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地域性文体研究的开拓与新创
—评路海洋《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

2016-04-13邢蕊杰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骈文清代古文

邢蕊杰(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清代地域性文体研究的开拓与新创
—评路海洋《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

邢蕊杰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路海洋博士的学术新著《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学术创新意识的清代常州文综合性研究之作。该著将社会、地域、家族视为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演进相互关联、三位一体的大文化背景,认为清代常州文体发展与该地独特的人文精神、学术氛围紧密关联,家族联姻形成的人才宗亲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师友关系,构成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创作群体的集合形式。在三位一体的理论视野内,作者重点探究了清代常州古文大家的家族文化背景及其创作成就的关系、清代常州骈文兴盛的地域人文因素、清代常州骈文群体的风格特征等问题,对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观照。

关键词:清代;常州;古文;骈文

引文格式:邢蕊杰.清代地域性文体研究的开拓与新创[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3):70-73,83.

关于“文学常州”,清人已有比较自足的认识。龚自珍“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1]的感叹,以及袁枚“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长”[2]596的称赞,都清晰地揭示出清代常州文学人才团聚、文学能量深厚的重要特征。

清代常州诗、词、文,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但就实际研究状况而言,常州文的研究与诗、词相较,明显薄弱。既有的清代常州文的研究成果,多以某一文体为着眼点,古文偏盛,骈文的相关论述则较为零散,不够深入。如《阳湖文派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重点探究了清代常州“阳湖派”古文代表作家的理论主张及创作风格等,《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对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的常州骈文创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选择的论析。与之相较,路海洋博士的《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以下简称“路著”)则兼顾古文与骈文,全面而系统地探究了清代常州文的兴盛因素、表现特征及其艺术成就,是一部关于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综合性研究之作。

路著的研究特色,首先体现在有意将古文与骈文作为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整体来观照,并且积极尝试文学与人文地理学、社会人类学交叉互渗的学术探索,从探究文学与其外部环境关系切入,综合审视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的发展演变,呈现清代地域性文体的主体面貌和鲜明特征。该著在文学研究方法论上具有创新性,其对清代常州散文作家、作品的探讨,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本体论—风格论”“作家论—作品论”式分析,而是将作家的理论主张、创作特征、作品艺术风格等与地域人文、及作家的家世、家风、家学等紧密勾联,开辟了地域性文体研究新的思维空间。

纵观路著纲目,研究思路清晰而缜密,问题意识鲜明而突出。其清晰性体现于章节的设置、安排上。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六章。第一章、第二章致力于理论框架的建构;第三章、第四章专论常州古文的主要成就;第五章、第六章则重点论述常州骈文的主要成就。各章内容明确,环环相扣,体现了以理论阐释为前提进行实证分析的学术思维特征。第三章与第五章的第一节,分别是“清代常州古文创作的总体局面”“清代常州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宏观分析清代常州古文、骈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可视为文体实证研究的小“绪论”,为后文进行个案式文体创作研究建立必要的话语背景,是作者学术思维缜密性的重要体现。路著的余论部分,在结束对若干清代古文、骈文个案的微观分析之后,再次回升至宏观视野,从文体发展史的角度,讨论清代常州古文、骈文的文学史地位及其再研究的学术空间,亦是其构思缜密的重要佐证。

问题意识的鲜明性,则体现在作者对研究视角的选择与分析上。这部论著虽是对清代常州文的综合性观照与系统研究,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写作清代近三百年的常州古文与骈文史,因此在绪论部分,作者明确界定了研究的时间范畴、空间范畴、创作主体范畴、文学本体范畴。在宏观辨析学者对于清代常州文发展态势的各种论述、研究之后,作者敏锐地发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清代“阳湖派”的探讨,论者多言常州古文的代表作家、常州古文作家群体风格特征,却较少涉及常州古文家的骈文创作。虽然有学者注意到常州文与地域文化紧密关联,但缺乏明确而深入的关于清代常州地理人文、家族文化与古文、骈文创作内在关联的研究。因此,路著努力聚焦于清中期的常州古文与骈文,在社会、地域、家族交叉立体的理论视野中,对特定区域内特定文体发展的诸种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与探究。

