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
2016-04-13汪家跃
□汪家跃
(南京市江宁区建工局 江苏 南京 211100)
浅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
□汪家跃
(南京市江宁区建工局 江苏 南京 211100)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这些都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安全是首要前提,自然就离不开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兼顾。本文先是对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又阐述了进行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介绍了进行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环节。
建筑安全;安全监督管理;现状;主要环节
1 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概述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实际是一种行业执法,通过对有关行为主体进行执法监督,达到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工伤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的目的[1]。建筑安全,顾名思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为建筑工程竣工后,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这两个问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近些年来,相对比建筑物在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如楼房坍塌、“豆腐渣”工程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因安全问题产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更加频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加巨大,仅次于交通事故和采矿业。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但是对于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环节
2.1 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
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进行建筑安全的监督管理。一方面,他们要从宏观层面入手,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地方的不同特征,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惩戒措施,并加大对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从微观层面进行,如,检查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安全生存的证明文件、资料是否齐全;行政机关成立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小组,对区域内的施工现场进行流动监督,除了定期抽查以外,还要加强冲击检查;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时,认真细致,一旦发现存在违反安全施工要求的行为,要求停止施工、立即排除;此外,还要加大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妥善的处理。
2.2 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安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评价机构、咨询机构,以及生产监督鉴定机构[2]。作为中介机构,他们对于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更加具有专业性,可以为行政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支持,政府的监督无法面面俱到时,中介机构可以分担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还可以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施工的指导。
2.3 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作为投资人与直接收益人,对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是最直接的也是起到决定作用的。第一,建设单位在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时,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防止单位内部人员出现收拿回扣而与施工单位恶意串通的渎职行为。同时,要挑选时要注意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和过去的经验历史中是否存在出现过质量安全问题的先例,要挑选安全施工证明齐全,在行业内部口碑良好的单位。更不能只一味地挑选竞价低的单位。第二,建设单位在选定施工方后,要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充足,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材料的购买与设备的引进等。最后,还应该监督施工单位成立建筑安全检查小组,保证在施工现场随时进行安全监督。
2.4 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施工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直接建设者,首先应该在建设单位的监督下成立施工安全监督小组,培养或者引进具有专业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人才,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施监督。其次,通过正式施工前的岗前安全培训体制,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树立了安全施工的意识,并且掌握安全施工的操作标准,明白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有哪些应该如何避免。最后,在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把控中,应首先从材料和设备的选购开始,选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需要、材料质量安全标准进行选取,注意每一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好坏,不可疏忽大意。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问题突出、已经受到重点关注,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无论是行政机关、建筑行业的中介机构还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该切实采取措施,在各个环节把握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促进建筑行业向前迈进!
[1]张顺瑜.建筑工程中各方主体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J].建筑安全,2015,8:27-29.
1004-7026(2016)18-0061-01
TU714
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