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研究

2016-04-13邓静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皖江职教职业院校

邓静芬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研究

邓静芬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8000)

职业教育集团将具有资源禀赋相似性的主体结合在一起,实现主体之间资源的共享,在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皖江城市带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人才贡献。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其发展必然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探索其中内在的机理无论对于教育模式本身还是对于宏观的经济发展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

在政府的意见指导下,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其中到2010年就形成了10个职教集团,集团融合相关职业院校以及企业和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密切了学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共同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了对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借用这种教育模式,未来的职业教育将提高办学的效益,加强院校之间资源的利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与智力支持。

1.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及特点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因为职业院校自身实力有限,为达到院校之间资源的共享,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优势互补,进而组成相互合作的教育团体。职业教育集团正是在这种求合作促发展的教育环境中诞生的,它主要是由职业教育发展实力较强的院校主动发起,由市场中的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组织、相关院校共同组成一种新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1]在职业教育集团中,院校之间在共同的培养目的下制定了具有集体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在合作过程中由规范来引导集团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行为。

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中由于是以集团内部主体的自愿成立的,因此对发展的方向具有共识性的认知,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共同的目标。同时在以职业教育集团的发起者为核心的合作中,尽管合作的主体较多,主体发展模式多样,但是合作进程中能够实现相互的沟通,建立问题解决的机制。在集团内部没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性指导,而是以一种协商平等的态度来管理。

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教育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2]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呈现的是碎片化的发展模式,发展的协同作用不强,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地区的人才优势未能发挥出来,为了将地区的人才优势发挥出来,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力推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实现合作,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搭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职业院校之间以及职业院校和行业间实现相互的合作,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合作的跨地域模式,具有相关联的职业院校在合作目标的驱动下实现合作。同时因为在合作中主要是以某种类型为其合作的交集,因此合作的类型较为单一,没能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特征,在对社会的对接上不能体现出复合性。[3]由于在合作中职教集团的联结是以共识性的约定为基础,在联结上不具备强制性,由此带来的是联系不能够常规化,在某些利益具有冲突性的环节中很容易导致集团成员之间的离散。

2.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集团内部协同度不高,整体性不强

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中只有实现合作主体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优势互补才能实现降低发展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而在实践中,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主体主要是相互间的简单合作,在资源的整合方面并未走向纵深阶段。[4]因为职业教育集团在组建之时就是成员之间的自愿行为,在没有形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协议规定情况下,集团就缺乏具有强制性的管理机构,同时也不存在着能够具有约束力的制度性规定。职业教育集团在一些具有共同性的行动计划中因为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很难成功的运作。职业教育集团在初成立的过程中各项规定模糊性较强,边界界定的不清晰,而且在发起时是在政府的政策意见等外界的环境因素影响而成的,因此成立过程中成员主观意图就存在差异性,对于整体性的目标很难达成一致。

2.2 职教集团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结构优化不明显

职教集团在发展中形成了以职业院校为核心主导的模式。而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集团应该是由多个主体主导,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多元的主体将能够增加发展的多样性,使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当前单一的职教集团发展减少了其发展的可能性。职业院校主导职教集团不可避免的将职业院校的职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在某些领域行业中形成了扎堆的现象,而在另一些领域中则很少有职教集团的涉足,这就使得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同时在一些职教集团的分布中主要是来自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就形成了职教集团的空间分布不均现象。以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目的的职教集团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校企合作程度不高,企业参与率低

虽然在职教集团中校企之间实现了合作,但是在校企合作走向纵深的发展阶段上还存在问题。在职教集团建立之初,校企间就是一种非契约性的合作,双方并没有明确的义务要完成某些教育工作。企业在发展中还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对于人才是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行开发培养。因此企业在对于集团内部的教育工作是缺乏参与的。校企合作主要表现在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岗位实习以及提供相关的资源供应职业技术学校使用,在某些关键技术的开发以及相关的课程创建中还是缺乏合作的。[5]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在综合实力上远远未能达到行业的领先水平,这也给要求较高的企业带来选人用人的困难,所以在一些人才输送环节中,校企之间是断层的。

2.4 职教集团政策支持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职教集团是由政府的政策意向所引导的,但是在职教集团的深入发展中缺乏进一步指导其开展的政策。政策从宏观上搭建了一个平台,在操作上职教集团还是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因为在合作的前期了解不足,缺乏共同长期利益,所以在合作后期的粘性就不是很强。同时在职教集团的发展中地区之间存在相互的模仿趋势,也就是一个模式会被另一个职教集团进行复制,而这种复制导致了职教集团的创新性不足,在内部机制上缺乏动力改进自己的合作模式。职教集团的产生来自于政策导向,在维持中又是复制同一模式,这样就会影响职教集团的未来发展。

3.皖江城市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3.1 加强职教集团内部交流,深化合作关系

职教集团内部在利益纽带上还存在加强的必要,通过利益的输送实现集团内部之间的合作。以职业院校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中,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在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职业院校中可以向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规范人才培养的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6]企业可以向这些定向培养的人才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平台,帮助人才的成长,尽快的适应企业发展现实。

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中还存在着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职业院校应该能够实现合作,通过师资力量的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之间因为对课程的开设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在相关的课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在课程效果上的对比,实现相互的考核与学习,促进院校之间的联系。

3.2 注重内涵建设,创新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中因为自身的发展模式单一导致在社会中的吸引力不足现象,特别是单一的模式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困难。在职业教育集团的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快对自身的内涵建设,通过丰富合作的内容,创新合作的模式,实现对资源的不同种优化组合,最终要满足于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创新发展模式需要结合本土的发展现状,通过引进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推进本地区发展模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3 加强政策支持,探索自身建设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需要能够从外界上给予支持,就政策而言可以为职业教育集团创造利好的环境,保证在发展的程序上合法性,透过政策的便利渠道可以实现教育培养与市场发展之间的对接,为人才培养寻找有利的市场需要。同时财政政策的支持也将给职业教育集团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自己的发展现状。在自身的建设上,职业教育集团也要根据合作主体的共同意愿渐进性的改变,加强合作的粘性,从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文化上取得一致性的共识。

4.结语

在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探索产业之间分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作为新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走向纵深的发展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的探索,而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模式也将具有生命力,相信未来这种模式所散发出来的生命力将持续的为皖江城市带经济的发展续添辉煌。

[1]张苗,赵静,张尹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1):73-75.

[2]王似保,孙晓峰.皖江城市带同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路径探索[J].江淮论坛,2016(02):54-55.

[3]刘宝.安徽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 (34):31-32.

[4]付雯铮,刘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省域发展现状调查——基于四大经济区域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47-48.

[5]胡进,赵向军,蒯圣龙.职教集团体制机制构建初探——基于安徽省职教集团的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03):89-90.

[6]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安庆市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14-16.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will have similar resource endowments of the body together to achieve shared between the main resource for industries to relocate to Little Cit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alent.As a new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of its development will be subject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constraints,which 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both for the educational model itself o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value of the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Little City with;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Education

G719.2

A

2095-7327(2016)-12-0057-02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14SKA002)。

邓静芬(1983—),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皖江职教职业院校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小鲟”过皖江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