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本的畅销元素、内在特点与教育价值

2016-04-13李爱秋韩汶言张英贤

关键词:绘本儿童教育

李爱秋,韩汶言,张英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儿童绘本的畅销元素、内在特点与教育价值

李爱秋,韩汶言,张英贤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

早期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儿童早期阅读最适宜的图书形式是绘本。绘本销量的增加显示出早期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某种绘本热销不等于被适宜的人群选购,也不等于该绘本的教育价值已被充分认识和挖掘。通过借助图书网络销售的热销排行榜,归纳畅销儿童绘本的畅销元素,并对适宜早期儿童阅读的绘本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的利用和回归做出分析。

儿童;绘本;畅销元素

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材料有很多,图书、图片、录像带、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片、符号、标志等,凡是摄入儿童眼界中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带有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均可以作为儿童读物。儿童绘本因其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交织融汇成为最适宜早期阅读的图书形式。近年来,不论是国外引进绘本还是本土原创绘本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阅读者,儿童读物销量的增加,显示出早期阅读受到更多的重视,但是,如何从浩瀚书海中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阅读的优秀图书,以及如何认识其内在特点并有效发挥教育价值,成为业界关注的新问题。

一、儿童绘本的畅销元素

随着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儿童绘本的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购买渠道。统计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人在网络上购买图书。本文以2011~2015年某大型网站的儿童图书销售排行榜及消费者网评热点为数据来源,对热销前十名的儿童绘本做了相应分析,得出以下畅销元素:

一是性价比。购买儿童绘本要求性价比合理,印刷无异味,纸张和装帧适合低幼儿童玩赏的安全标准。多数消费者认为目前网络市场上的儿童读物价格相比实体店更便宜。装帧方面,担心过硬或者包装质量不好的儿童读物会伤到孩子,消费者首先会考虑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选择装潢好的绘本。

二是有益性。从畅销绘本的主题类型分布来看,消费者偏向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书。很多家长都非常关注儿童读了书后学会了什么。有家长认为,一本好的儿童读物应该在有趣的同时,又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能引发孩子的思考。同时,家长也注意为不同性别的儿童选择不同类型的绘本。家有女孩子,家长们会偏向选择童话、手工类的儿童读物;家有男孩子,家长们会偏向选择科普类的儿童读物。

三是助学习。经典故事童话和科普百科及益智类绘本最受欢迎。销售情况显示,儿童绘本是销售比例最高的儿童读物,其中,故事童话类绘本销量平均占比约为40%,科普百科类绘本约占35%,益智及其他类约占25%。尽管儿童绘本的教育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消费者对绘本教育价值的追求更多地偏向益智和儿童的认知学习。

四是推宣传。儿童绘本的网评、图书推介会对消费者产生直接影响。网络图书销售分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路径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买绘本时通常会借助搜索引擎查看绘本的装潢样态,也会习惯性地把图书介绍以及网评反馈信息作为选择参照。

二、适宜儿童阅读的绘本特点

绘本是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儿童绘本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体现了时代特点,也呈现出娱乐性、观赏性与教育性的不同追求。如今,儿童绘本不仅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内容载体,也成为了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流行儿童绘本的畅销情况表明,大众消费更容易受市场影响,而对适宜早期阅读的、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绘本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点的认识不够充分。

(一)绘本的主题精神——体现积极与正向的价值追求,重在陶冶情操

绘本的主题是情节、角色与背景结合而成的意义整体,是作者对生活、价值观、信念、社会或人类行为的情感感受,是故事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个故事,主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有多个层次或多个方向。适宜早期儿童阅读的绘本,必然要兼顾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需求,主题内容围绕时代和社会倡导的正向价值观,通过展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情节来陶冶儿童的情操。

儿童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将祖孙二人的情深意切、爸爸的百变形象及妈妈对孩子的无限爱意明确呈现,让儿童切身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互动。《大卫,不可以》中的妈妈列出各种各样的“规矩”,把现实生活中成人明令禁止的行为,从简单地说“不”变换成借助故事与孩子达成共识,使儿童得以避开逆反收获掌握规则的乐趣。《月亮的味道》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实现小小的愿望,让儿童体会到合作之后的分享更幸福。

(二)绘本的故事灵魂——情节发展引人入胜,充满无限趣味

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路线图,它将故事中所发生的事件有序串联,引领读者在循序渐进中体会故事所要传达的意境。绘本需要讲故事,情节是叙事的灵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分析、综合推理能力逐渐增强,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更加富有渗透性。有趣的故事情节能让儿童涉入其中,感觉到冲突的发展,了解高潮的产生,并对故事的结局有所回应。

《活了100万次的猫》在开篇之处便设置悬念,点燃儿童探索“为什么猫在死掉100万次中从未哭过”的动力。作者将猫活过的100万次经历娓娓道来,每一次的死亡,都会让儿童对猫的下一次重生充满想象与期待,让儿童接受“生命意义”的洗礼。《月亮的味道》采用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情节依次展开。“品尝月亮的味道”符合儿童用嘴巴去探索世界的生长规律。动物们都想尝尝月亮的味道,只有小乌龟决定爬上山顶试一试。随着其他角色的依次出场,形态各异的动物们采用叠罗汉的方法终于咬下一片月亮。故事主题虽然单一,但其情节发展却牢牢抓住儿童的心理,趣味十足。