绪论部分的第三节,分别阐述社会、地域、家族三个维度的内涵特征,体现了作者的理论自觉性。对这三个参照系—社会、地域、家族,虽然《阳湖文派研究》《清代常州骈文研究》有所关涉,“但尚不够明确、系统,自然更没有将三者视为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衍进相互关联、三位一体的大文化背景,并进而对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进行全方位的透视、观照”[3]11。作者并没有将三者简单视为文体发展过程中彼此独立、互相平行的背景因素,而是认为社会经济、政治状况落实于一定的地域之中,即表现为地域人文精神或学术氛围等,地方性学术文化最终承载者则是从属于一定社会与一定地域的文化家族。作者敏锐地把握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因何而变的本质命题,将所要进行的文体研究置于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中,进行了独到的学术思考。作者认为:“家族是某一地域以至整个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地域是家族文化的空间规定性,社会风气由以家族为构成单位的地域文化风气交互辐射、共同汰择孕育而成。而文学创作正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网络中、立体的坐标中生发、展开。”[3]14这些观点,为清代文体地域性研究理论视野的构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思维模式。

作者在后记中曾言,书稿的写作是“要爬过史志家乘的崇山峻岭,穿过古文与骈文典故、意蕴的层层迷障,一步一步地接近难以确定的‘重点’;要寻针觅线、穿针引线,进而编织一张与人相异且经得起小风微雨吹淋的学术之网”[3]282。过程总是艰辛的,甘苦自知。所幸的是,作者沉积于岁月中的学术努力与探索都透过文字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基于对清代常州文学事实的个性化认知,在研究路径的具体展开过程中,作者以“地域”“家族”为重,而将“社会”对文体发展演变的影响融入二者之中,如将社会政治环境与常州地域人文精神相联系,将社会经济环境与常州文化及常州家族文化相联系。以“地域”“家族”为纵横坐标,探究其对清代常州古文、骈文发展的影响,是因为地域是文学创作的空间规定性,地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学术氛围等与文学发展紧密关联,这在常州古文与骈文演进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得颇为充分。而由常州府文化家族间联姻形成的宗亲关系,以及因姻亲衍生而来的师友关系,则构成了常州古文与骈文创作群体的集合形式。以上对三个理论维度的逻辑推演分析,有效地建立了清代常州古文、骈文发展演变与社会、地域、家族的理论关系,不仅令读者信服,也体现了作者对其所设定的三个理论维度的充分认知。

作者在对清代常州社会历史、地域环境、家族文化进行综合而全面的研究过程中,既能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结合自身的研究视角有所突破,积极致力于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开辟新的研究境界。如作者对“家族”维度的理论阐发,以扎实的文献为基础,又充分吸取“文学家族学”相关理论,概括总结了清代常州文化家族的诸种特征。作者把常州地域内家族林立、家族内人才团聚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将家族间的各种社会关系阐释为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发展的家族文化助力[3]61。由此,作者认为,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的演进史,即是一个江南家族文化与文学互动推进的典型样本。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路著“常州学术”与“常州散文”理论关系的建构,剥茧抽丝,翔实而新颖。作者先结合“社会”与“地域”两个维度进行探究,分析了常州地理生态、物产状况,进而探讨历史文化积淀对常州人文群体性格的渗透,将之提炼概括为“浸润了经世意蕴的憨直,一种交织着立德与立功底蕴的常州之风”[3]23,并以“钱一本上疏”“洪亮吉言事”等历史个案为例,论证了清代常州文人特有的个性与气质。不仅如此,作者特意设立专节评述清代常州古文家、骈文家在经学、史学、算学、经济之学、医学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并进一步深入探究了清代常州各种学术造诣对古文、骈文创作的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很多清代常州文学研究学者,多论及清代常州经学与文学的关系,而较少将之与其他学术造诣结合加以综合观照,进而论析其对文学的影响。路著不仅对清代常州学术如何影响古文取材、立意、用典有较为深入细致的阐发,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清代常州各种学术造诣的精神意蕴对文体风格的形成亦有深层渗润[1]40,而这一点恰是学界已有初步认识但尚未深入阐发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作者认为,清代常州学术的风格底蕴从整体上而言,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曰‘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二曰‘致天下之用’”[3]41。这两种意蕴渗达于文学,则使常州古文与骈文具有博通沉实之格、温润雅正之气、深挚沉丽之风,且因作家性情不同、趣味不同,这三种风格在各家文中又各具特色。本书对学术精神与文学创作关系的探讨,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清代常州学术与文学创作关系的理性认识,而且也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模式。

