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探析

2016-04-13张梦然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志愿志愿者

张梦然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德育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探析

张梦然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有效举措。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取得一定成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为更好地彰显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以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基础,探索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的实现方式。

德育;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公益行为,能优化社会风气,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高校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水平,他们的积极性关系到志愿服务的延续与发展。高校学生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阶段,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实践教育形式之一,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志愿服务有助于他们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培养社会服务和责任的意识。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如何增强学生志愿服务的创新意识,发挥其育人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内涵

因上个世纪“学雷锋”助人为乐的风气的盛行,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1993年应运而生,作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推动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发展。高校志愿服务主要是以高校学生为主力军,这些学生他们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热心公益事业,自愿提供时间、资源、技能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福利事业发展的无偿服务。随着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志愿服务在高校逐渐普及,随之成为重要的德育形式。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一直受到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获得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发展至今,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质量上越来越高。

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原则包括:一是以人为本原则,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保障学生人身安全,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有所收获,在收获中健康成长;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正确处理好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次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分配好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并了解社会需要,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需求也在改变,同时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也不一样,高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应该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发散思维,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活动方式,按照需要完善活动内容,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效度。

2.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产生必然性

2.1 普遍性

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与服务需求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关系,也与高校相关政策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的重视,高校学生中的青年志愿者的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且参与的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于志愿者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相关的组织、管理、培训日益增多,多方管理逐渐落实。

高校一般都有专门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来负责管理和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事宜。青年志愿者协会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和团省委的号召,策划和参与相关主题的志愿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些青年志愿者一般是自愿报名,目的单纯,即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寻找认同感。与此同时,高校志愿服务涉及领域广泛,大学生根据团委要求和自身需求,主动联系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开展课业帮扶、环境保护、扶贫救济、科普宣传、维修家电等,也可以参与一些晚会的策划或者体育赛事后勤等等。

2.2 流动性

高校志愿服务主要依靠的是在校学生,当代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志愿服务作为课外实践重要方式,更多地依赖于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服务时间、服务领域、服务方式的选择,高校志愿者大多是依据自身的需求和主观想法,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因为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志愿服务活动而言,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高校学生一般会因忙于学业、毕业和就业,会逐渐降低志愿服务积极性。与此同时,作为志愿者本身,参与服务活动没有掌握合适的助人方式和目标,没有形成规范程序,缺乏合理规划,会使志愿者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志愿服务的质量下降,社会的认可度也会降低,这些也是导致某些志愿服务缺乏持续性的重要原因。

2.3 育人性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而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加深思政教育的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性表现在:一方面,紧扣育人目标,以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面向全院学生推广和开展志愿服务,将志愿活动作为基本点和出发点,让高校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行为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身技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以及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为积极响应上级团委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校应做到不仅要求在校大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要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积极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让大学生能够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养成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发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在参与活动中学会自省,强化诚信品质,淡化功利主义思想,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3.增强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主要方式

3.1 建立有效组织动员机制

高校志愿组织作为相关志愿活动的发起者,它不仅需要完善的体制、良好的秩序、明确的分工,还需要有一群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高校应该充分把握其学生资源,动员和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利用媒体平台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的种类,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从而促进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和内容多样化。同时,应结合党支部与共青团组织做好志愿者的动员和招募工作。此外,高校应注重扶持和培养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社团,帮助社团形成自己的特色,开拓全新的服务领域,丰富活动内容,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

高校志愿者们普遍综合素质较高,大多数是主动提出参与志愿服务,会积极遵守相关制度,配合相关活动,完成志愿服务内容。因此,我们更需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健全招募机制、完善培训机构、合理分派任务,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从而有助于高校志愿者们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将简单的帮扶活动拓展成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志愿系列活动。

3.2 引导志愿服务专业化

专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即指结合专业知识,利用专业技能,开展相关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的区域,专业类别十分丰富,理论教学丰富,应该利用好这一专业优势,在服务过程中学以致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加深专业学习。因此,志愿服务的过程即是另一种专业实习的过程,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形式。

二是专业的管理机制。由于高校志愿服务起步较晚,专业的组织机构仍在完善中。高校加强对在校生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管理,这是对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精神的体现。与此同时,专业化志愿服务离不开专业化的道德,即相应的职业道德,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中才能更好地指引志愿者树立科学的志愿服务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志愿服务的价值。

4.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4.1 提供载体、搭建平台

为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的热情,需要搭建合理的志愿服务合作平台,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渠道。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是被服务者得到了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大学生志愿者也从中获得了满足感和被认同感。因此,需要学校相关组织构建常规化的服务平台和社会化的实践基地,承接校内校外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各个学院的专业特色,整合校内外的资源,搭建一个服务平台,将需与求紧密联系,从而在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深度挖掘大学生的服务潜力。这就需要高校提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力度,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相关人员、经费、设施的有效配置。

4.2 丰富内涵、创新实效

高校重视志愿活动的丰富性,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中,让社会实践成为德育的新阵地。高校志愿者坚持服务至上,提升服务本领,定期开展培训,增强服务技能。同时,高校学生众多,思想活跃,对于志愿活动的意义,他们有着自己的解读,能够在扬弃传统方式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更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项目,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的功能。这就需要不断激发并呵护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热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并进行科学引导。

4.3 育人为先、提升素养

高校提倡的实践育人教育模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其实现自律自治。同时,高校学生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应该注重自己的志愿服务形象,主要表现在个人的言谈举止、自身气质等方面。志愿者通过章程、制度、协议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公众信任度。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要经过不断地积累,积极探索有效机制,努力完善相关制度,坚持不懈地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从而多层次地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实现高校学生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影响并改造社会的重要意义。

[1]谭建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享[J].青年探索,2015(1).

[2]董玉刚.公民意识培育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孙菲菲.共青团视野中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

[4]张晓红.高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

[5]宫磊.关于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0(04).

[6]王翔,孟翠萍.浅谈高校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J].科学之友,2010(02).

[7]常春梅.从青年发展看“青年志愿者行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2).

[8]王芳,张乐天.试析转型期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与走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9]王芳,张乐天.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主体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学报,2000(03).

G641

A

2095-7327(2016)-12-0055-02

张梦然(1989—),女,汉族,江苏句容人,就职于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