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精准扶贫政策评析

2016-04-13刘倩

山西农经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贫困户精准

□刘倩

(安徽科技贸易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精准扶贫政策评析

□刘倩

(安徽科技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和扶贫战略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理论探索和研究还十分有限。那么,剖析精准扶贫概念背后的内涵,价值基础、理论依据并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展型社会政策;贫困;精准扶贫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4.018

1 引言

精准扶贫是与粗放扶贫相对的一个概念。精准扶贫的概念首次出现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按现行的扶贫标准,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 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由此可见,精准扶贫工作是“十三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

任何政策的实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而任何概念的认识和深化也离不开对其概念本身所作出的相关探讨和阐释。那么,对于精准扶贫的内涵、价值基础、理论依据等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贫穷的根源来源于:不平等。卢梭认为不平等的起源无非两种:一种是自然上或者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或许成为精神上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处于劣势的人则没有。不难看出,卢梭的论断从贫穷者自身和外界两个维度阐释了不平等产生的根源。事实上,关于贫穷问题研究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学派林立如流行论、贫穷文化论、贫穷环境论,贫穷结构论。

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为之甚少,代表性的研究如黄承伟、覃志敏(2015)从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和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方面做出探讨;汪三贵、郭子豪(2015)从精准扶贫的含义、作用和实施的难点、工作机制方面做出阐释。然而作为我国攻坚扶贫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和全新的扶贫方式,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使得该项政策的实施能够高效有力的推进。因此,本文将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展开全面的讨论。

2.1发展型社会政策概述

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是一种整体性社会政策,是一类社会政策的总称。

发展型社会政策主要特征:第一,发展型社会福利是对于社会福利受助对象的态度和救助的方式的改变;第二,发展型社会福利在社会福利项目上具有生产主义或者说投资的取向;第三,发展型社会福利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政策方式,同时在政策设计上重视长远规划;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施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社会开支方面,发展型社会政策重视效率,主张社会福利项目的生产主义或者投资取向;在关于社会对象的态度上,试图促使福利接受者的自立自强;在组织形式上,主张政府、社区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制度主义模式。

2.2精准扶贫的概念和主要相关内容

2.2.1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精准扶贫的基本含义为,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的。

2.2.2精准扶贫的“村——户”模式。以往的扶贫政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存在最大的缺陷在于扶贫项目没有对贫困人口的瞄准,导致贫困人口在扶贫项目中受益有限,精准扶贫的“村——户”模式在此方面做出了改进即“五到村”和“六到户”。

2.2.3精准扶贫贫困户建档立卡“五清”。精准扶贫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是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户、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确定帮扶措施,实施动态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五清”,即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摸清脱贫门路,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提出帮扶措施,做到“政策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

2.2.4精准扶贫对贫困户的保障基础。致贫的原因无非两类: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细分来看无非以下几种:缺少致富门路、缺少发展资金、缺乏劳动技能、缺乏信息服务、饮水比较困难、家庭成员重病或者残疾、赡养老人负担重、子女上学负担重等。因此,进准扶贫对贫困户的保障基础通过“八有”来实现,即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基本农田、有增收产业、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有基本社会保障、家里有余粮、手头有余钱。

3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精准扶贫评析

通过上文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描述和精准扶贫相关主要内容的梳理不难发现精准精准扶贫政策与发展型社会政策具有多方面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如下:

3.1精准扶贫属于发展型社会政策

贫困意味着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社会能力的不足,意味着在生活上陷入困境,意味着扭曲发展和部分社会成员无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通过精准扶贫的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增加贫困对象参与经济社会的能力,改善生活状况,矫正扭曲发展,提高社会成员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因此,精准扶贫是典型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3.2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上具有发展主义取向

社会政策的发展主义倾向是指社会福利制度的开支以促使社会福利对象自立自强为目标,精准扶贫在政策的设计上天然的重视政策项目的发展主义取向。“六精准”保证了扶贫政策项目的实施具有针对性、扶贫项目对象的明确性、扶贫内容的差异性、扶贫方法的灵活性、扶贫效果考核的确定性以及扶贫保障的有效性。那么,针对单个确定的扶贫对象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可谓是“对症下药”,其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贫困者自立自强。

3.3精准扶贫政策的时代价值契合发展型社会政策

精准扶贫政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全面小康社会按十六大的标准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来界定,具体而言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最基本的的价值目标:人的尊严、平等和社会正义。毫无疑问,六个“更加”无不体现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三大价值目标,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政策的时代价值天然的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所倡导的价值目标相契合。

结束语

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期间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战略思想和扶贫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精准扶贫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其最终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的检验。首先,精准扶贫对象的瞄准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其次,扶贫资源精准瞄准扶贫对象存在诸多困难。最后,精准扶贫政策可能会政策失灵。任何一项社会政策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精准扶贫作为“一剂良药”不可能对所有贫困对象做到药到病除。

[1]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高修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社,2011:18

[2]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

1004-7026(2016)04-0032-02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7

A

刘倩,女,1988年4月,安徽蚌埠,硕士,助理讲师,安徽科技贸易学校,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