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自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2016-04-13李玉华吉庆波辽宁大学辽宁沈阳036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003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文化

李玉华,吉庆波.辽宁大学,辽宁沈阳036;.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003



基于文化自觉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李玉华1,吉庆波2
1.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自觉,就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既要实现国际化,又要坚守民族化。首先要做到文化自主,坚守本土化,把它当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资源;其次要做到文化创新,通过吸取国外大学文化的精华,不断对自身文化进行改造与创新,最终实现文化自强;最后还要做到文化自信地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知晓中国的大学文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自觉

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文化自觉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目前学术界没有确切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结果。因此,从时态上看,它可以是现在进行时,也可以是一般现在时,还可以是完成时。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其内涵的理解不会一样,十年前提出的国际化,到现在就不一定算作国际化,十年后的国际化,又会与现在的国际化产生一些差异。从不同视角看,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不同发展程度的高校,其国际化的理解及目标也存在差异。尽管如此,从诸多研究成果中还是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教育国际化的大致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高等教育置于世界这一大背景之下,以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考量自身教育的发展,同时在这一背景之下与世界各国高校之间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平等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从交流与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朝着一个方向在努力,即不断在自身文化、制度及物质环境等领域进行调适,使之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国际交流的惯例,以便为自身创造与世界高校交流合作的更大空间,从而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二)大学文化与文化自觉

1.大学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其肩负的主要使命。因此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其文化使命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大学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核心任务,其他诸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均在其项下,在其引导之下完成的。

2.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长出的引领大学发展、指导大学人行动的一种模式以及构成这种模式的符号系统。广义的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狭义的大学文化特指大学精神文化,是深层文化,主要包括大学价值体系、教育理念、心理环境等方面,是大学最本质的体现。[1]本文以文化的视角考量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均是从大学文化的这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的。

3.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对于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与自信。简言之,就是对于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

4.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文化自觉就是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这样,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不会迷失自己;文化自觉就是不盲目崇拜,这样,才能明智地去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先进文化;文化自觉就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样,才能在众多高校、众多学科、众多领域中择其优者而习之;文化自觉就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去明辨是非;文化自觉就是知道自己有什么,这样,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双方互动中拿出对方感兴趣的东西;文化自觉是知道别人喜欢什么,这样才能有目的地从自身寻找到可能用来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或具有特色的东西;文化自觉就是能够欣赏、包容、借鉴他国文化,最主要的是能够不断创新自身文化、整合异源文化,唯有这样,才能称其为文化自觉,唯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早日实现国际化,中华文化、大学文化才能实现文化自强。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不自觉

(一)对国外文化的盲目崇拜

从客观上讲,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处于世界知识体系的边缘地带,中国也不例外。面对被发达国家垄断的知识体系,中国在世界上缺少学术话语权,这也最终导致了文化话语权的缺失。于是自觉与不自觉间,中国的学术标准和认证资格等评价标准主动向西方看齐;一些学者在学术上言必称欧美;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标准全部向欧美看齐;很多高校科研评价上把SCI奉为神圣;一些高校聘用外教时很盲目,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好的;一些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上不顾自身条件,不管好坏,只要是外国的,拿来就用;一些高校在中外办学方面不顾对方资质如何,不管是否对自己的发展有利,只要是国外的高校就合作;一些高校在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上不考虑“水土服不服”,只管拿来照搬照抄使用。

(二)主体文化的迷失甚至全盘否定

一些人传统文化迷失。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引领中国走到今天的精神支柱,大学传统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精神家园。可是一些人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无视学术和文化发展,重视个人发展而抛弃了爱国精神,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忽视了自身精神成果,这些都是传统大学文化迷失的“病症”。一些人无视近现代大学主流文化。中国的近现代大学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也绝非一无是处,毕竟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现代中国大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在传承近现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元素,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然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受外来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大学人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早已超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围,对国家主流文化和大学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严重缺失。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外派教师的座谈会,他们谈感受的时候,基本上是统一口径地说外国大学如何如何好,我们是如何如何差。出一趟国,回来后,国内的东西就都一无是处了。诚然,国外大学的确有很多先进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派出教师出去学习目的。但是,对本土文化需要一个客观的考量,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显然有失公允,有失客观。

