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微信为例
2016-04-13武峥赵耀
武峥赵耀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微信为例
武峥赵耀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微时代”也应运而生。微信等新兴媒介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微信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
0.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当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手段。借助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更加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社会化程度。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历来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一个重点群体。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高校信息化进程和手机等为载体的即时通讯的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方式。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多的借助于新媒体,改变了以往采取大会宣讲、座谈讨论、个别谈心等教育方式,形态多样、功能齐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扩散信息的重要平台。以微信为例,其操作方式的多样性、传播交流的及时性、信息内容的简洁性等特点,满足了当前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日益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它所具有的通讯功能使其具有了广播的媒介作用。“网络的广泛性和快捷性使大学生突破现有的学校和社会间的围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纵览世界文化思想,捕捉当今形势的变化。因此,有效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1]
1.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变化新要求
1.1 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功能造成了冲击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着重指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更好的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迫切需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使网络在虚拟的空间里能更加有效地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更大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能量。“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由展示向推送、分享转变,使网络舆论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舆论表达方式更为多样,舆论传播更为开放,主流媒体在新的传播格局和娱乐生态中面临新的挑战”[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展主题明确、教育意图明显的活动,例如管理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和活动载体等”[3],这些载体的可控性较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利用传统媒体选择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往往有着明确的方向性和强大的控制性,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针对、集中和持续的教育,从而促使其思想和行为的转变。由于微信这一新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突破了时空的界限。面对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当高校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的信息出现偏差时,凭借着高校学生有限的判断力和鉴别力,他们很难分清真伪对错,难免会出现困惑迷茫,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和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使他们迎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性特点。面对着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阅历并且思想尚未成熟的高校学术很难从这些信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隐患。并且由于学生群体大部分属于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中往往存在核心人物,而微信中的灵魂人物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往往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这些粉丝群对微信中灵魂人物的发言和看法经常深信不疑。但是一旦灵魂人物发布了一些不实的信息,尤其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相吻合的信息时,往往会使高校学生出现思想上的混乱,甚至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的现象,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的功能。
1.2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学习生活形成挑战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等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建立一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主要问题。
由于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发布能力和影响增殖力,它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是由于其内容的庞杂性,对主旋律教育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的传媒环境中,教育者主要是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弘扬主旋律教育为主题;而使用微信传播信息的众多主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得发布信息,这就导致发布的信息中,高雅和粗俗的并存、主流和非主流的并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新媒体具有网络虚拟化和高度开放的特点,使得对于监控难度很大,这样就导致暴力色情和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等有害信息在微信中自由传播,而高校学生往往缺乏高明的辨别力和坚毅的自控力,这使得高校学生很难控制这些不良信息对自己的影响,久而久之,这些信息便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中,从而对主旋律教育构成挑战,并且极易导致学生的道德迷失、素质低下,从而产生有害影响。
新媒体还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他们的行为习惯构成了挑战。“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热别是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的普遍使用,大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网络。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80%。以微信为例,微信成为高校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的消遣方式,但是这种消遣并没有仅仅止步于课下。根据课题组对阜阳师范学院200余名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87%的大学生会将手机带入课堂,而其中超8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微信进行通讯和浏览朋友圈。大部分同学在调查中坦言自己已经离不开微信,经常会时不时地刷一下朋友圈,即使在上课时也不例外,成为典型的“微信控”。然而这样的举动无疑会让大部分高校学生陷入在微信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从而浪费很多的宝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微时代”养成高校学生合理使用微信的习惯并提高他们的自制力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3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在传统的大众传媒环境中,教育对象所掌握的信息相对有限,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掌握的信息较多,因而具有权威性,在教育过程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而这样形成的教育模式也是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教育模式。而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其具有的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可以使用新媒体搜集信息,并且都可以将其收集的信息作为新媒体的主体传播信息。这样便使教育者原有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教育对象利用新媒体技术同样拥有了庞大的信息量,并且可以通过微信等媒介向他人进行信息传递。这种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新媒体使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由此可见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者传递的信息会被其他媒介传递的信息所干扰和覆盖,从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而这便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要不断提供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学习、多探索,找到一个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同时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网络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危险和挑战,及时应对,冷静应付,从而使其负面影响最小化,最终转危为机,发挥其积极一面。正是由于新媒体的交流方式和传播信息的速度远远优于传统媒介,网络交流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而学校原有的信息交流系统:学校领导—校区负责人—辅导员—学生这个组织体系,由于交流速度较慢,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网络舆论和现实行动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刻认识到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掌握微信等新媒体的操作方法和传播技巧,主动迎接“微时代”的到来,迎接机遇,直面挑战,并且运用艺术的手段转危为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结语
发挥新媒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须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控。第二,须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一种形式,两者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4]现在的载体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载体都具备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信息的条件。只有当它们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它们才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微信的内容虽然短小精悍,但其传递的信息非常具有针对性,并且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和人性化,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微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轻松操作。微信本身所具有的立体性和人性化、交流的私密性、传递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信息聚合、方便用户等特点,是新媒体的即时性与交互性、海量化和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社群化和个性化等特点的集中体现和凝练表达。
微信等新媒体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发生良性互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可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给教育客体,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陈旻.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
[2]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G641
A
2095-7327(2016)-12-0024-02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课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SK2015A038)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2014jxtd121)、“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激励机制研究”(SK2016A070)、“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与对策研究”(2014DJSZ05)研究成果。
武峥(1981—),男,安徽临泉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