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4-13陈亚梅
⌾ 陈亚梅
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陈亚梅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困难重重,成效不显著,存在许多问题。只有认真地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才能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困难重重,成效不显著,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都相差很远,与课改前没有什么变化。只有认真地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才能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始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依然沿用上百年之前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对课程的看法,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要求,一直没有能够跳出传统的藩篱,有时甚至比前人还落后。教师常常把课本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害怕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害怕自己教学的知识点与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有偏差。因而采用“不讲不放心、高难度大容量、记忆重于一切、回答问题与教师的一致”等等,导致了讲不完的知识和题目,训练的反复与反复的训练,减不轻的负担和压力。部分老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老教师认为语文也就是教学生识字、能读懂文章就可以了。传统的观念得不到改变,语文课改工作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师资不齐,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实施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队伍。在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师的文化素质本身就不高,有相当部分教师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有部分教师是“民转公”而来,教师老龄化严重。对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感到无所适从,再加之自身又不愿意学习、进修提高,在语文的教学中,只图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对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无从谈起,他们已经习惯于老一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而导致了语文教学改革效果差的现象。
3.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缺少课改的必要条件 农村学校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有些偏远的学校公用经费只能保住学校的日常运转,无力添置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如:电教设备、教学挂图、课改资料等,教师的学历进修,外出观摩学习,参加培训等活动的经费缺乏,使教师的素质很难提高,再加之,大部分学校教师的编制紧张,学校实施大班额教学,有些班的学生多达70至80人,语文教师基本上是教双班语文并当班主任,工作量特别大,工作压力大,使得许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
4.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程序基本上是沿用了几十年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引入新课、作者及背景介绍、学习文章字词段、总结课文,布置作业。而且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中,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采用灌输式的方式给学生“灌”知识,学生仍然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教学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在提,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的答案也只能是按照教师备课中预设的意图回答。也有些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但等到讨论结束时,老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却不置可否,而是用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给于解答,于是全班学生的认识又都统一到老师的“标准答案”上来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受挫,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不合理 在农村学校近两年虽然配置了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的设施设备,绝大多数教师根本不会用,只是作为一种摆设,被学校的保管员长期地锁在屋子里;有的教师虽然使用,只有在公开课或者竞赛课中使用,有时整个一节课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而忽视了对文本的解读,对“双基”的把握,课堂上不仅教师手忙脚乱,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看似丰富多彩,看似热闹,其实教学效果不好。
6.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不匹配 现在的教学改革与实行的考试并不同步,政府评价,专家评价与社会尤其是老百姓的评价不一致。专家教授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改革理念,而考试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很小;教师也习惯用陈旧的观点来衡量学生,传统教学方法最能应对考试。以中考为例,义务教育7-9年级的课程安排中有社会和科学这两门,而许多的学校不开设这两门课,原因是中考中不考,如果开设肯定会影响其它考试课程的教学。因为人们在本质上追求的就是升学率,这一关键的评价可能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致命杀手。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再加上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实施课程改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对策。
当然,农村中小学语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
1.认真学习课改的理念,把握课改的本质 真正推行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观念问题,没有观念的彻底解放,没有用最先进的教育教育武装起来的人,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和唯一途径就是加强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把新课标的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平时多阅读课改方面的相关书籍,使自己的理论知识更扎实,并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学校要建立起奖励考核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使自己能胜任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2.搞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要搞好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培训计划,确保教师的学习时间和质量。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奖励考核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和学历进修,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业务部门要经常组织专家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召开研讨会,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之能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3.城乡结合,建立骨干教师帮扶制度 城市学校的设施、设备等条件优于农村;城市教师在教学观念、业务方面都要比农村教师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的城乡帮扶制度,让农村中小学要与城市学校携起手来。农村学校要主动组织教师向城市学校学习请教,城市学校把自己的骨干教师定期送到农村学校,将课改的新思想、新方法及时地传给农村学校,指导农村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使农村中小学语文课改工作迅速地提高。
4.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因此,新课程改革要强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学习”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新课程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不仅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还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有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它首先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
5.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提供环境支持 必须改革目前的考试和评价制度,在语文学科上逐步建立起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检查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制度。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在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时候,首先看他的办学思想,对改革的态度,看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评价,使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成为教育改革的引导力量和动力之源。第二,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教师的时候,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比如评价学生,就不能仅仅按照成绩,要按照其个性特长发展的程度,按照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程度以及他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状况来进行评价。第三,积极探求既能适应改革又能应对考试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要针对“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发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来设计评价的标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使考试与改革协调发展。这是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总之,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求真务实,课程改革也将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1]周正逵,《对当前语文改革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07
[2]放洪江,《新课改中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策略》,2009
[3]周光辉,《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D)2010、04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镇教育管理中心 7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