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路径探析
2016-04-13刘寒春倪莉莉
刘寒春,倪莉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铜陵,244061
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路径探析
刘寒春,倪莉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安徽铜陵,244061
摘要:依据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要求,从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四个方面对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状况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指出了制约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总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析:加大文化投入,繁荣公共文化,形成城市文化凝聚力;实施文化产业升级工程,提高城市文化生产力;人才优先发展,实施“内培外引”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坚持文化创新,建设文化活力城市,加大城市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强市;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已得到公认。英国学者贾斯廷·奥康纳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1],卡西·布里克伍德以文化产业为视角对政府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2],查尔斯·兰德利认为文化产业对区域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作用明显[3],还有不少国外学者试图通过细化和量化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标准来揭示文化强市的内涵与实质。国内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聂瑞平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转型性、复杂性、增长性三大特点[4];胡慧琳认为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环境的研究,强调文化发展战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5];卫兴华指出建设文化强市,要立足各地自身特色,整体推进,不能千篇一律[6];花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了阐述,并提出了它的四大核心能力[7];冯子标、焦斌龙从文化产业建设模式角度出发,归纳了文化产业建设的六种模式[8];刘丽、张焕波等通过对某一城市或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案例分析,指出文化产业集群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9];孟建、孙少晶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应涵盖文化号召力、城市凝聚力、形象传播力、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同时还需考量文化产业政策、成长机制、产业链等因素[10]。《2012世界城市文化报告》采用了60多项指标,以全新的方式来评价分析城市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发展度和城市活力,不难看出文化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近年来,铜陵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居安徽省前列,但铜陵文化强市建设力度不够,文化软实力水平不高,如何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探索文化强市的最佳路径,进一步提高铜陵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已成为铜陵市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2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状况
依据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要求,从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四个方面分析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状况。
2.1文化凝聚力
文化投入指标:2013年,铜陵市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3.9亿元,在全省“861”文化产业项目综合评比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五位。
公共文化指标:截至2013年末,铜陵市公共文化设施新建面积达30000余平米,各类文体活动广场新增面积100000多平米,基本覆盖铜陵市全部城乡社区。城市文化社区项目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中获得“优秀”,“社区文化家园”和“农村文化墙展示”项目分别获文化部第十五届、十六届“群星奖”。
2.2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指标:2013年,铜陵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8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各类文化经营单位900余家,从业人员12000余人,文化产业值占全市GDP的2.6%左右。
文艺精品生产指标:铜学术研究的氛围较为浓厚,创办了本土学术刊物《青铜文化研究》,连续多次举办了国际青铜文化学术会议、“铜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等学术活动。
2.3文化创造力
从区域文化建设指标来看,铜陵市拥有丰厚的铜文化遗存,已成为中国冶铜史的缩影。铜陵市委、市政府已把主题鲜明的“铜文化”确定为城市文化,并坚持发展城市内涵,彰显城市文化魅力[11]。遗存保护亮点频现,“金山遗址”“师姑墩遗址”的发现,铜陵牛歌、钟鸣竹马灯、铜陵白姜制作技艺和传统铜工艺“失蜡法”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座城市铜雕塑在全国城市雕塑展上获奖,国际铜雕艺术园和城市铜雕成为铜陵的城市重要标志;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中国铜陵铜产品展以及安徽民俗文化节等文化盛会进一步彰显了城市文化的活力。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铜陵市率先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相继成立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完成了调整,改革新闻出版发行体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国有演艺团体改制并取得成效。
2.4文化影响力
文化品牌指标包括文化产品品牌影响力、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及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水平。铜陵市的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虽起步较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动漫和影视制作发展迅速。近年来,在政策的扶持及推动下,铜陵先后有安徽四喜铜娃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铜陵市七彩石影视动画公司等四家公司取得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并先后投资拍摄了《大嘴兔说故事》《大嘴兔说税收》等五部影视片。
(2)“数字铜陵”建设进展顺利。铜陵作为安徽省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城市,于2013年底完成了数字电视的全覆盖,“数字铜陵”“智慧城市”稳步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将继续推动铜陵经济建设和区域文化的发展。
(3)文化公司异军突起。铜陵百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软件出口、网络游戏运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是铜陵市诸多文化公司的典型代表。该公司研发的网游产品先后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超千万美元,是铜陵市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被列为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3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铜陵市虽已进入全省文化强市建设的先进行列,但依旧存在诸多不足。
3.1文化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文化资金投入相对不足。2012年、2013年文化传媒类财政支出分别为14940万元和11091万元,在全省16个地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2位和第10位,排名靠后[12]。
二是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铜陵市新博物馆尚在建设中,文化馆与等级馆标准有很大差距;图书馆在硬件要求上难以达到国家新颁布的一级馆标准;在皖中南区域能够发挥影响力的大剧院、主题文化园等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缺失。现有文化设施既无法满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要求,也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是公共文化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铜陵市图书馆承担了安徽省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但由于资金不到位,数字资源购置量较少,严重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整体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因图书馆配套建设不及时等缘故进展缓慢,区级中心设备和管理、服务亟待提高。
四是基层文化队伍力量薄弱。铜陵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定了四个正式编制,除大通镇以外,其他乡镇均未达标,日常工作都由社会事务办承担。专职村级文化管理人员严重匮乏,民间艺术领军人物缺位或后继乏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有待大力拓展,服务方式还要进一步完善。
