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调查

2016-04-13王波

山西农经 2016年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管理工作

□王波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调查

□王波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有很多,现今,根据一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内部建设进程较快,并且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发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内部网络环境,这也代表着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由实体化到网络化的时代变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数字网络化的图书馆建设已经通过原有的实验型阶段逐渐地开始迈向实用型阶段,同时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对于这种状况来说,还将一直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创建与施行起到相应的参考帮助。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调查

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现状进行确切的了解是对机制展开实施与创新的基本要求。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共享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自身主观能动性,不仅满足了高校对于图书馆的基本需要,更是极大地帮助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对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共享组织及共享机制进行创建时,需要严格地注意在监督保障和政策保障方面都要有所创新和改革。为了更好地保证图书馆的主观能动性,我国需要创建出更为科学系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将原有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和改进,进而将实践性更强的共享机制建立出来。

1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图书馆自身的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图书馆自身的管理制度也称内部控制制度,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图书馆开展运行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包含了图书馆正常运行和图书管理的整个规范化流程,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以及相对应的奖惩措施。从其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现状来看,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也是产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问题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图书馆内部的执行能力受限,正常运行和管理中错误的发生率也会明显提高,一些相关问题也会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使图书馆整体运行受到滞涩,服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图书馆对于用户使用环节的不重视,对用户需求的不了解都会制约图书馆的进一步正常运行和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书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图书馆的锋利武器,图书馆的运行活动如果缺少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就如同没有武器的剑客,也就称不上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了。

1.2图书馆缺乏对市场的全面调研和分析,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将大大影响到图书馆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就我国目前数据化信息行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情况来看,通过信息的传播,仅仅实现了数据化信息的转移,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数据化信息作用。图书馆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仍旧欠缺,没能充分地利用这种跨区域的信息平台,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

1.3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改革理念重视不够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是由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过渡而来。很多高校中的图书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较大,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不强,并且高校改革者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高校发展的经济效益层面,这就严重阻碍了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的发展。由于一些高校对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监管的不重视,导致在招收图书管理人员时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上,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难以顺利普及。图书管理工作是一个高校图书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系统,所以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的专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高校中所招收的能力差、素质差的图书管理人员,在各个方面都将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造成较坏的影响,是高校在图书管理工作方面非常大的隐患,而这样的问题就是由高校对此的重视不足所引起。

2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图书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含了图书馆运行活动的全部内容,因此,完善的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图书、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图书馆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明确划分出图书馆各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形成责任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机制,将图书馆管理职能下放到每个员工身上,员工与员工之间要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关系,分工合作,保证步调一致。同时,图书馆还要聘请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对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整理和监管,强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力度。图书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和图书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从图书馆的管理者到普通的图书管理人员,都要明确图书馆的整体图书管理计划,并按照图书馆内部规定,严格执行,图书管理任务也要分摊到个人,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2.2调整图书馆经营模式,重新树立图书馆品牌

图书馆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模式,不仅要准确并且迅速地对时代变化作出反应,而且要从正常运行到图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抢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水平,还可以为图书馆赢得更大的功能强化。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轨,必须调整图书馆原有的运行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其他数据化信息品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方式,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眼光放到当下的流行趋势当中,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用户进行在线交流,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可以向数据化信息的图书馆学习,但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运行模式。

2.3重视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管理理念

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推广,对于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高校要想全面落实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就要转变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充分重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当前的应用背景下,并不仅仅是图书馆部门的工作,而是涉及到整个高校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系统。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顺利运行,提高图书馆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也要提高风险意识,保证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安全。因此,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管理理念,对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进行严格的规范,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环境的创设,来逐步形成图书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的良好风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高校重要的战略管理手段,图书管理工作加强实现了高校战略目标的固化和细化,并且有利于使高校全过程的、全方面的对整个校园进行控制,令高校的经营目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同时也可以利用预算监控将高校及所处环境中遇到的机遇与威胁充分发掘,从而使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图书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相关改革政策和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将实际工作情况与图书管理进行对比与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手段,进而完善高校图书改革系统,达到整个图书管理目标的正常进行。

[1]杨帆,王毅超.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4:238-239.

[2]李铭.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现状的调查[J].图书馆研究,2014,02:31-34.

1004-7026(2016)01-0098-01中国图书分类号:G258

A

本文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1.67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图书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图书推荐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