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

2016-04-13丛珊李琳关海超曲学华徐平闫美代林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助听器

丛珊 李琳 关海超 曲学华 徐平 闫美 代林林



·听力康复·

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

丛珊1李琳1关海超1曲学华1徐平1闫美1代林林1

【摘要】目的评价跨理论模型(transtheoretical model,TTM)及动机性访谈(motivated interviewing,Ml)心理干预模式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方法以70例老年听力障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配戴丹麦耳背式助听器。两组患者年龄、听力损失、病程、助听器型号及配戴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组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给予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选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及使用助听器每日生活满意度(the satisfaction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助听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组IOI-HA总分分别为2.72±0.33、4.19 ±0.39分,对照组分别为2.76±0.31、3.03 ±0.36分,干预后干预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IOI-HA及自检测(干预前后分别为2.69±0.38、4.24±0.49分)、相互作用(干预前后分别为2.74±0.41、4.15±0.52分)两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仅自检测得分(分别为2.71±0.37、3.09±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SADL总得分分别为2.70±0.46、4.54± 0.78分,对照组分别为2.65±0.47、3.17±0.68分,干预后两组 SADL 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ADL中正面影响、服务和价格、负面影响、个人形象得分均较干预前增加(均为P<0.05)。结论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应用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助听效果。

【关键词】跨理论模型;动机性访谈;老年性聋;助听器

听力障碍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其听力障碍导致的言语识别能力较差,使患者不愿意与外界交流,进而可能引起苦闷、抑郁等心理障碍[1]。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eal modelofehange, TTM)是综合多种理论后形成的一种系统性、目的性的研究人们行为改变方法的模型,主要依据研究对象所处的行为变化阶段及其心理需求设计心理干预方案,进而帮助其改变危险行为[2]。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l)则是一种临床护理常用的具有指导性的人际沟通方法,认为患者行为改变的动机与愿望并非护理人员可以强加,而是在双方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引发其行为改变[3]。上述两种心理干预方式已在许多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中得到应用[4],本研究拟通过对佩戴助听器的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探讨这种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为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助听后的心理和行为治疗及提高其助听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确诊并成功配戴助听器的70例老年听力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患者均配戴丹麦耳背式助听器,干预组年龄60~82岁,平均67.3±7.1岁,其中男23例,女12例;病程0.5~8年,平均4.1±1.8年;听力损失平均为51.5±4.9 dB HL,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者分别为7、19、9例;助听器配戴时间9月~4.5年,平均2.6±1.3年,单耳佩戴20例,双耳佩戴15例。对照组年龄60~ 81岁,平均66.8±7.6岁;其中男21例,女14例;病程1~7.5年,平均4.1±1.8年;听力损失平均为51.5±4.9 dB HL,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者分别为10、15、10例。助听器配戴时间1~4年,平均2.5±1.2年,单耳佩戴18例,双耳佩戴17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男女比例及听力损失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助听器使用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试戴、适应过程后,根据个体听力损失、感知能力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参考其纯音听阈结果,专业助听器验配师对助听器进行调试,每日佩戴8小时以上。佩戴助听器后告知患者助听器的常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嘱患者每季度复查。

1.3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听器,告知使用注意事项及随访要求,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跨理论模型及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

1.3.1干预人员培训选择医院内专业知识扎实、经验较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干预人员,邀请心理学相关专家对干预人员进行为期3 d的动机性访谈和跨理论模型相关知识的集中培训,并完善制订干预手册;每周召开经验交流会,以提高干预人员对动机性访谈及跨理论模型实际应用的标准化。

1.3.2干预形式主要通过住院期间访谈及活动、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和电话访谈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进行行为干预。住院期间对患者每周进行一次访谈,出院后每两周进行家庭访视1次,电话随访1次,每次访视约 20~ 30 min,每个月对所有人员组织一次院内活动,干预时间持续6个月。

1.3.3跨理论模型和动机访谈干预方法

1.3.3.1跨理论模型干预方法:①前意向阶段:了解患者不愿意改变其不按照规定进行助听器佩戴护理及检查、配合力度不高、抑郁、逃避交流、不喜倾听与说话等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告知其目前行为会导致助听效果难以达到最佳、社会功能仍然低下的问题,帮助其了解正确的行为及其改善作用,如:语言交流、文字叙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及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可以提高其听力及社会活动能力,并帮助患者比较“风险”和“益处”。②意向阶段:在患者认识到自身行为、思想对自身听力恢复的阻碍作用时,通过动机性访谈肯定其意向,提高其行为改变的动机,通过健康教育、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等方式来鼓励患者付诸行动,并在动机性访谈中为患者推荐正确的行为方式。③准备阶段:通过与患者交流访谈,使其了解行为付诸实践可能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如与人交流中可能遇到异样的眼光、难以坚持等问题,一起探讨解决方法,使其了解解决策略,消除抵触心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增强行为改变的信心。④行动阶段:定期将患者目前听力、生活状态的改善情况与最终的助听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进行对比,肯定并鼓励患者继续坚持正确行为,给予其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如:尽量避免电视、手机的噪音,不使用耳毒性药物,积极治疗其自身存在的慢性疾病,每日进行耳部按摩, 加强耳部活动。⑤维持阶段:肯定患者对正确行为的坚持,通过前后比较使患者了解行为改变带来的益处并继续积极坚持。