3.2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发展急需提速
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2.6%,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只有10多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产业增加值的增幅落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也达不到省平均水平,对经济的贡献度较为有限。企业间同质竞争的状况时有发生,品牌意识淡薄,社会知名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13]。传统文化产业依然是主体,文化娱乐业比重较大,但规模和层次都有待提升。铜文化产业虽特色明显,但总量较小,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缺乏创新。新型文化业态类型主要集中在影视动漫,其他方面鲜有涉及。因此,文化产业亟需转型创新,提速发展。
3.3数据统计相对滞后,信息传递渠道亟待畅通
统计信息是人们了解情况、研究问题、作出科学决策和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据,一个行业的统计工作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的三重作用[14]。然而铜陵市关于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数据信息统计工作粗略,不够细致,且相对滞后,统计信息的模糊和滞后导致文化企业与政府难以作出科学定位和正确判断,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政府的规划管理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4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的路径
结合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总体目标和定位,从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四个方面提出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路径。
4.1加大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强城市文化凝聚力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当中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不断增加文化公益事业的财政投入,规范经费管理。保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增幅,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按照常住人口的人均标准纳入预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设立市、县两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采用单项补贴、定点资助、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措施,吸引和激励文化企业主动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并在企业创作、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倾斜,健全完善政府财政主体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模式。
提升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水平。树立文化民生理念,既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又关注城市总体规划。一方面,高起点同步规划、建设和验收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与新开发小区设施配套建设;另一方面,秉承“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原则,重点推进乡村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惠民系列工程,实现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全共享,社区文化家园上档次。进一步提高铜陵基础文化设施硬件水平,高标准建设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完成新博物馆建设,并积极申报中国铜文化博物馆,使之成为区域性的文化地标[15]。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丰富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开展全市社区和农村文艺调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艺活动“一社区一品”“一乡镇一品”的品牌特色。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整合学校、企业、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完成“城市文化社区建设”示范项目,高标准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弘扬“铜都精神”,形成城市新文化。保护并挖掘珍贵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新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宣传既传承历史又与时俱进、既个性鲜明又博采众长的“铜都精神”,增强铜陵城市文化的凝聚力。
4.2实施文化产业升级工程,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利用资源优势,抓住关键因素,把握重要环节,借助优势产业之力支撑、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以重大项目助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按期推进国际铜文化创意产业园、青铜帝国铜文化产业集聚区、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三期工程、铜都明清经典建筑园等10多个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其次,强化文化产业制度建设,对如何优化土地使用、保障扶持配套资金到位、加强保护创新成果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组建、文化产权交易的进行和投融资平台的搭建等,从制度层面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16]。最后,想方设法引进具备实力的投资者,进一步扶持开发凤凰山风景区、大铜官山森林公园等一批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优势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能推动相关铜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群,推出一批具有铜陵特色的文化产品和3~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铜文化产业项目,使铜文化产业贴上地域标签,成为铜陵市具有潜力的核心文化产业。
重视提升产品品质和标准,注重培养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树立和保护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培育城市新型化业态,推动并引导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衍生发展。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文化创新力;增加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逐步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着力培育骨干文化科技型企业3~5家,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7]。
鼓励相关文化企业实施创意驱动战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文化、旅游的相互融合,不断提升相关产业内涵;促进网络文化、广告会展等新兴现代传媒产业的发展,使创意开发、数字内容和影视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成为铜陵新的经济增长点。
注重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坚持“双百”方针,把握“两为”方向,优化创作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并扶持原创性文艺作品的创作。在项目选题上鼓励融入皖江流域民俗历史文化因素,跟踪选题、论证以及项目融投资的各环节,力争三年内扶持精品创作20部左右,做到“策划一批、生产一批、打磨一批、储备一批”,整体提升铜陵文艺创作水平。
4.3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
选拔专业人才,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队伍。健全各级管理机构,配齐人员,改变各级管理部门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文化专干不专业的现状;关注行政村和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以优厚的政策扶持业余文艺团体和相关社会组织,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积极响应和宣传国家“三支一扶”政策,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灵活用人机制,动员各方有志文化人才投身到基层文化宣传事业中,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基层文化队伍,尝试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服务平台作为本市艺术类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既能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又能对基层群众文艺骨干进行理论指导[18],实现双赢。