路著理论意识明确而自觉,理论构架逻辑清晰,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的创新意识,对清代文体地域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三位一体理论视野的构建,完成了对“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为何如此发展”这一复杂命题的学术论证,是对清代常州散文与其外部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系统探研,这一理论结构方式和阐释策略,也必将对古典文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路著对清代常州古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明显有别于常州古文“阳湖派”的研究专著《阳湖文派研究》。作者另辟蹊径,更注重深入挖掘常州的地理人文背景与“阳湖派”的关系,“阳湖派”诸代表作家的家族文化背景与他们古文创作的关系,他们的文学思想与古文创作实绩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已有论述,突破研究的薄弱环节。路著对清代常州古文宏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史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阳湖”是否成派的论题,从文学理论主张、作家群体规模及其创作实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辨析,并得出了明确结论;二是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清代常州古文家共同的理论主张,并以此为依据厘清了“阳湖派”与“桐城派”的关系。

路著对清代常州古文大家的个案研究,重点阐释了学界论析相对较少的作家。虽然都统贯于三位一体的理论视野内,但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侧重。如本书对恽敬和李兆洛的研究,虽然都是从家族文化切入,但对恽氏的研究,依次探讨了恽氏家族渊源及其文化成就、恽氏家族传统对恽敬的影响,进而再言恽敬的古文观与古文成就;而对李兆洛的探讨,则主要分析了其身份特征与性格特征,李兆洛文论的核心及其古文创作的主要成绩。再如对清代常州古文宗匠张惠言、张惠言弟张琦的探讨,详言二人寒门身世及生平境遇对其道德、文章的影响,将其作为出自寒族微门的作家代表,与如恽氏一般的右族盛门共同构成社会、家族双重视域中的综合研究。此外,张琦相较恽敬、李兆洛、张惠言等人而言,论者鲜有涉笔,本书从地域、家族文化角度切入,论析了张氏一门风雅及张琦学术、文艺成就对其古文创作的影响,还借助张琦的史论总结概括出他的古文主张。诸如此类的常州古文个案式探究,都试图在广阔视野中复现作家的创作活动,揭示其文学意义,强化完善学界研究的薄弱之处。

路著作者对清代常州骈文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又构成了本书的一大亮点,不但弥补了学界对于清代常州骈文总体研究的不足,而且也从文体角度,对清代地域文学兴盛和发展的状况,作出了有开创意义的描绘。具体而言,首先,路著对清代常州骈文理论与创作的总体观照,揭示了清代常州骈文的重要研究意义。作者将清代常州骈文兴盛局面分为前后两期,即乾嘉时期与嘉道时期,强调并指出,骈散融通乃是常州骈文发展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主线[3]178。路著还进一步从外部语境的影响、阳湖诸子的理论支撑、地域文化优势及常州文人的宗亲、师友交游四个方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常州骈文兴盛的原因。针对已有的论述都是对常州骈文代表作家洪亮吉、孙星衍、刘嗣绾等人的印象式、不成系统的评论,作者特辟专节,系统详论以上骈文大家的创作理论主张与骈文艺术成就,总结其文学意义,深化了我们对清代常州骈文地位的认识与理解。其次,路著对清代常州骈文大家创作成就的论析,敢于突破传统,提出己见,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与认识清代骈文巨子的定位问题。如洪亮吉专论,作者认为,过去的文学史常常把汪中视为清代骈文的第一大家,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带先入之见地对汪中和洪亮吉的骈文进行艺术对比的话,那么清代骈文“汪中第一”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3]185再次,路著对清代常州骈文的研究,还注意到了一些家族性骈文家群体,如第六章第二节所论的董基诚与董祐诚兄弟,及第六章第四节所论的张惠言、张成孙父子等,揭示了清代常州骈文创作主体多样化的特征。第四,路著对各家骈文艺术成就的论析,不仅考量骈文构成要素,如用典、对仗、声律等,还论及作品篇章结构的安排、抒情议论的展开、文情意境的蕴生等,将作者的出身环境、生平行迹、理论主张融入对其创作艺术风格的探论中,不仅展示了骈文的形式美,而且还挖掘出了骈文的情感美。作者还将各家的共通之处概括提炼为清代“常州体”骈文的主要风格特征,并以此对清代常州文人骈文创作的文学史地位进行定位。

