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对“世界二重化”理论的破解
2016-04-13石峰
石峰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哲学动态
马克思哲学对“世界二重化”理论的破解
石峰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西方传统哲学从产生之日起,应该说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世界二重化”这个内在线条。“世界二重化”理论是指西方传统哲学关于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即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两个世界。总体上讲,“世界二重化”是由于以构建“概念”为核心的“本体论”所造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不仅以“世界二重化”为理论建构核心,以“现象”与“本体”的非同一性为逻辑基础,而且其哲学的主旨在于证明“概念世界”的“真”。马克思哲学破解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世界二重化”理论,在于它立足“世俗”基础证明“概念世界”的“虚假”,从“实践”基础上,解决了“现象”与“本质”同一的问题。
马克思哲学;世界二重化;现象;本质
一、何为“世界二重化”理论
西方传统哲学中确实存在着两个世界的划分,一个是我们可感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感的、理性的、本质的世界。这种划分是由传统哲学本体论诉求的理论本质造成的。本体论作为纯粹的概念演绎理论,其核心概念为“是”“存在”,并以此为基点,通过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构筑一个完整的哲学原理系统。所以,“世界二重化”从实质上讲,就是运用概念构建一个与经验世界相分离或先于经验而独立存在的一个超验世界。这个超验的世界,在柏拉图那里是一个纯粹客观概念的世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纯粹形式的世界,在基督教哲学那里是一个神的世界,在近代理性主义那里是一个主观思维的框架,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绝对精神的王国。从方法论上讲,“二重化”理论建构过程采用的是逻辑的方法,运用逻辑推演的方法将概念间的一切关系展示出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不需要经验事实,只需要符合逻辑。也只有运用逻辑的方法,才能使处于纯粹理论范围的概念间的真理性得以可能。最初的逻辑是形式逻辑,康德哲学出现了先验逻辑,也属于形式逻辑范畴,到了黑格尔发展为辩证逻辑的方法。“世界在思维中的二重化是人类以哲学的方式认识世界的产物,又是哲学产生的标志。”[1]世界二重化是在人类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后,借助逻辑概念方式在思维中将现实世界二重化。“二重化”顾名思义是划分为两个“世界”。就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又设定了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概念的世界”。由此可见,“世界二重化”理论是依赖于概念论和逻辑学发展而形成的。
将世界二分为经验的和超验的两个部分,本质上是源于人的形而上学本性。“人是一种从不满足于既有存在,总在追求未来理想存在的一种存在。这通常被称作人的形而上学本性。”[2]两个世界的划分就是以探寻对象之外和之上的本真存在方式,来表达人的形而上学追求。所以,西方哲学从最开始就将自己的使命定位在探求现象背后的最真实的、最普遍的、最一般的存在。“是”和“存在”正是这种哲学表达方式。因为,从语言学角度讲,“是”或“存在”是普遍性最高的词,能够涵盖一切东西。进一步讲,也就是说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是”或“存在”来表达的。但我们在表达一个最简单的意思“s是p”时,这里的“p”就成“存在”了。这里的“存在”不仅仅指向当下的、可见、可触的存在,还可以指向过去存在或将要存在的东西,甚至也可以指向概念或只是思想上的一种虚构的东西,甚至表示“无”的概念都属于“存在”的范围。按照亚里士多德“种加属差”的定义方法,“是”是最高的概念,它本身不可被定义。这样,哲学家就将“是”“存在”改造成了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概念范畴,它内涵最小,外延最广。这样,“是”表达了西方哲学特有的形态,是与感性的、多变的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超越一切的、永恒的实在。这样,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中,在本体论的视域下,世界被二分为以“是”为核心概念体系构建的超验的、永恒的、本真的一个世界和经验的、现象的另一个世界。
整个西方传统哲学不仅以“世界二重化”为理论建构的核心,而且其哲学的主旨在于证明“概念世界”的“真”。
二、“世界二重化”理论的表现形态
西方哲学中,最初的“世界二重化”理论的代表形态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和现象两个世界。柏拉图认为,现象界是非实在、不真实的,理念则是真实的实在。理念是事物的原型、模板,更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现象是对事物的模仿。理念界与现象界有本质区别,独立处在现象界之外。现象界的事物因其“可感性”而成为多变易逝的,理念则因其“可思性”而成为永恒常驻的本质。柏拉图从如何划分两个世界、如何认识两个世界、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世界二重化”理论进行了详细阐释,这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关于两个世界的理论,是传统本体论立论的依据和不可缺少的基本观点,从柏拉图到黑格尔西方主流哲学家的体系就是以这种两个世界分离的理论为前提的。柏拉图的“理念论”首次提出了在经验现象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而相对于经验现象世界的变化无常和虚假性而言,另外一个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真理的世界,那是一个概念的世界。这样,世界首次被二重化为“概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两个世界。两个世界本质上是不同的。柏拉图主义之所以能为神学所利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这种哲学也是高高在上的,它有一个与现世隔绝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在艰苦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对理念本体论做了不断的完善,实现了从追求智慧的方向转到了追求知识的方向,从注重人自身的修养及能力的开发转向到对外界事物本质的把握,从而开辟了一个区别于感性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理念世界。为概念的逻辑演绎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基督教神学作为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神学,从根本上说是与哲学相抵触的,然而它居然接纳了本体论,并且允许本体论在神学的樊笼里发展、成熟起来,这正是利用了本体论的彼岸性的特点。这种哲学采取的方法是从普遍的理念推出特殊的理念,其最普遍的理念就是“是”,神学中用以指称上帝。而马克思对“世界二重化”的批判和解构,就是从对宗教本质的批判开始的。
