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实训教学初探
——基于“生活德育论”视域
2016-04-13马晓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11
马晓红(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11)
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实训教学初探
——基于“生活德育论”视域
马晓红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11)
“虐童案”严重的道德后果促使我们反思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师德》课亟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活动。基于生活德育论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师德》课实训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其关键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提升为具有道德能力的自主和非反思选择者,蜕变为内心强大的正能量释放者,升华为追求职业幸福的“高格局者”。其内容主要包括认同—超越—接近,其原则是生活化、职业化,其方法亦是多种多样、各有侧重。
生活德育论;师德;遭遇;非反思性选择
如果学校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苗圃,幼儿园便是祖国花骨朵的摇篮,但原本应是快乐摇篮的幼儿园,却成为“虐童案”的多发地。“虐童案”严重的道德后果敲响了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警钟,促使我们反思幼师的教育是否把焦点过于集中于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幼师教育“灵魂”——师德的建设。师德如眼睛,一名幼师,专业技能再强,没有了智慧之眼,便如失却方向的导游,他带领的游客越多,就会危险越大;师德如杀毒软件,一名幼师,专业知识再丰富,没有了抵制心灵侵蚀的武器,就像中了毒的文件,复制得越多,危害得越广。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师德》课应是幼师岗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师德》课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活动。
1.《师德》课实训教学的理论支撑:生活德育论
生活德育论倡导:“生活作为道德的‘基本事实’是和道德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一个人只能通过生活,而不是推理,来获得道德知识。贺麟先生也明确提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的推论”。师德的学习如果仅限于理智的推论和抽象的记忆,那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成了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不能与具体的职业行为相联系,效果当然大可推敲。遵循生活德育论的理论,我们可以尝试在《师德》实训教学中,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可能面对的问题、困惑、挑战和选择具体化、情境化,创设与真实职业生活相类似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基于模拟的职业生活,慢慢地积累与职业相吻合的行为、阅历和经验,获得更加真实而有力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发展。
《师德》课实训教学的独特功能。
《师德》实训教学由于自身教学形式的特殊性,通常更关注的不是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诵,而是更具实践性的能力和素养。其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1 是“有职业道德的人”的成长营养素
教师职业道德以基本的原则和明确的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充分发挥了限制性功能,告诉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师德》实训教学还应该提供多重智慧、多种营养元素,帮助她们由懵懵懂懂的学生角色成长为“有职业道德的幼师”角色,能够富有智慧地遵循职业道德进行教育工作。学生心中有疑惑,教学中就该包含调查和求证;学生眼中有不屑,教学中就少不了体悟和移情;学生因漠不关心而敷衍,教学中就该有当头那一棒;学生因力不从心而苦恼,教学中就该提供各种范例和训练。教学中蕴含的营养越全面,学生的职业道德境界才会提升得越有效。
1.2 是未来职业生活的全方位道德展示
道德重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也不例外。《师德》课最重要和最艰难的任务应该是“防患于未然”,能保证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无论面对任何的诱惑,无论遭遇任何的困境,都能坚守师德。为促成以上任务的达成,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实训教学必须展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幼儿教育的道德困境和成功案例,通过录像、观摩、报告会、角色扮演等形式,不仅提供道德榜样和“做得好”的典型,还要毫不留情、毫无隐瞒地层层剥笋般地揭示“做得不好”、“做得差”、“做不得”的典型,帮助学生正确判断、评价和选择具体的职业行为。
2.《师德》课实训教学的关键目标
《师德》实训教学的目标和理论课的目标在总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幼师,培养有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但前者针对现实生活中幼师师德的一般水平和普遍问题,凸显出几处关键的目标:
避免学生将来沦为道德选择上的“随大流者”,帮助她们提升为具有道德能力的自主和非反思选择者。
很多幼儿教师在道德选择上容易受学校制度、圈子文化、评价机制、惩罚力度的影响,在没有任何利益诱惑,无需担心监管和评价时,很有可能会将周围环境中的潜规则,其他同事的土法子吸收过来,把幼儿的童稚和单纯当作自己“凶”、“懒”、“横”的遮掩石,践踏幼儿的尊严,无视职业道德,随波逐流,慢慢堕落为“温水里的青蛙”。《师德》实训教学应重视学生德育能力的训练和角色转换的训练,通过专业的讲解、点评和训练,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专业方法的能力和习惯,以及自主选择、勇于反思的品质。
鼓励学生摒弃实施道德行为的“外在依赖性”,蜕变为内心强大的正能量释放者。
引导学生超越“为避免惩罚的‘顺从者’”阶段,升华为“追求职业幸福的‘高格局者’”。
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有三个层次的境界:生存境界、责任境界和幸福境界。第一个境界,教师是把工作当作糊口的工具;第二个境界,教师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在道德、责任、契约的约束下工作;第三个境界是指教师把职业当作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不懈的追求,不是出于外界而是教师从内心里对教育产生热爱并从中获得幸福。《师德》实训教学应渗透多种内容,如找回自我、回归童年等主题,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喜爱,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明白自己的巨大价值,不自觉地由“无奈去工作”的心态,提升到“快乐地工作”的境界,成长为以追求职业幸福为工作目的,以“一切为幼儿”为工作原则,以幼儿的快乐健康为精神报酬,拥有“我需要孩子们,我喜欢孩子们,我离不开孩子们”心态的高境界者。
