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浅析
2016-04-13李文建
□李文建
(河北香河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 河北 廊坊 065400)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浅析
□李文建
(河北香河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河北廊坊065400)
本文主要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为例,阐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针对性整改举措。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7.011
1 产业协同发展基本概念
产业协同发展主要是指子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形成了整个系统的整体行为,其起源于哈肯协同理论,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其整体行为不是子系统简单的叠加,而是产业间的协同分工,从而形成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是多个产业或者是多个子产业在发展中相互协调、配合的过程,是一种结构有序的过程,主要解决好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始终认清协同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实现协同共赢,对于京津冀地区产业来说,就是实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环境生态保护好。
2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实问题。虽然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有一些示范成果,但与其他几个经济发展圈相比较,还存在几个现实矛盾:一是行政匹配问题,北京、天津为直辖市,主要领导一般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河北的主要领导为正省级,权力的不同导致河北的发展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这个顶层设计出了问题,再怎么整合也很难成功,达到共赢,这就需要国家更高层面的统筹。
二是市场方面的问题。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不管是人才资源还是科技资源、人均收入等等与河北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要深刻的认识到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城市病”,缺水、缺电等基本矛盾凸显,河北作为环京津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可以作为京津的产业转移基地,但受行政级别、人才流动和项目阻隔的影响,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很难在大区域之间流动起来,这一点与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都有较大的不同。
三是生态方面的问题。北京天津的生态改善一定程度上需要河北的大力支持,甚至是经济发展的牺牲,但面对着河北本来就不发达的经济现状,面对着产业结构的转移,河北肯定无力承受北京天津施加的生态压力,导致河北根本无法履行生态责任。
四是文化方面的问题,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好的市场经济文化作为支撑,而且各地区的文化基本趋同,但北京和天津地区的主流文化是官场文化和行政文化,虽然在发展上,该地区可以比其他地区更好的享受到政策的照顾,但实事求是得讲,其内部的经济发展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区域经济没有完全形成。实践证明,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没有国家的强势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很难落地见效。
3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具体举措
一要注重环境保护。随着发展理念的改变,很多地区的发展已经不唯GDP指标,但这一点观点在京津冀地区流毒还比较深,一些地方甚至将环境保护部门定位为次要从属部门,未来的产业转移必须要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对于诸如水泥、钢铁、玻璃等产业必须实施强制性转型,让市场自行调节产能和质量,合理引导区域人口流动。
二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就工业规模来说,北京远远不如河北和天津,但要看到的是北京的创新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带动能力不容小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提升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能力。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两条:一个是实施政府主导下土地经济模式。该案例成功率很高,目前被广泛推广,就是财税、产值两地分成,在北京和河北交界处划出一块地块,搞成新兴产业园,双方积极性都很高。另一个是双方以工业园区的形式共建共管,比如说可以做大做强北京中关村这个牌子,在河北、天津等地建立分区,从而更好的引导其在天津河北的合理布局。
三要加大新兴产业试点示范。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建立区域创新试点示范,对于诸如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必须借助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相对配套,需求端支持较好的优势,先发实现发展优势,在创新科研方面,要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确保投资效率。一些企业就可以形成在北京设计研发,但在河北生产的分工协作。
结束语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涉及的点多面广,需要全维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存在瓶颈和具体举措,并统筹结合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方,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孙虎,乔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5,07.
[2]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9.
1004-7026(2016)07-001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2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