路著对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的研究,力求从新的理论视野与研究路径中发现别开生面的文学风景。作者对“社会”“地域”“家族”与“文体”内在关联的理论阐释,虽新颖别致,细致深入,但“社会”维度的运用,对文体发展演变的综合性研究必有所制约,规定其在某个特定的具体时段展开。“地域”维度的考察也因此而无法历时性纵而览之,对地域文体发展演变史的建构亦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地域与文学的研究中,地域文学传统的历史性考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本书的研究而言,虽然作者在绪论中对研究范畴有明确阐释,但不可回避的文学事实是,就清代常州文的发展而言,清中期虽为极盛,但清初陈维崧等一代作家,家族文化渊源深厚,兼擅古文与骈文,对后世必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本书却受条件所限,未能涉及。此外,道光以后常州骈文家数量不少,但如何统贯于“社会”“地域”“家族”三位一体的视野之中?这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此外,虽然作者的研究重点是要呈现常州这一特定区域中特定文体发展的主体面貌和鲜明特征,这一“面貌”与“特征”显然是整个清代古文与骈文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文体史的角度而言,清代古文、骈文创作如何影响常州古文、骈文创作?路著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尚未深入展开。

学术研究的要义是求新求知而非求全求稳,是要探索未知的领域以启示后人,从这个角度而言,路海洋博士的这部力作《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研究方法新颖独特,研究思路清晰严密,充满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是近年来清代文体地域性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颇有分量的新成果。路著不少章节的内容已发表于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可视为其影响力的重要佐证。路著余论部分,对清代常州古文、骈文研究未能深入和没有涉及的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展望,这足以见得作者对这一课题学术把握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龚自珍.常州高材篇送丁若士履恒[M]//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94.

[2]袁枚.仿元遗山论诗[M]//袁枚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3]路海洋.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中文)

Th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gional Stylistic Studiesin the Qing Dynasty: A Review of Lu Haiyang's Society, Region and Family: A Research of Changzhou Ancient Proses and Parallel Proses in the Qing Dynasty

XING Ruijie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 China)

Abstract:Dr. Lu Haiyang's recent academic work of Society, Region and Family: A Research of Changzhou Ancient Proses and Parallel Proses in the Qing Dynasty, is a distinctive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book with the academic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The book puts society, region, and family into a whole cultural background,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zhou ancient proses and parallel prose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uthor's opinion is that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Changzhou region aff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zhou prose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zhou cultural families provided the power for the creation groups of Chang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uthor main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angzhou proses' creative achievements, the reason for Changzhou proses' prosperity, and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zhou ancient proses and parallel proses.

Key words:Qing Dynasty; Changzhou; ancient prose; parallel prose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16)03-0070-04

DOI:10.16217/j.cnki.szxbsk.2016.03.010

收稿日期:2016-0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W043)

作者简介:邢蕊杰(1980—),女,山西太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唐宋元明清诗文、地域与家族文学。

猜你喜欢

骈文清代古文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启事一则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