人才的高度聚集是文化强市建设的有力支撑。健全和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积极构建文化人才群落。一方面,善于发现和扶持本土文化骨干、民间艺人,宣传并推出一些本土文化名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利用本地高等教育资源,推进政、产、学、研相结合,共建创新教育平台,凭借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建设本土文艺人才高地,改革职称评审政策,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19]。另一方面,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宜居的环境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铜陵市在文化资本运营、网络软件开发、多媒体产业等方面人才极度缺乏,因此,应重点引进策划、经营、创意和管理人才,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一些创意设计大师和文化艺术名人在铜陵成立大师工作室,增强文化人才的集聚效应。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健全文化人才培育机制,改变以往重选拔使用而轻教育培养的现象;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扶持一批有专业文化、具备创新能力、会管理、善经营的文化经纪人和制作人。加强与地方高校合作,成立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人才培养交流,加大异地培训力度,多途径培养艺术人才。充分发挥海峡两岸铜雕艺术研究院的平台、资源优势,使铜雕艺术人才培养和铜工艺品加工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再上一个台阶,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创造力的一张重要名片。
4.4创新地域特色文化,加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坚持文化创新,必须要巩固和扩大铜陵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一方面,依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实施推进的要求,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进行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得到不断完善,由办文化转向管文化。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非时政类报刊社的体制改革,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组建新文化企业过程中,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大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以工艺品开发、报刊图书、影视娱乐制品市场的开发为工作重点,积极开拓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健全、完善文化信息、人才、技术等交易市场,使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实现有机高效的融合。
2013年,铜陵市被列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的试点,现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和现代媒体建设应利用这一契机乘势而上。秉承依法管理、科学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加快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范围广、互补力强、高效快捷的主流媒体舆论新格局。支持建设重点新闻网站,推进一批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的建设,培养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的骨干型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三网”融合。深入研究铜陵文化发展的现状,构筑并完善政府信息平台和城市文化传播平台,在方便政府决策与咨询、文化企业咨询与选择的同时,加大对铜文化及相关产业影响力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世界铜都”的对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大力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深入开展对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内涵的挖掘,不断推出高品质、强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将成为提高铜陵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核心问题。一要提升文物保护水平,落实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专项规划,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做好铜陵古矿采冶等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二要加大本地历史人文的研究力度,出版《青铜文化研究》系列图书,举办青铜文化学术论坛,合理规划铜文化遗存、开发现代铜工业旅游,建设一批能展现青铜文明历史的人文景点,尽快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资源。三要支持大通镇的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积极推进大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工作;建设凤凰山铜矿遗址公园、中华白姜文化园和凤丹综合产业园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大力宣传、保护铜陵的“非遗”项目,申报包括“传统失蜡法”等在内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0]。四要继续重视城市雕塑建设,使之成为铜陵的名片,塑造具有古铜都特色的“徽风铜韵”的城市风格。五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目前,铜陵市的文化品牌数量和影响力都有限,应立足于铜文化、白姜文化、凤丹文化等特色区域文化,将文化品牌的规划和评选等纳入整个城市品牌的创建工作体系之中,重点引导和鼓励铜陵文化品牌参与国家、省、市的名牌评选活动。六要继续通过文化节庆平台,拓宽对外交流思路,注重业余艺术团体、各类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出能彰显城市形象和魅力的铜陵城市文化产品,提高铜陵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5结束语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铜陵市立足自身实际,从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尤其是具有铜特色的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业态等方面来研究铜陵市文化强市建设,积极探索解决铜陵市以铜兴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最佳路径,努力构建以经济建设支撑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引领经济建设、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
参考文献:
[1]奥康纳.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EB/OL].[2015-08-15].http//www.mmu.ac.uk/h-ss/mipc/iciss/reports
[2]克伍德.信息社会中的文化政策与就业[EB/OL].[2015-08-16].http//www.recap.nl/cathy/pdf
[3]兰德利.作为一座创意城市的伦敦[EB/OL].[2015-08-17].http://www.info.gov.hk/cpu/english/papers/e-landry.rtf
[4]聂瑞平.关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2(4):21-26
[5]胡慧琳.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43-58
[6]卫兴华,侯为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理论探讨,2006(5):78-79
[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6
[8]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07:38-49
[9]刘丽,张焕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7-52
[10]孟建,孙少晶.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中国大陆5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对外传播,2010(3):38-39
[11]翟琨.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6):23-24
[12]2014年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8-10].http://zwgk.tl.gov.cn/web/XxgkNewsHtml/7585094 33/201512/758509433-201512-00019-257004.html
[13]周志平.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市[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2-84
[14]李炳仁.实施文化强市大战略构建现代国际大都市[J].新重庆,2008(4):43-44
[15]冯艺.建构重庆文化强市新平台:三网融合试点中重庆手机电视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传媒学院,2012:49
[16]2013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9-11].http://www.ah.gov.cn/UserData/DocHtml/1/2014/4/25/3669370345586.html
[17]余宏.关于培育发展铜陵市新型文化业态的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5):33-34
[18]周金生,方敏.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J].有色金属工程,2011(3):29-33
[19]代光举.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62
[20]黄志明.文化强市:引领助推城市的转型发展[N].宁波日报,2012-11-13(11)
(责任编辑:胡永近)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6)01-0040-05
作者简介:刘寒春(1979-),安徽庐江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网络文学的艺术嬗变及其审美价值重构研究”(SK2014A408);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经济社会转型与安徽省行业协会能动发展研究”(SK2015A76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专业”(2013zy114)。
收稿日期:2015-09-21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6.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