨询技术培训和创业课程授课培训。为每位创业教师设定年培训量和工作量,同时,通过不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心还可以提供演录课系统应用,进行教学过程自诊断,如教态、语速、板书、学生状况等,帮助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自助监控,加快成长速度。最为关键的是,实验室要提供机会让创业教师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创业,例如鼓励教师投资学生项目,或者创造条件让教师到科技园挂职。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12]。通过培训和交流,实验室要建成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年龄分布合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合格师资队伍。

总体而言,高校创业实验室应是一个理念超前、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创业工作实体机构。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以创业实验室建设代替一般创业工作架构,即将创业工作分解为若干环节、若干部门,由创业实验室落实。需要指出的是,创业实验室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构设置、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综合借鉴文科、工科和理科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创业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办法。

2 创业实验室的应用成效

创业实验室建成之后,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有利于实现创业工作体系化,有利于促进创业实训平台升级,有利于对接创业实体孵化体系。

2.1 创业工作体系化

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似乎创业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而已[13]。实际上,高校创业教育是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统一的体系。一方面,创业教育要求具备知识基础,即应将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脑中。例如,初级的财务管理知识、团队管理知识、公司常识等,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我们强调创业教育以体验为主,但绝不是完全摒弃理论,而是要将理论采用鲜活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因此,创业实验室建设中,通过课程研发和科学研究,要求体现出理论的方面。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育。除了理论知识之外,创业教育更多地需要案例教学、商业游戏和现场体验予以配合。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场地、仪器、教具等专业设施的支持。例如案例讨论需要专用课桌,风险投球游戏需要空旷场地,沙盘模拟需要电脑和物理盘面等。创业实验室的建立能够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统一起来,在空间、设施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

除此之外,创业实验室还有利于整个创业工作的整合。一般而言,创业工作牵涉到招生就业处(创业课程、项目资助等)、团委(“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研究生院(研究生创业项目)、科技园(创业项目孵化)、教务处(创新与创业工作)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创业工作的目标不同、方法不同,导致创业工作非体系化。如果依托创业实验室,则可以根据创业工作职能不同,分为创业过程仿真模拟中心、教育教学与科研中心、创业实体项目孵化基地、创业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多个机构,均隶属于创业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管理,由实验室主任统一协调。创业实验室能够整合多部门资源,合理分配权力使用,从而使得整个创业工作体系化。

2.2 促进创业实训平台升级

在以往的创业工作中,实训通常缺乏高仿真性。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创业工作不系统,实训投入分散,导致资源不集中,设备、理念不够先进。另一方面,行政机构主要处理行政事务,不擅长专业事务管理,也不应该投入过多资源和人力用于创业实训等工作。创业实验室是专业机构,不仅能够在实训的专业性上有所保证,还能够整合优势资源,在实训平台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例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是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决策训练、财务训练和沟通训练机会。但是,国内高校中,基本上只有经管类学院作为专业教学工具进行装备。大部分高校的创业工作主管部门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创业实训讲座或初级的创业课程阶段。究其原因,要装备企业经营模拟沙盘需要专业性的思维,需要配套专门的教具和教室,因此需要有专业机构和专业教师组织设计。

创业实验室建设创业实训平台的优势在于,以专业机构从事专业性事务,突出强调实验,即是对创业过程仿真模拟。例如,在当前的创业实训项目中,校园书吧是最为常见的项目,一般而言,书吧是由学校投资、监督,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典型实验实体。项目负责人需要组织运营团队,通过严格的竞标程序,从无到有建设“实体店”。在这一过程中,难点在于创业团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缺乏创业技能;运营过程中容易决策失误,导致创业失败;财务管理不规范,运营团队存在矛盾等。创业实验室能够从创业培训、创业支持体系、创业指导等各个方面对创业实体实时监控。例如,成立多部门联合管理委员会,对创业团队开展技能培训,包括提供信任力沟通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培训机会;校园书吧开始运行后,全面监控书吧初期建设和运营状况。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配套财务、法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运营团队既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能够学习到创业过程中的必备技能,磨炼意志品格。

由此可见,创业实验室打通了从培训到实训的通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实训效果,从而促进了创业实训平台升级。

