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研究
2016-04-13刘佐成蔡云波
刘佐成, 蔡云波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 哈尔滨市阿城区双丰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研究
刘佐成1, 蔡云波2
(1.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 哈尔滨市阿城区双丰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理科实验教学技能已经成为中学理科教师必备技能,然而目前理科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以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理科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应对策略,并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理科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以期实现“好老师”的培养目标。
学习型组织; 实验教学技能; 理科师范
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他应该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才能顺利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进而去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范生具备多项教学技能。理科师范生必须具备实验教学技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明、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高中生的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科学探究及实验能力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一名理科师范生,应该掌握实验教学技能。师范院校也应该注重理科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1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一套管理学“圣经”。该书分别从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超越自我(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1]等5个方面修炼,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发展及修炼的方法。它主要应用于企业、工厂、公司等单位的管理。第五项修炼的主旨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来促进企业、工厂、公司等单位的良性发展。
彼得•圣吉博士眼中的学习型组织是: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不断突破自我能力上限(即超越自我),设想内心向往的结果(即愿景),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培养全新的思考模式[1]。在全体组织成员的努力下,实现共同的目标(即共同愿景),通过不断研究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也可以用于高师院校学生的学习。
2 当下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滞后
通过网络查询了师范院校的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中可以看出,多数师范院校的实验教学技能培养是依靠“教学法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2门课程来完成的,很少有师范院校单独设置有关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由于各师范院校的教学法师资队伍素质高低不同,不同师范院校培养的理科专业毕业生的实验教学技能也有很大差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2门课程的教学重点都没有定位于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由于部分教学技能训练课任课教师的忽视或者其本身不具备实验教学技能传授经验,理科实验教学技能没能在教学技能训练课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教学法实验课程中,教师片面关注实验技能,忽视了实验教学技能。通过网络查询到的《教学法实验教学大纲》中,教学法实验仍停留在实验技能培养层次,很少能看到实验演示技能、实验准备技能、实验指导技能、实验研究技能、实验教学监控技能[2]、实验课堂管理技能[3]、实验设计技能等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2.2 实验条件欠缺
由于教学法实验一直未引起高师院校的重视,所以,高师院校对教学法实验室投入偏低。很多高师院校教学法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远不如一些省级重点高中,甚至不如市级重点高中的实验室配备,例如,很多中学实验室已经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实验设备,而多数高师院校的教学法实验室还停留在白板、显微镜、测量仪的层次上。这样就造成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与中学的实验环境不能完美对接。因此,目前部分高师院校的教学法实验室条件不利于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
2.3 培养目的不明确,不利于实验教学技能培养
受高考试题和部分普通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部分中学不重视实验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造成师范生也不重视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因此,在上“教学法实验”课程时,师范生没有明确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目的,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很多师范生只是为了完成实验而去做实验: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师范生没有重视培养和训练实验教学技能,造成大部分毕业生实验教学技能欠缺。
2.4 以自我训练为主要手段
由于受实验室数量、开放时间、课程时数等条件的影响,理科专业师范生基本上是通过自我摸索和尝试来训练实验教学技能的。因此,他们的实验教学技能增长缓慢。只有一些从师素质较高的师范生掌握了实验教学技能,其他师范生很难达到“卓越教师”的基本要求。
3 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的应对策略
3.1 明确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目标
实验教学技能是教学技能的一部分,它是在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教学技能,它不同于普通课堂教学技能。理科师范生要想成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同时也要掌握实验教学技能。只有明确目的才能培养实验教学能力[4-7]。因此,师范院校应当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设置课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促进课程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一些师范院校的成功经验表明,开设“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理科教学法实验”“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学技能。“中学理科实验教学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讲授各种基本实验技能、演示技能、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指导学生实验、如何掌控实验等。“中学理科教学法实验”主要从实际操作角度探讨如何训练师范生实验准备技能、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演示技能等。“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师范生各种实验教学技能、综合运用实验教学技能等。
3.2 增加教学法实验室投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师范院校应该科学、合理增加教学法实验室资金投入。在教学硬件上增添新实验设备,及时更新陈旧实验设备,尽快赶超中学实验室配备;在软件上增加实验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尽快提升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师资队伍素质,确保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实验教学法实验室设备的配备应该能够完成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中要求开设的实验题目,确保高师院校理科教学法实验室能够与中学理科实验室完美对接。在确保满足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加大教学法实验室开放力度[8-13],满足师范生进行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需要。