1.3.3.2动机性访谈的内容[5]①积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并分享通过饮食控制、心理康复后助听效果良好患者的心得。 ②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不良心理及行为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助听效果的影响。③共同讨论助听效果的改善措施,将家庭干预内容编制成册,发给患者和家属,主要内容包括:ⓐ助听器的使用:使患者了解助听器配戴后的注意事项,重视并积极配合配戴助听器后的康复培训,定期与助听器验配师交流佩戴过程中的助听效果、感觉及问题,及时调试及解决问题;ⓑ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脂;多饮淡茶,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戒烟,可少量饮酒;ⓓ注重心理健康:帮助患者认识到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对助听效果不利,而开朗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解决听力障碍问题,并讲解成功使用助听器的例子,促进其拥有积极乐观、配合的态度;ⓔ建议患者家属多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掌握正确的倾听与交流技巧,注意语速和语调,鼓励患者与外界交流,给予细致关怀及心理上的尊重,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参加社会活动:鼓励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参加社会活动,放松心情,找回社会归属感,有利于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与他人交流的信心。

1.4助听效果评估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5](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 ,IOI-HA) 和使用助听器每日生活满意度(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 ,SADL)调查表[6]对两组患者的助听效果进行评估。

1.4.1IOI-HA评估根据患者填写的IOI-HA计算总分(共7道题,每题满分为5分,共35分)及自检测(人与助听器的相互配合,共4道题,满分20分)和交互作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3道题,满分15分)两个维度得分,得分越高表示助听效果越好,受益越好。

1.4.2SADL评估[6]该调查表除了对助听器本身效果进行评价,也考虑到患者对助听器康复的认知及其接受程度、配戴后患者的自身感受、受到的环境待遇等因素的作用,SADL包括15个问题,每个问题设置为1~7分,满分105分,包括正面影响(6个问题,共42分)、服务和价格(3个问题,共21分)、负面因素(3个问题,共21分)以及个人形象(3个问题,共21分)4个维度,通过计算总分及正面影响、服务和价格、负面因素及个人形象4个维度得分评估其助听效果,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助听效果的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9.0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 IOI-HA 问卷得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干预后IOI-HA总得分为4.19 ±0.39分,对照组为3.03 ±0.36分,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干预组自检测和相互作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IOI-H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增加,但仅自检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OI-HA总得分、相互作用维度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SADL 问卷得分结果比较干预后干预组SADL 总得分为4.54± 0.78分,对照组为3.17±0.68分,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干预后干预组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干预组2.70±0.464.54±0.788.9810.008对照组2.65±0.473.17±0.682.9120.079t0.7695.451——P1.0020.018——

两组干预前SADL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两组干预后四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均为P<0.05),且干预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表3)。

3讨论

大部分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并非不能听到声音,而是难以听清他人的讲话内容[7],影响日常生活正常进行,且可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8]。这类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逃避交流的不良行为,使其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难以正常进行,并影响其配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 而仅依靠外在的护理

±s)

工作难以纠正其焦虑、 抑郁的心理问题及逃避交流的不良行为。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是目前健康行为领域应用广泛的心理干预方式之一。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该方法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主动意识到行为改变的必要性并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而患者则通过意识到自身心理及行为问题带来的风险及改变行为的益处和作用,进而主动实施、心理克服并改变自身行为,获得长期持续的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看,虽然助听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助听效果评分都有所提高,但实施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提高幅度更大,且两组差异明显(P<0.05),表明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提高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有一定益处;干预后干预组IOI-HA 问卷的自检测、相互作用两个维度得分均提高,其中自检测得分提高更明显,即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使用助听器的接纳和适应过程得到显著改善,人与助听器的配合度得到提高。另外,干预组SADL 问卷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正面影响、服务和价格、负面因素以及个人形象四个维度得分均得到提高,说明实施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有利于找出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在生活、行为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意识到并主动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对患者听觉、心理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均有影响,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适应期,正确使用并保养助听器。另一方面,老年性听力损失不仅表现为听觉功能下降,还时常伴有听觉传导通路以及听觉中枢的病理变化,降低了患者对传入声音信号的分析、处理和应答能力[9],导致社会交流障碍,因而家庭配合在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涉及指导家属的合理配合,同时应鼓励患者正视自身的听力障碍,克服心理负担,不以残疾自居,使患者认识正确使用助听器为其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所产生的困扰,从而使其愿意并能正确使用助听器,以利于提高助听效果。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应用跨理论模型和动机性访谈心理干预,有利于加强助听器佩戴后的随访工作,跟进患者的行为现状及所处阶段,进而帮助患者针对性改变心理状态及行为,找出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在生活、行为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意识到并能主动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帮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保养、维护、坚持配戴助听器,有效地提高助听效果,达到改善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张建一.老年听障患者助听器选配的相关因素[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372.

2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9.

3Rollniek S, Miller W. What is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J].Behav Cognitive Psyehother,1995,23:32.

4闫江楠,金昌德, 段晓佳.动机性访谈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5,29:149.

5Cox RM,Alexander GC. Measuring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 the SADL sale[J]. Ear and Hearing,1999,20:306.

6Cox R,Hyde M,Stuart G,et al. Optimal outcome measures,research proiorities,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 Ear and Hearing,2000,21:1065.

7Gates GA, Mills JH. Presbycusis[J]. Lancet, 2005, 366: 1111.

8周其友,冀飞.老年性聋的听力干预及相关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10:321.

9王慧,王斌全.护理干预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配助听器后助听效果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学,2012,7:206.

(2015-04-20收稿)

(本文编辑雷培香)

【中图分类号】R764.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99(2016)02-0176-04

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6.02.016

通讯作者:代林林(Email: 13903658854@139.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3011:19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51230.1119.004.html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哈尔滨150001)

猜你喜欢

助听器
220年前的助听器:科技的力量、社会的进步
关于助听器您需要了解的知识
在购买助听器之前您应该告诉听力师的5件事
戴助听器会使听力越来越差吗
神秘助听器
工作原理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助听器会不会越戴越聋
眼镜助听器
助听器