近代知识论视野下,“概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两个世界划分的方式,必将由于主客体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被“自在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划分模式所取代。近代知识论认为,“假定了知识的素材作为一个现成的世界,在思维以外自在自为地存在着,而思维本身却是空的,作为从外面加于质料的形式,从而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思维才获得内容。并从而变成实在的知识。”[3]知识将是两个部分的生硬的组合,其中,作为对象的内容和质料,其现实性不需要依赖于思维,是自身完满的;思维则不然,思维必须依靠对象和内容才能使其成为可能,思维与对象的一致就是真理,并且,为了获得这种一致,思维就必须适应和迁就对象。由于形式与质料、思维与对象的严格划分,使思维永远无法走出到自己以外,思维的内在性,限制了其界限,对象作为自在之物,永远是在思维的彼岸世界。美国学者麦克尔·路克斯在《当代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这样论述:“当人类用其概念结构表象世界时,该概念结构一直是关于世界的人类思想之中介,依他们所见,为了思考外在于我的认识能力的事物,我必然运用这些概念来把这个事物表象为这样或那样,把此事物表象为从属这一类,或者以某种方式表征它的特点,这样,我所理解的不是独立于我的思想的自在对象。我所理解的乃是被我概念化的或者所表象了的对象,因此,我的思想对象至少一部分来源于我的思想过程中启用的概念的或表象的机制。我所获得的不是自在事物的自身,而是我讲述的故事内的角色或者我绘制的图画中的对象。”[4]这样,世界被二分为“自在世界”与“现象世界”。
世界由二分为“现象界”和“概念界”转变为二分为“现象界”和“自在界”。在首次二分化理论中,由于“现象界”的变化莫测、琢磨不定而被划定在“真理”界限之外,而“概念界”由于依靠理性能够准确把握而成为“真理”的内容。在二次划分中,由于“自在界”无法进入认识的视域而被隔离在“真理”之外,而“现象界”则由于能够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成为“真理”的内容。而这种划分的转变源于近代知识论视野下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三、“世界二重化”理论在西方传统哲学内部面临的解构危险
虽然说,西方传统哲学是立足在“世界二重化”理论基础上,但是,并不是说哲学家没有意识到“二重化”给哲学本身带来的困扰。对“二重化”理论的首次批判来自于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二重化”理论所设立的两个世界的划分导致了哲学理论上的一系列困难:第一,理念世界如何被认识?第二,理念世界如何作用于现象世界?第三,真理问题如何被认证?这些成了后来西方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的争论,形成了西方哲学的特殊的问题和表现形式。亚里士多德本人对“理念论”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质疑:若说知识真是天生而有的,那就很奇怪我们不知道自己具有这种伟大的知识。这一切充分表明,亚里士多德是反对两个世界划分的。所以,亚里士多德承认只有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亚里士多德哲学不同于柏拉图哲学的超验前提,而是将经验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他的哲学立足于现实世界,即使他也不断做出“向上”超越的探索,但他从不认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纯粹概念性质的理念世界存在,更不认为理念世界的“真实”是通过纯粹概念间的推演而达到的。亚里士多德虽然承认只有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一个世界,但是却对这个世界做了物质和意识、存在和观念、现象和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划分。这样,亚里士多德一边批判“现象界”和“概念界”两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却又在另一个层面上构建了“形式”和“本质”两个世界,这为知识论视域下的“现象界”与“自在界”的划分做了理论铺垫。
康德对于这种由脱离经验材料的纯粹理性概念的推论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是与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毫不相关的。他的这个思想见于他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的批判。这个证明从上帝是最完满的“是”为前提,这样的“是”应该包含(作为“所是”的)“存在”,所以上帝存在。康德说,这样推论出的“存在”和我口袋里一百元钱的“存在”并非是一回事,前者只是一个逻辑规定性,后者则会影响到实际的经济状况。另外,如果我们有两个纯粹理性概念构成的相互对立的假设,我们可以分别对他们做一番符合逻辑的推论,然而他们却是相互矛盾的,这便是“二律背反”的现象。康德揭示了形式逻辑的局限,也把西方哲学两离的形态特征明白无误地暴露出来了。
但是,康德依然在“世界二重化”的理论立场上前行,并将世界重新二分为“物自体”和“现象”。所谓“重新”,是指在康德这里,超验的概念被标志人先天而具有的认识能力的先验范畴所替代,当这些范畴用于整理经验材料时,便可做出科学知识;当这些范畴脱离了经验材料,进行纯粹思辨的演绎即所谓先验逻辑的演绎,便不免产生二律背反等种种谬误。因此,他主张限制人的理性能力的运用,勿使超出其对经验材料的整理。超出了现象界的自在之物,是人所不可知的。这样,作为纯粹原理的超验概念就被放逐到不可知的自在之物里去了。
黑格尔对于近代哲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所导致的“自在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划分也持批判态度。黑格尔认为,意识及其对象是不能分离的,把意识或思想当作是自在之物之外的态度是错误的。黑格尔用辩证逻辑对形式逻辑进行批判,指出形式逻辑的根本弊病在于形式与内容的分离,而辩证逻辑是既具有形式又有质料的统一,它就是“客观思维”,是“纯粹理性”。逻辑既然统一了形式和质料,那么作为客观思维,它就不再是主观意识(形式)和意识对象(质料)之间的对立,而是二者的统一。大致来说,黑格尔就是这样通过对逻辑的“改造”,企图克服西方传统哲学的“世界二分化”局面。
四、马克思对“世界二重化”理论的破解过程