(三)对外交流的单向度和低层次

对外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但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的强与弱、国际影响力的高与低,不仅是看能“走出去”多少,更要看能“引进来”多少,而且终究要看“引进来”多少。目前许多高校对外交流是“走出去”的多,只学习和引进甚至照搬西方的东西;“引进来”的少,主动将本国优秀成果、本校特色的东西输送出去的意识淡薄,缺少平等对话,未实现双向互动交流。即使“走出去”了也是处于低层次交流,以师资交流为例,“走出去”学习的多,讲课的少,搞科研的少;“引进来”讲课的多,学习的少,搞科研的就更少。

三、在文化自觉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要实现文化自觉,就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的问题。国际化与民族化是一对矛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舞台上的主角。二者时而你唱罢来我登台,时而又会同台竞技,各展风采。它们之间的博弈,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舞台异彩纷呈。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化与民族化没有对与错的区分,只有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的问题。高等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这条路上既需要国际化,也需要民族化。

(一)文化坚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全盘西化。一些人认为,所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实就是高等教育西化,西化就是国际化。更有学者著文立说,正式提出国际化本质上就是西化的观点。对此笔者极不赞同。国家推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目的显然不会是西方化,因此,这种西化观点会从根本上否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其实,模仿本身没有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完全可以模仿西方,模仿就是一种学习。但是,不能一味地模仿而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更不能照搬照抄而失去了自我。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史就会发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全盘照搬国外模式的历史,就是一部泯灭高等教育个性的发展史。当中国从强盛转向没落时,高等教育便开启了模仿的历史。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先从模仿日本开始。1922年又开始效法美国,由于美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较大,未能较好吸收美国学制及其带来的教育精神。接着模仿法国,还一度模仿德国,均无果而终。建国后的50年代初,开始全面地、大规模地学习苏联。这时的模仿也曾一度带来了较大收益,比如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区域布局相对均衡。但是与欧美高等教育比较起来,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科上理工分家,只设有文理科综合大学,没有多学科型的综合大学;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利于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交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光再次转向欧美,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大学开始合并,专业开始调整。可以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次重大调整。或许是这次调整使许多高校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于是目光一齐转向欧美,纷纷走出去学习经验,开始言必称美国了,更有一些高校又落入了全盘西化的窠臼。中国高等教育失败的模仿史说明了盲目模仿西方,搞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

2.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能迷失自我。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能抛弃自我,一味学习西方的东西。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自觉就是对自已有自知之明,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识,简而言之,就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面对异源文化,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自身文化高度去甄别,去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东西,为我所用。在对外交流中,要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式发展为根本目的,要以学术价值为根本取向,以文化创新为根本追求。只有这样,拿来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跟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3.本土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好资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讲究对等交流。你想要别人的东西,别人就想看看你拿什么东西跟他换。一些高校总认为,与西方高校交往,自己的东西拿不出手,非得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人家才会瞧上眼。那么,什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呢?你本身就与人家不在一个发展水平上,你拿“你有人家也有”的东西,显然不会瞧得上。这时就要琢磨“人无我有”的东西。什么是“人无我有”,就是特色的东西、本土化的东西,这些才是西方高校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自觉,就是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别人喜欢什么。要抓住本土化这个最好的资源,比如一些“人无我有”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材,把它们做大做强做得更有特色,这样的东西拿出来,在西方高校眼里才是真正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4.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捍卫文化主权。文化自觉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给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渗透带来了机会。就如鲁迅文章中所说,天热,打开窗子顿时凉爽了许多,可是蚊虫也会随之而来。我们不能因为有蚊子就再次把窗子关上,这是因噎废食。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安装一个纱窗,将蚊虫挡在外边,把清风请进来。这个纱窗就是文化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就是要在国际化进程中明辨是非,看清敌我。要有主权意识、安全意识,要捍卫政治主权,捍卫文化主权。

(二)文化创新:世界的也是中国的

一个民族不管其历史有多悠久、传统文化有多深厚、国民素质有多优秀,如果拒斥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不愿意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综合创新,就会落后。越是能够主动创新的民族,文化上的优秀成分越厚重,越能站在世界民族文化的高峰。[3]文化创新是社会赋予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大学要履行职能,大学文化要实现自强,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对外国文化,仅是包容和理解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能否将其文化中的先进成分拿过来,能否对照先进文化改进自身文化之不足,实现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文化革新了,才能自上而下实现制度与具体领域的改革,才能逐步提高高校内涵建设水平,推动高校科学发展。