3.3 以学习型小组为突破口
为了改变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以自我训练为主要手段的训练方法,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实验教学技能培养的质量,可以将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原理和训练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中,成立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型小组。这种小组可以是一个寝室,也可以是一个实验小组。在建立学习型小组时,应该考虑学习型小组内部成员的素质和潜力。每项训练目标都应该有一个擅长者,这样有利于整个学习型小组的成长。
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型小组在建立时,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确立学习型小组成员共同愿景(即成为一名卓越教师)。所谓的共同愿景实际上就是学习型小组成员的共同训练目标。目标是一个人或团队的行动方向和动力。如果缺少目标,人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正如当下许多师范生由于缺少成为卓越教师这个目标,他们不能够将时间投入到单调、枯燥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上,所以造成部分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较差的现状。确立共同愿景是建立学习型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小组的前提,也是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灯塔。
第二项工作是确立小组成员的个人训练目标(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一项或几项实验教学技能)。由于每位小组成员的素质不同,因此每位小组成员训练和掌握实验教学技能的速度是不同的。小组成员的个人训练目标是小组共同愿景的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实现个人训练目标,才能实现共同愿景。
第三项工作是开展团队训练。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是一项需要多名学生参与的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在团队情境下,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团队成员轮流充当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技能团队训练。在训练时,团队成员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项工作是学习型小组成员在自我和学习型小组其他成员的影响和激励下,不断完成个人训练目标,实现自我超越。
第五项工作是在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型小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共同学习、共同训练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实验教学技能培养和训练固有的思维模式(即心智模式),探寻有效的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为实现共同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五项工作作为个体,它们可以独立存在,完成时没有先后顺序,可以自由选取训练项目,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可以将他们看作一个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系统。这个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系统的运行需要通过整体思考(即系统思考)来调节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小组成员对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修正,向有利于实验教学技能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系统。
4 结语
学习型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小组成员的实验教学技能会不断提高,向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好老师”迈出坚实的一步。只要小组成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型小组的学习和训练中,就能获得自己期待的实验教学技能。如果这种学习型小组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延续到师范生工作岗位,其作用将得到可持续发展,“好老师”的培养目标也能尽快实现。
References)
[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 胡洪羽,边清泉.化学师范生实验技能的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53-155.
[3] 吕丽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养[J].考试周刊,2013(20):147-148.
[4] 刘元初,丁小丽.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5(2):165-166.
[5] 邱岚,陈波,付素静,等.新课程下高师生物学专业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47):144,155.
[6] 吴昊薇,王茜,崔鸿.公费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1(6):172-173.
[7] 王美云.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3):88-90.
[8] 张淑燕,张锡娟.物理师范生演示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物理教师,2016,37(2):72-73.
[9] 王崇光,宫培岚.强化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探索[J].物理实验,1996(1):33-34.
[10] 徐文斌.自然教师实验教学技能训练例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1997(3):43-44.
[11] 张锡娟,张淑燕.物理专业教育硕士演示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实践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2):22-23.
[12] 王亚亚.“实践-反思型”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法之探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40-141.
[13] 靳月琴,宋建荣,杨金香.注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J].基础医学教育,2005,7(4):414-415.
Study on skill training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Liu Zuocheng1, Cai Yunbo2
(1.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 China;2. Harbin Acheng District Shuangfeng Middle School, Harbin 150030, China)
Scienc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kills have become the essential ones for science teachers of the junior schools. However, there exist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experimental training skills of scienc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ak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this article explores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skills of scienc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and combines organically the theor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kills of scienc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Being a good teacher.”
learning organiz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kill; science teacher
10.16791/j.cnki.sjg.2016.11.044
实验教学研究
2016-05-30
刘佐成(1970-),男,黑龙江齐齐哈尔,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等.
E-mail:liu53773686@126.com
G643.0
A
1002-4956(2016)11-01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