(一)以宗教批判为起点,破解“世界二重化”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对“世界二重化”理论的批判开始于对宗教的批判,揭示“概念”世界的虚假。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5],费尔巴哈的最大功绩在于将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费尔巴哈深刻分析了宗教世界分离的原因,宗教将自己从世俗基础中分离出来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宗教的分离根源于其世俗基础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5]134由此可见,马克思在《提纲》中,对“宗教世界”“概念世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世界二重化,本质上源于其现实基础即“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现实基础的自我分裂折射出了“现实”与“概念”或者说“世俗”与“宗教”这样两个世界。而现实基础的自我分裂又由于人自身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而导致。所以,只有解决人自身的自我分裂,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解决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也才能彻底解决世界的二重化。
(二)以语言批判为路径,揭示“世界二重化”的秘密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解析,揭示出“世界二重化”产生的秘密在于特殊的哲学语言。西方传统哲学家运用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将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从而也把语言变成一种独立的王国。正是由于“语言”和“思想”具有了脱离“生活”的这种独立的力量,才是世界二重化为“现实”和“概念”两个世界。思想既然脱离了现实,“那么怎么才能使思想和现实得到沟通呢?”他们认为,关键在于,“思想从根本上就不应该脱离现实”。“哲学家们只要把自己的语言还原为他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通语言,就可以认清他们的语言是被歪曲了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就可以懂得,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5]159马克思通过对形而上学语言实质的剖析,批判“二重化”理论的实质在于思想与现实的脱离。
(三)以“生存实践”为基础,探索两个世界融合的方式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5]136。他从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出发,不再满足于理论内部的批判,而是结合社会实践,通过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诉诸于比“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改造世界”。马克思所指的世界,是“属人”的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参与的经验的世界。马克思以“生存实践”为基础,重新解释人生存层面所具有的感性经验性质,赋予“世界”以时间和空间维度,在空间维度上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问题、人与人共生共存问题;在时间维度上敞开了人由当下的异化生存走向未来的自由生存之路,“他也就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真正打通了经验和超验、形上和形下、此岸和彼岸,消解了他们外在对立的假象。”[6]
[1]顾晓峰.世界的二重化与哲学的演化——对“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考[J].哲学研究,1989(8):41-45.
[2]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141-142.
[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31.
[4]麦克尔·路克斯.当代形而上学导论[M].朱新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6]张曙光.生存之维:经验视域与超验视域的分化与融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0(1):31-39.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n Dual World Theory
Shi Fe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Administration,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6)
Since the birth of western traditional philosophy,Dual World Theory has been the nature of it at all times.In western traditional philosophy,Dual World Theory refers to dividing the world into Phenomenal World and Substantial World.Overall,the Dual World Theory stems from the concept-centered substantial theory.All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philosophy not only regards Dual World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but also takes non-identity of phenomenon and reality as the logical basis.The aim of the philosophy is to prove the concept world really exists.Marxist philosophy interpreted Dual World Theory on the basis of common customs to prove the concept world as false,and it solved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between phenomenon and nature.
Marxist Philosophy;Dual World;phenomenon;nature
A 81
A
1674-5450(2016)03-0007-04
2016-02-15
石峰,女,辽宁辽阳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赵伟责任校对:王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