3.《师德》课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认同—超越—接近
(1)帮助学生明确并认同未来的职业,包括价值认同、身份定位和角色认同。《师德》实训课应该通过阅读名人回忆录、心灵启迪类书籍以及观看相关影片,或者聆听真实的生命叙事、阅历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同幼师工作的重大价值,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理解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以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为己任,以幼儿一生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的“高格局”教育者。
与其他职业相比,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是多元性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师德》实训课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角色承担的不足和常见问题,运用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角色转换训练。训练的目标主要致力于四个转换:由单功能角色向多功能角色转换;由权威者角色向对话者角色转换;由支配者角色向支持者角色转换;由适应者角色向创造者角色转换。
(2)着力提高学生的师德境界,超越低层目标,包括超越制度评价、超越圈子文化、超越个人心境、超越功利性目标。当今社会物流横欲,价值观多元化,学生很容易正在或者将会受到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小群体文化的不良影响,迷失本性,一味盲从。而“德育的本性,也不能只是面向现实生活,而是要超越现实生活,建构可能的生活。”因此,师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师德》实训课可以通过“寻找真我”训练(包括见识苦难、我与我的对话等)和提高德育能力的训练(包括德育协调能力、德育移情能力、德育运用能力等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思想根源与行动能力两个方面,超越社会和世俗一般评价标准,做到独立、自主地“做”,并“做好”幼儿教师。
(3)有意识地展现儿童的世界,培养学生的“童性”、“童心”,帮助她们接近儿童天性。刘晓东认为,“儿童更接近自然、天空、大地、江河,它代表了人性的自然层面和历史层面,因而他更接近健康的生活本质,更接近属于人的生活本质。”《师德》实训课可以采用主题训练模式,如亲和性威信的训练,回归童年的训练、教育行为的童趣化训练等,每一个主题都包含若干个训练项目。如教育行为的童趣化训练主题可以分成交往方式童趣化训练、语言沟通童趣化训练、交流表情童趣化训练、奖惩方式童趣化训练和批改符号童趣化训练等等。
4.《师德》课实训教学的基本原则:生活化、职业化
生活德育论的基本理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而“道德源于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也为生活的充实和提升服务。”《师德》实训课不但要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平等信任的氛围,而且要架起现实生活与课堂的桥梁,未来职业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具体原则和方法概述如下:
沟通起课堂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职业生活。鲁洁老师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德育所回归的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他物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因此,师德实训课应能真实、全方位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和典型职业案例,直面职业生活中可能面对的真问题、真困惑,不回避潜规则,不回避敏感话题,深入剖析当事者的心态以及事件发生的多方面原因。对于媒体曝光的幼儿园师德事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分析各种原因→评议归类→进行反面思考,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行为最低限度。对于实习见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典型案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相互辩论→互换角色→寻求协调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探索最佳解决路径。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人的真实生活,可以采用听汇报、实地调查、见习观摩以及一对一的“结对子”等方法,如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质疑与肯定→思考与研讨→分组演练,再如设疑→调查→解疑→求证。也可以通过普通教师的生命叙事、阅历再现、往事回顾或者经验之谈,将真实的职业生活和教师真实的职业心态展现给学生,让她们更清晰更真实地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可能将会经历的成长之路,以更好地在思想和能力方面做好准备。
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共享生活遭遇和生活体验。了解和体味他人的体验和遭遇,能够帮助学生从世俗和习惯的拘囿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盲从的局限中走出来,既满足了学生的发展性需要,丰富了她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又打通了学生与未来服务对象沟通的便捷之路。朱永新说:“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又是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师德》实训课首先应鼓励学生
阅读好书,通过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汲取精神成长的养料,具体的方法包括:读书→议一议→设想→记录感想;选择好书→阅读体会→生命参与→书写生活等。另外,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社会交往、研读童言稚语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连续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的职业道德情感,如读读童言稚语→理解与模仿→亲近儿童→记录与展示;社会交往→发现闪光点→爱心回馈→爱心辐射。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41.
[2]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学思想的新进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46.
[3]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4]南方都市报朱永新: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
G641
A
2095-7327(2016)-04-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