(三)绘本的画面设计——创作风格特色鲜明,富于审美体验

图画是视觉媒介,帮助“讲述”故事内容。绘本的构图是创作者对画面布局所做的安排,包括主角、配角及各种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动线、视角、运镜、比例等,表现角色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色彩的运用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各种质感、光线明暗、浓淡厚薄,动作和造型的变化则可以展现出角色表情和内心活动。整体画面设计牵动读者在视觉与心理上的感受变化与情绪共鸣,能使读者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体验到美的感受。

《让路给小鸭子》选用了咖啡色调的色铅笔画,颜色虽单调暗淡,但作者仅用一支笔就勾勒出饱满柔和的角色造型,角色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细节的刻画,将其内心独白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一粒种子的旅行》和《大卫,不可以》抓住儿童色彩感知觉的发展特点,除了使用红、橙、黄亮度较大的颜色以外,加入蓝、绿等颜色来丰富画面。《爱心树》用极度简约稚拙的线条造型,以单纯的黑白色结合勾勒出故事的一点一滴,简单却极具艺术感染力。

(四)绘本的图文节奏——文字繁简与构图形成合奏,由视觉发动感受

图画传递视觉感受,而文字则可以将图画中的情景细腻地描述出来。图与文的位置编排会影响绘本的阅读效果,两者的内容关系更是绘本魅力所在。文字在绘本中扮演了穿针引线的角色:或描景、或叙事、或论理、或抒情,与相应的图画配合,文图的结构设计不只在于传达故事信息,还要创造出图书的节奏感、音乐性,形成交响效果。

《爷爷一定有办法》和《猜猜我有多爱你》属于图文同步型,图画和文字同时叙述故事,且两者一一对应,文字的作用是对图画的进一步解释、渲染与描述。此类型较适合于亲子阅读,儿童看图、成人读字,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的双重刺激,帮助儿童理解与记忆故事内容。《我爸爸》属于图文互补型,图义不完全,需要配以文字叙说及角色对话,静止的画面才能瞬间变活,充满灵性与动感。掌握好图文的节奏关系,图与文各司其职,才能使阅读实现由视觉通达到心灵的效果。

三、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回归

早期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认知过程。阅读让儿童获得所处世界的信息,并在思维和观察的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理解和个体表达。这个过程对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绘本教育价值的回归,就是要充分认识绘本的内在特点,由外而内发现其对儿童发展的真正意义。

首先,养成儿童阅读兴趣是绘本阅读的初始目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着好奇心强、兴趣支配认知过程的心理特点。兴趣是儿童主动获取知识的原动力。为儿童选择阅读绘本,与其关注儿童能掌握多少知识,不如去关注儿童是否对其感兴趣。兴趣可以带领儿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靠近,慢慢爱上阅读,并通过专注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其次,主题内容联系儿童生活世界是绘本的核心要义。教育原本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现实的教育离儿童的生活愈来愈远。知识蕴藏在书中,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不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是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能让儿童感兴趣的、易于理解的故事内容一定是儿童经验过的、与儿童的生活经历有关联的事物。源于儿童生活世界的绘本,能使激活原认知,建立起新旧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有价值的个体观念。

再次,故事情节预留想象空间是铺陈绘本的有效途径。儿童早期思维非常活跃,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阶段。绘本多变的外在形式与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了儿童的兴趣,但是,他们在阅读中常常会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思维的左右。故事情节的设计要讲究能使阅读者发散思维,与情节共起伏,根据故事发展的线索,创造性地做出新的逻辑判断。能激活儿童想象的故事情节,既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又培养了儿童的创造性。

第四,绘本风格设计富有美感是提升教育品质的丰厚基石。鲜艳明亮的色彩语言符合儿童的视觉特点,有利于幼儿色彩感知觉的发展。有研究表明,6岁前的幼儿偏爱亮度大的红、橙、黄色。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不用文字,只用绘画来讲故事。优秀绘本可以通过富于美感的画面,配以精致的版式及设计独特的封面、扉页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感悟到故事内涵的美,更能享受到外在装饰的美,得以从美的感受升华到美的表达。

第五,沟通情感世界的陪伴阅读,是发挥绘本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儿童自主阅读是阅读教育的既定目标,而自主阅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儿童来说,最满足的心理感受来自于成人的陪伴。亲子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给予儿童安全感和情感安慰的有效方式。研究表明,获得安全依恋的儿童在阅读时会较多地注意阅读指导,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会提出较高水平的学习要求。

儿童期是认知启蒙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儿童而言,绘本阅读能够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和趣味才是最重要的。绘本在儿童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了丰富多彩的联结,帮助儿童认识所处的环境,激发自身蕴含的能力。儿童阅读的教育价值回归有赖于成人世界对绘本教育属性的开发与认同,更有赖于对儿童本体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论是成人选择绘本、利用绘本教育儿童,还是创作者、出版者生产绘本,都应该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以“儿童本位”为行动指南。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祝士媛.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林美琴.绘本有什么了不起[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5]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武亮)

李爱秋(1967-),女,辽宁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课程研究。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早期儿童文化产品供需状况的社会调查”(项目编号:L14B WJ013)和2015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绘本阅读行为与早期阅读指导研究”(项目编号:JG15DB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10-29

G613

A

猜你喜欢

绘本儿童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绘本
绘本
绘本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