2.3 对接创业实体孵化体系

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是创业实体孵化水平。对于相当多的高校而言,创业学生的数量多寡和成功率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这是因为创业主管部门将创业教育、创业工作和创业实体孵化等条块分割,举例而言,创业教育由创业就业部门甚至教务部门直接负责,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委托团委代管,创业实体孵化则推到科技园等相关部门。创业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要实现与创业实体孵化体系的无缝对接。

首先是创业教育对接创业实体孵化。学生创业团队首先经过一般性的创业教育实现创业启蒙,再通过专门化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实现创业技能的获取。在创业实体的孵化过程中,学生能够印证创业教育中习得的创业技能,并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业风格。创业教育与创业实体孵化之间就构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二者之间的良性关系就能够建立起来。其次是创业实训对接创业实体孵化。学校的创业实训项目中,不乏有能够进一步发展壮大,正式注册成为创业公司的项目。因此,实训与孵化之间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实验室通过对实训项目的全程监控和指导,资助未注册项目,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遴选优质项目,促进项目孵化。创业实验室整合多个部门资源,避免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相脱节、两张皮的现象,极大地促进了创业实体孵化体系的建设:孵化前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为主,孵化过程中注重监控和指导,孵化成功后帮助初创企业渡过前期难关,整个过程都在创业实验室中完成。实际上,如果从狭义层面讨论创业问题的话,创业实体孵化体系应该兼容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例如,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某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典型“实验成果”。公司创始人及团队主要成员是该校美术学院学生,受到创业实验室、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开设的相关课程和培训影响,萌生创业想法,申请入驻学生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围绕葫芦手工艺品的开发及推广开始创业。该公司3年来共开发生产各类葫芦手工艺产品10余种,包含老北京传统火绘、镂空雕刻、勒扎、押花、彩绘等工艺,并创新生产多款功能性葫芦器具。为了帮助公司创始人团队度过初创企业难关,实验室积极帮助团队成功申报北京地区优秀创业团队,获得10万元资助。目前,公司在顺义生产基地设有150葫芦工艺展厅,年产值近300万元。创业实验室积极邀请创业团队为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并提供给创业教师作为集体备课“反向创业”典型案例使用。同时,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也将该案例运用于校级选修课“创业基础课”中。这就是对接创业实体孵化体系后,创业实验室取得的优秀实验成果。

3 结语

高校创业实验室的建设是对传统创业工作在理念、体制、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4大模块协同发展促进了创业工作的体系化、实训平台高端化和实体创业孵化合理化。创业实验室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创业工作体系的基本成熟,极大的促进了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创业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教师参与度和学生参与度,孵化成果可喜,能够大幅提升创业工作的校内影响力和校际示范度。

References)

[1] 马彪,姚卫新. 基于 Second Life 的虚拟创业实验室研究与实践[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5):105-108.

[2] 徐小洲,梅伟惠. 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2010(6):98-103.

[3] 何年. 从创业实验室到标准化课程[J]. 教育,2013(8):33-34.

[4] 夏学平. 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运行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3):99-101.

[5] 吴伟,邹晓东,陈汉聪. 德国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高教探索,2011(1):69-73.

[6] 李志永.日本大学创业教育评述[J]. 外国教育研究,2009(8):65-70.

[7] 罗伯特·希斯瑞克,迭特迈·戈瑞克尼科,葛宝山. 创业投资:德国和美国的比较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115-121.

[8] 向东春,肖云龙. 美国百森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 现代大学教育, 2003(2):79-82.

[9] 赵观石. 美国、瑞典、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及启示[J]. 教育学术月刊,2009(5):62-64.

[10] 赵淑梅.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2004(6):17-20.

[11] 房国忠, 刘宏妍.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12] 张帆,张帷.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人才,2003(8):7-10.

[13] 衣俊卿. 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12-14.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entrepreneurial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 Yangjun

(Recruitment and Employment Offic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ial laboratory are the upgr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entrepreneurial work mod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ial laboratory, it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re described. Through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method by using analogue simul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entrepreneurial practical incubation, entrepreneuri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er training, etc.,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ial work is improved in an all-round way.

entrepreneurial laboratory;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al training;practical training incubation

10.16791/j.cnki.sjg.2016.11.067

2016-05-05 修改日期:2016-06-29

首都师范大学创业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创业研究一般项目(zsjy2015cy0206)

祝杨军(1983—),男(傣族),云南云县,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涯发展与创业指导理论、管理哲学.

E-mail:zhuyj@cnu.edu.cn

G642

A

1002-4956(2016)11-0259-04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