1.文化创新要实现两个目标。面对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博弈,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实现西方文化的本土化。就是在两种文化碰撞、交流后进行整合,让异源文化中精华部分经过改造,加入本土文化这个大家庭。高等教育国际化还要实现本土文化的国际化,就是把异源文化作为一面镜子,通过照镜子看到自身文化存在的不足,并以异源文化中先进成分为标准,将本土文化中落后成分进行剔除或者进行改造完善,使本土文化与异源文化在存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求同。

2.文化创新要抓住三个领域。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或缺。高等教育国际化要由内而外,渐次走向国际化。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价值体系、教育理念、心理环境等方面。大学在对外交流中无论怎么向西方高校学习,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能变,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学习与借鉴先进的东西,只能是在此框架下添肉而不能换骨头。在与西方高校交往中,应该注意吸取西方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再比如价值取向上,西方以学术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及在此基础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均以学术价值为导向的具体举措,都是可以让我们学习借鉴的。以精神文化为指引的西方现代大学制度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就应结合自身实际,以自身的大学文化为引领,积极吸取西方高校较为成功的、拿来后我们也适用的现代大学制度,来不断健全完善自己的制度,同时也使这些制度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便于与世界高校接轨。在物质文化方面,向西方高校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则更多,更为广泛。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信息技术等均为大学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领域更是中国高校与西方高校在交流与合作中广泛涉猎的地方。这些领域的选择也应结合自身文化,选取能在自身文化土壤里成长的先进成分。

(三)文化输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成为21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在东西文化平台上,世界需要重新“发现东方”,发现中国文化的东方生态文化魅力;而中国也需要面对世界,“发现”并重释东方,读解自身的文化之谜,重建文化自信,形成良性互动式的文化输出,达到人类文化总体性平衡。这种“发现东方”的观点不仅针对外国人,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4]

1.“走出去”需要“酒”更香。“走出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较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达到较高水平时所呈现出的主要形态。“走出去”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不是所有的高校想“走出去”就能“走出去”。同时,也并不是只有高水平的大学能够“走出去”,发展程度一般的大学就不能“走出去”。发展程度一般的大学也可以“走出去”,也大有作为。只是“走出去”的难度相对大一些而已。国际化水平与高校建设水平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一些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由于态度较为积极,措施较为得力,宣传力度较大,国际化建设反而比水平较高的高校建设得更好。

2.“走出去”就怕“巷子”深。中国人不饰张扬的内敛性格会导致我们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宣传不够。中国一贯奉行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标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颇有些不适应。高等教育的交流,需要“酒”更香,需要“巷子”更浅,唯有如此,才能为他人所知晓。我们东方文化之所以未能为发达国家民众所熟知,除了我们的文化缺少挖掘整合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过于单一。

3.“走出去”战略要做好规划。不妨分步走,一年上一个台阶。大学国际化的“走出去”战略要纳入学校战略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分步骤实施。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走出去”战略要纳入区域战略规划,对区域内高校资源进行整合,打组合拳。尤其是一些发展程度不高的高校,独立“走出去”相对较为困难,更需要纳入区域规划来通盘考虑,这样,也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餐中分一杯羹。“走出去”更应纳入国家战略来整体规划,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各高校发挥自身特色,各展其能。

4.“走出去”战略还要注重文化输出的“请进来”。文化输出的“走出去”战略从方式上不仅仅是“走出去”,还有“请进来”。“请进来”是文化输出战略中最高层次,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境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要下大力“筑巢”,在“引凤”上下功夫。“引进来”的前提是需要有让人家学习的东西,从差异化竞争与发展的角度,发展程度一般的高校也是有可以拿出来的东西的,这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局部优势;营造与世界知名高校接轨的软硬件环境,让“引进来”的人不会水土不服;积极宣传自身大学文化,扩大国际影响力。具体说来是要健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学、管理队伍,建立完善的国际化特色专业课程及配套教材体系,建立国际化的科研创新体系,整合校内学科、师资及科研平台等资源,吸引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师、学者,尤其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科研团队来校建立科研实体,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一些优势学科尝试为国外高校培养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华,张春楼.文化视域下大学章程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

[2]黎志隆.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哲学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3(1).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整合:价值、方法与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4]王岳川.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J].东南学术,2005(1).

(责任编辑:武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0

收稿日期2015-1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发展定位研究”(JG13DB15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玉华(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辽宁大学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文化、高等教育管理;吉庆波(1976-),女,黑龙江大兴安岭人,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和大学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化大学文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留白”是个大学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谁远谁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